端午節吃粽子含有什麼意思

  小時候每逢端午節手裡都會捧上個熱氣騰騰的粽子,當剝開青綠色的粽葉,乳白色的糯米粽子散發出陣陣飄香,令人垂涎三尺。你知道吃粽子含有什麼意思嗎?下面是有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歡迎參閱。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西漢把粽子做為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梟羹”。《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粽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了。

  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因為蛟龍怕楝葉、綠絲。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端午節吃粽子的好處

  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端午節吃粽子不僅有深遠的節日意義,而且由於粽子是主副食一起搭配製作的綜合性食物,有特殊的營養價值。古方中醫帶您深入瞭解粽子的營養價值,讓您吃出健康、吃出營養、吃出漂亮。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其性味甘溫,有健脾暖胃、補中益氣的功效。《本草綱目》中稱糯米能“暖脾胃,止虛寒洩痢,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芒種過後,天氣日益炎熱,身體表面血流增加,腸胃功能逐漸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端午吃糯米粽子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

  糯米含有高質量的澱粉質和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素等營養成分。但是糯米含的蛋白質較少,並且十分缺乏賴氨酸、色氨酸,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鈣含量較高但不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將糯米包上餡料製成粽子,搭配食用,則可以避免營養不全面。粽子餡有紅棗、花生、豆沙、蛋黃、五花肉等各種口味,均讓人食慾大開,營養和作用也各有不同:

  紅棗: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紅棗餡能提供大量維生素C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P、鈣、鐵等,補充糯米缺乏的維生素,幫助糯米中的鈣等物質的吸收利用。

  花生: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醒脾和胃、潤肺化痰。花生餡含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能補充糯米中蛋白質等的缺乏,但含油量高,多吃有礙腸道傳送。

  豆沙:綠豆性乾涼,入心、胃經,有清熱涼血、利尿解毒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健脾益胃、補血生乳。豆沙餡含有蛋白質、澱粉質,礦物質、磷、鋅、鎂、鈣和鉀質。

  鹹蛋黃:鹹蛋黃可清肺火、降陰火,健腦益智。鹹蛋黃做餡味道可口,並提供豐富蛋白質、磷脂、維生素和鈣、鉀、鐵等,但其膽固醇和鹽分含量相當高,不宜多吃。

  五花肉:五花肉含飽和脂肪酸,與糯米搭配口味香濃。但會令體內血脂肪和膽固醇過高,阻礙血管,容易引致中風和心臟病,不宜多吃。

  作為外包裝,粽葉具備無汙染和“一次性”的特點,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包裝。常用來包粽子的葉子有蘆葦葉、荷葉、假黃梨葉及竹葉等,這些天然的葉子含有豐富的葉綠素、氨基酸、維生素A、C、多酚類物質和鉀等多種營養。用它們包裹食品,一起經過高溫蒸煮後,不僅為食物增添一種大自然清香,其中的營養物質也充分地浸透到食物中。

  粽子天然健康、營養全面,但是因其熱量偏高,而且糯米黏度大、不易消化,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貪吃,以免影響腸胃及正常飲食;而心血管病患者、“三高”人群、糖尿病患者、胃腸病患者都要慎食甚至禁食粽子。即使是腸胃健康的人,也不能在一大早或晚上睡前兩小時吃粽子,否則會使糯米停留在胃裡時間太長而不消化,應儘量選在中午和下午吃,並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每次一至兩個即可。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幫助腸、胃蠕動,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腹脹、腹瀉等症狀。這樣搭配飲食不僅營養均衡,還能過個輕輕鬆鬆、腸胃無負擔的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

  民俗活動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掛艾虎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中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綵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闢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綵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