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作文素材集錦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作文中我們經常與“感恩”這個字眼打交道,下面小編給大家精心整理了關於“感恩”的作文素材,一起來看看吧。

  :感恩--我們成長的必修課

  1、感恩作文素材——感恩可以做什麼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飢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男孩和著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後,他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飢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麼。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感恩可以做什麼。

  2、感恩作文素材——感恩應該做什麼

  一個流浪者流浪街頭因飢餓而倒,一位好心人給了他十元錢,那位流浪漢因那十元錢而重新站了起來。對那位好心人感激不盡,他求好心人留下***,以便有一天能回報他。好心人對流浪漢說了一句話:我曾經也與你一樣陷入此困境,也是一位好心人給了我十元錢讓我走到了今天,那位好心人也對我說了一句話,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別人。所以今天我對你所作的一切,也真心的希望明天,你也能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另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感恩應該做什麼。

  3、感恩作文素材——感恩可以得到什麼

  在一個鬧饑荒的城市,一個家庭殷實而且心地善良的麵包師把城裡最窮的幾十個孩子聚集到一塊,然後拿出一個盛有面包的籃子,對他們說:“這個籃子裡的麵包你們一人一個。在上帝帶來好光景以前,你們每天都可以來拿一個麵包。”瞬間,這些飢餓的孩子彷彿一窩蜂一樣湧了上來,他們圍著籃子推來擠去大聲叫嚷著,誰都想拿到最大的麵包。當他們每人都拿到了麵包後,竟然沒有一個人向這位好心的麵包師說聲謝謝,回頭就走了。但是有一個叫依娃的小女孩卻例外,她既沒有同大家一起吵鬧,也沒有與其他人爭搶。她只是謙讓地站在一步以外,等別的孩子都拿到以後,才把剩在籃子裡最小的一個麵包拿起來。她並沒有急於離去,她向麵包師表示了感謝,並親吻了麵包師的手之後才向家走去。第二天,麵包師又把盛麵包的籃子放到了孩子們的面前,其他孩子依舊如昨日一樣瘋搶著,羞怯、可憐的依娃只得到一個比頭一天還小一半的麵包。當她回家以後,媽媽切開面包,許多嶄新、發亮的銀幣掉了出來。媽媽驚奇地叫道:“立即把錢送回去,一定是揉麵的時候不小心揉進去的。趕快去,依娃,趕快去!”當依娃把媽媽的話告訴麵包師的時候,麵包師面露慈愛地說:“不,我的孩子,這沒有錯。是我把銀幣放進小麵包裡的,我要獎勵你。願你永遠保持現在這樣一顆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訴你媽媽這些錢是你的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感恩可以得到什麼。

  :感恩小故事

  1。1620年,一些飽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船去北美新大陸尋求宗教自由。他們在海上顛簸折騰了兩個月後,終於在酷寒的十一月裡,在現在的馬薩諸塞州的普里茅斯登陸。在第一個冬天,半數以上的移民都死於飢餓和傳染病。活下來的人們生活十分艱難,他們在第一個春季開始播種。為了生存,整個夏天他們都在祈禱上帝保佑並熱切地盼望著豐收的到來,因為他們深知秋天的收穫決定了他們的生死存亡。

  後來,莊稼終於獲得了豐收。大家非常感激上帝的恩典,決定要選一個日子來永遠紀念。這就是美國感恩節的由來。

  感恩節是美利堅一個不折不扣的最地道的國定假日。在這一天,具有各種信仰和各種背景的美國人,共同為他們一年來所受到的上蒼的恩典表示感謝,虔誠地祈求上帝繼續賜福。

  2、有些人說:“我討厭我的生活,我必須做一點改變。”這些人必須改變的是他們不知感恩的心。如果我們不懂得感恩我已有的,那麼,我們很難獲得更多的,既是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那時我們也不會享受真正的樂趣。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命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的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是一種唱歌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3、曾有一個佛陀,乘船渡江,不想風大浪高,把船打翻了。佛陀像一片樹葉般的在江中沉浮了許久,才筋疲力盡爬上岸來。到了岸上的第一件事,它不是責罵船家的無能讓他丟失隨身攜帶的一切,也不是詛咒惡風險浪差點要了他的命,而是跪在沙灘上遙拜師傅:“謝謝師傅!”有人不解地問:“你為什麼不謝謝菩薩?”佛陀說:“原來我並不喜歡游泳的,都是師父每次強把我拉入水中,教我學會的。不是師父,我命今日休矣!”遇了難,不是責備任何一個人,而是心存感激,人生達到了如此的超然境界,遇事如此的豁然通達,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情能讓你痛苦和憤恨的呢?

  成語故事:東郭先生與狼;農夫與蛇;銜環結草;陸績懷橘遺親、諸葛亮鞠躬盡瘁

  4、你看出了一條狗的寒冷,給它墊上了溫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裡以後會久久地看著你,它不能說話,只能用這種方式表達它的感激。

  你看到一隻鳥受傷了,將它從貓嘴裡奪下來,用藥水治療它的傷口,給它食物,然後將它放飛林中。它飛到樹梢上也會回頭來看你。它同樣不能說話,只能用這種方式銘記你的救助。

  低智慧動物尚且會感激別人的救助,人類難道不也應該有顆感恩的心嗎?狗和鳥會長久地凝視你離開表達感激之情,可是這一刻很快就會過去;他們可能很快忘卻你。但有了這一刻,世界就不再是原來的世界,感激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之情彌散在天地見,世界也就因此有了溫暖,有了親切。因而我們應當培養人與人之間的這份情感。

  5、有一回,日本歌伎大師勘彌在一部戲裡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當他要上場時,一個門生提醒他說:“師傅,你的草鞋帶鬆了。”他回了一聲“謝謝你”,然後立刻蹲下,繫緊了鞋帶。當他走到門生看不到的舞臺***處時,卻又蹲下,把剛剛繫緊的鞋帶又弄鬆。顯然他想以鬆垮的草鞋帶子來表現一個長途旅行者的疲憊。有位記者到後臺採訪,親眼看到了這一幕,他問勘彌:“您為什麼不當場教那位門生呢?他還不懂演戲的真諦。”勘彌答道:“要教導門生演戲的技能,機會多的是。在今天的場合,最要緊的是教導他學會感激別人對自己的關心。”

  6、義大利有個女探險家獨自穿越了塔克拉瑪干沙漠。當她走出沙漠之後,她面對沙漠跪下來,靜默良久。有記者問為什麼時,他極為真誠的說說:“我不認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謝塔克拉瑪干允許我通過。”的確,人類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賜予的。對於這個世界,人類不可能有徵服它的能力。相反,人類需要的是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人類才有可能生生不息的傳乘下去。

  7、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被盜,丟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竊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這個故事,啟發我們該如何感恩生活。

  感恩,是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看到危機,獲得溫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過去前進的動力。就像羅斯福那樣,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對生活時時懷著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感恩不純粹是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唱歌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澱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澱許多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

  8、越人寇不韋為避兵災逃至剡溪。困頓中,徘徊於天姥山下的他與妻子在一株極其繁茂的大樹下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寇不韋舉起斧頭想砍下樹枝當柴燒。妻子阻止他說:“我們能活下來,多虧了它。我們應該像敬仰自己的慈母一般感激它。”

  9、在一次學術報告會結束後,一女記者登上講壇,在表達了景仰之情後,尤顯突兀和尖銳地問:“霍金先生,盧伽雷病使你永遠地固定在了輪椅上,你不覺得命運讓你失去了很多東西了嗎?”全場一片寂靜。霍金微笑依舊,用手指敲擊幾下鍵盤,在螢幕上出現了那麼一句話:“我有我始終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全場掌聲不息。生命是一種奇蹟,擁有生命是一種福澤。

  10、馬太。亨利一位有名的聖經學者,有一次被一位強盜搶了他的錢包。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幾點:"讓我感恩,第一,因為在這之前,我從未被打槍;第二,因為雖然他們奪去我的錢包,但沒奪取我的生命;第三,因為雖然他們奪去我的一些錢,但並不多;第四,因為是我被人打搶,而不是我打搶人。"這例子告訴我們,無論環境何等惡劣'只要我們往好的一方面去想,我們一定能發現值得感恩的理由。

  11、一小男孩送給母親的禮物:走了很遠的路,撿回一個小石頭。

  12、子貢是孔子在外流浪14年的最大收穫,也是孔子晚年的“機要祕書”。如果說顏淵是“完美版孔子”,是孔子精神的化身,那子貢就是“實踐版孔子”的成功代表。中國古人說君子立德、立功、立言,子貢在這三方面,均無可挑剔,尤以立功為卓著。司馬遷說“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常相魯、衛,家累千金”,儼然是戰國後期蘇秦、張儀的祖師爺。孔子死後,子貢成為理所當然的“大阿哥”,別人都是守孝三年,唯獨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子貢有高傲的氣質,卻以謙遜的姿態,從老師那學到了精粹的知識。子貢是所有孔門弟子中,最沒有酸腐書生氣的。有話明說、直說的子貢,死後沒有薪火後繼,反倒是孔子有點瞧不上眼的“參也魯”的曾子,成為孔門衣缽的傳遞者。

  :感恩經典句子解析

  ●投桃報李

  出自《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從“木桃”到“瓊瑤”,只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緣於愛與被愛。這之間連線的不過是一份心意罷了。或許,木桃對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報之以瓊瑤,也未必就是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聲由衷的“感謝”吧。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原文是“涓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書面記載最早為清代的《增廣賢文·朱子家訓》,原為民間俗語,後清代朱用純編輯收錄,為教子醒世用。

  ●慈母之恩

  唐代詩人孟郊曾寫下《遊子吟》一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出自明朝《增廣賢文》一書,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餵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銜環結草,以報恩德

  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後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明朝時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寫道:大恩未報,刻刻於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

  ●漂母的一飯之恩

  韓信少年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武,卻仍然無以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飢一頓飽一頓。淮水邊上有個為人家漂洗紗絮的老婦人,人稱“漂母”,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深受感動。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始終沒忘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

  ●知遇之恩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彈奏琴絃,鍾子期擅長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遇暴雨滯留巖下,寂寞之餘,拿出古琴彈了起來。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鍾子期聽到後,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隨後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二人因此結為知音,並約好來年再相會論琴。可第二年伯牙來會子期時,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伯牙痛惜傷感,摔破了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士為知己者死

  這是春秋末期晉國著名刺客豫讓說的,強調感恩報恩。因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趙襄子所殺,豫讓認為“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決心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第一次攻擊失敗以後,他用漆瘡爛身體,吞炭弄啞聲音,殘身苦形,使妻子不識,然後尋找接近趙襄子的時機。第二次行刺仍以失敗告終,但是被捕的豫讓說:“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義。”他請求趙襄子借衣服讓他砍一刀。趙襄子脫下了貴族的華服,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然後伏劍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