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規劃實習報告

  恐懼實習生對將面臨的實習生活感到極度的擔心和害怕,由於不知如何面對而惶惶不可終日。所以要學會寫一個。為此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

  篇一

  今年暑假至今,我有幸來到天津市建築設計院十所實習,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地方,作為天津市最好的設計院,全國前十的設計單位,我很榮幸,對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倍感珍惜。

  一、初出茅廬,熟悉工作流程

  大學四年的學習 ,自認為對建築已經瞭解很多,在學校期間設計過很多課程作業,來到設計院才感覺學的那些東西都是皮毛而已。設計院是一個龐大的團體大家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工作緊張有序的進行著。剛進設計院沒什麼事,熟悉一下常用的軟體以及單位以前做過的設計,施工圖等,看著大家熟練的操作cad,運用自如,各種快捷鍵讓我佩服。看著大家這麼忙,真想上去幫忙,鼓足勇氣,給大家幫忙,要活幹***當時以為自己有這個能力***,都被大家委婉的拒絕了,後來我知道,施工圖的工期緊,畫圖複雜,對於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牛犢子,根本無法勝任。在與同室交流中,發現建築設計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不是幾張圖就能搞定的事,每個人在某一個環節都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建築大致的工作流程如下:投資商投資——國家稽核和批准——設計院做出建築方案——中標——設計院進行建築設計***包括建築物的平立剖面、結構水暖電的設計***——建築部稽核批准——施工單位施工——監理單位進行稽核——施工完成——裝飾公司進行裝修——交工——有投資商和房產公司進行買賣。其實每個過程又分為若干個部分,每個人在其中的一部分負責。建築設計院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整個建築能不能建起來的關鍵部分。熟悉了工作流程,後來我被調到方案設計組,開始了新的生活。

  二、建築方案設計

  在建築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每個建築師都頂著巨大的工作任務前行,發揚“5+2”“白+黑”的工作精神,為建築設計,奉獻自己的青春。

  建築方案設計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這幾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接觸了好幾個方案的設計。

  正趕上單位正好有一個廊坊市住宅專案,帶我的是李工***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方案組的帶頭人***,我的任務是完成整個專案裡面所有的配套建築,其中有小學、幼兒園、商業等其他配套設施。考驗我的機會來了,我很興奮,面對這麼多活我壓力很大。理清頭緒,一步一步來。先設計小學,小學在學校的時候沒有接觸過,所有的都要從頭開始,翻閱資料書,查規範,考慮24班的小學需要什麼功能,面積是多少,經過兩天的查閱,我列出一張功能表,包括,教室、辦公室、實驗室、音樂、舞蹈、美術、多媒體、合班教室、展覽室、活動室、衛生間等,還有一個足球場、看臺、體育器材室。結合這些工作有個大致的面積指標表。功能與面積搞定開始想平面佈局,李工已經把大體的建築體塊設定,基本上是一個L型平面佈局。把列出來的功能表按照面積,有利的交通組織,各個功能利用率的大小進行安排,做平面設計時也要考慮立面的造型,整體的形體關係,各種問題迎面而來。經過一天的熬夜,反覆改進,總建築面積為13100平方米的建築平面已經完成,忐忑的給李工看,李工給出很多修改意見,進行悉心指導,告訴我先畫草圖,多花多比較,後來又做了兩三個不同佈局的平面,對功能重新組合,設計的越來越理性,經過一週的反覆改正與調整,小學基本完成。經過這一週的設計讓我意識到很多問題,首先很佩服李工的設計能力,以及對我悉心的指導,還有他那流暢的小圖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其次,我也認識到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有限,要虛心學習,多看一些別人做的設計,充實自己,提高能力,最後,建築設計不是簡單的過程,而是功能、平面、立面、造型、體塊關係都要經過反覆的推敲定下來的。

  我以為我這樣的設計就能完成了,誰料,真正專案的設計不是建築師一個人能定的事,還有甲方、規劃局,經過一輪輪的彙報,一次次的修改。今天甲方讓你修改,明天規劃局讓你修改,作為一個建築師,要在甲方、規劃局、自己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一個方案要讓雙方都能通過。做一個方案,既能表達自己的思想,又能使各方都能達到一個滿意。建築師在整個設計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能夠承上啟下,也能平衡各個方面的需求。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繼續跟李工一起設計一個位於天津市河西區人民公園對面的新華中學,建築面積也在10000平方米左右,因為用地緊張,所以設計時除去各種硬性的規劃紅線外,和一些設施除外,最後的大體塊又是一個L型,這個方案一直改,大概每週一次,平面功能調整基本差不多,立面做了三個風格的建築***現代、簡歐、簡中***。規劃局和甲方都彙報了無數次,到現在方案還一直沒有定下來。

  在設計院時間越長,真正的設計需要各個單位的相互配合,最後才能完成整體的目標。方案設計階段是最消耗人力物力的階段,要經過反覆的推敲,也許改來改去又回到原點,那樣我們也要去不斷的嘗試。有時候覺得馬上看到曙光,可能某些地方不符合相關單位的要求,推倒重做,一切從零開始。建築方案設計階段是最考驗建築師的意志力和承受力的,作為一個小小的設計師,我奮力前行著。

  三、建築擴初設計

  建築方案一旦通過,擴初設計馬上展開。如果方案是一幅畫的話,那麼擴初設計就是一幅畫進行分析、分解,小到一個筆觸都要精確的表達出來,要精確到每一毫米。現在設計院分工明確,從方案設計一直到最後的施工圖設計,都是有不同的團隊來完成,每個個體都是其中的一個小螺絲釘。我在方案組做設計,有一個小商業是自己完成的,因為工期緊,擴初設計業落到我的頭上。這是一個小的公共建築,一個主要的沿街立面和兩個側立面,方案設計階段經過反覆的推敲、改正、最後完成。第一次接觸擴初,心裡沒底,不知道畫到什麼程度,找到以前單位所畫的擴初圖,反覆看,其實說實話,任何時候都是眼高手低,看的時候覺得都挺簡單的,一到自己真正畫一份圖,發現很多的問題。開始動手畫圖,遇到不懂得地方就問李工,擴初設計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一週左右。因為做設計的時候,畫的都是草圖,和一些簡單的cad勾圖,所以擴初就很困難了,但是我還是充滿信心,一定要把他們畫好。擴初就要是真正實施建築的開始了,對於平面的佈置、柱網、柱距、牆體以及對立面的影響都要考慮到,這個階段經歷很多細微的調整,最後確定下來的平面和立面。當這一切都搞定,我以為大功告成,交給一個有豐富經驗擴初設計的同事,問題又出來了,涉及到立面的材質、顏色、窗框的大小等等,很多我以前都不知道的問題。當時我一下子就懵了,作為一個設計者這些問題我都不知道到底這個材質叫什麼,我只是給了一個顏色而已,遇到問題求助李工,經過溝通,把所有的問題都定下來了。我所畫的擴初圖裡真正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因為時間緊,所以那位同事就把活都接過來了,我很是感動,一夜未眠,改完後,第二天打圖,弄本冊,我第一次感覺到團隊的力量。

  經過這次擴初設計讓我掌握了很多的專業知識,門窗的高度,寬度,門框的寬與厚以及玻璃幕牆的安裝方法,柱的直徑,樑的跨度與厚和寬的比例等等很多具體的問題。我也更加認識到自己知識的欠缺,我就像一個飢渴的羔羊,一張白紙,需要去描繪,虛心的學習,不斷的去完善,不斷的成長。

  四、施工圖設計

  建築施工圖就是建築工程上所用的,一種能夠十分準確地表達出建築物的外形輪廓、大小尺寸、結構構造和材料做法的圖樣。它是房屋建築施工的依據。

  現在設計院的工作模式,實習期間是很少能夠畫施工圖的,有幸的是,有一個專案時間很緊,我就上馬了,畫起了施工圖。天津中新生態城十五號地,先是熟悉方案的擴初圖,住宅平面,然後對著節點詳圖,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是看不懂,向李工求助,李工讓我自己建立一個sketchup模型進行輔助認識,一個詳細的門窗大樣,反覆切了幾個剖面進行比較、觀察、分析,最後終於搞明白每根線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平面上有看線,窗臺線,窗框線,玻璃,每條線的顏色都不一樣,剖面上有剖斷線等等。經過充分的前期準備,週一開始三幢樓九個平面的繪製,在繪製過程中不斷的與結構設計的溝通,剪力牆的位置進行調整,變形縫的距離,等等,還要與水暖電專業的人進行溝通,通過不斷的協調,施工圖一步步的完善。到最後一個簡單的插圖框也出了點小問題,在這裡就不在贅述了,施工圖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每一步都要細心的去做。

  五、總結

  通過這半年的實習,走出學校進入社會,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半年的實習,完善了我的知識結構體系,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使我在專業方面有了很快的進步,為我以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在這半年的時間裡感謝所長、感謝李工、以及其他同室對我的關心與幫助,對我工作的指導,因為一次又一次給我鍛鍊的機會,才讓我成長這麼快,一次又一次的幫助與提攜,讓我知識羽翼漸豐。在實習中通過與各專業的相互溝通,讓我認識到如何與大家和睦相處,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學會合作,學會互相幫助。同時也認識到建築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要不斷的積累經驗,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出好的作品,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

  工程管理這個專業終於迎來了我們的第一次認識實習。這是我們的一次轉折點,將由朦朧不懂的書面上感知昇華為對現實施工現場乃至社會的感性認識。同時也決定了我們的發展方向,將來的何去何從。工程管理專業有三個發展方向:工程造價,房地產營銷,專案管理。因此,這次實習大致是圍繞這三個方向展開。形式是講座,去施工現場,學生日誌,報告學習總結。

  在講座上豐富的內容圍繞著這三個方向。一共是3次和造價有關,這也是我的志向。第一天就由申玲老師淺談造價。要建造工程的叫做甲方,施工單位叫做乙方。造價要做的工作中包含了估計,概算,預算。由施工單位乙方進行報價,在中標後可通過結算***合同,分期付款***,最後是竣工結算。建築專案層層遞減可分為:單項工程,單價工程,分項工程。工程量計算的主要依據:設計圖紙。單位工程量價格確定的依據:預算定額、單位估價表。建築物要計算的量有:分層,分塊,分構建。建築物的分層:地基層,基礎層,地下層,層,標準層,頂層。計算的量中還有清理土方,挖運土方,擋土板,基礎夯實。這些內容都很熟悉,在房屋建築學中就有看到。

  現在的造價一般會運用電腦軟體的輔助功能,以前我們都有學習autocad。早期選修課時我就選了這門課,還有學校組織的學習班,我也報名了。並且拿到了職業技術培訓證書。這次的軟體我也很感興趣,是由廣聯達公司開發的軟體。今年是它第二次舉辦造價大賽,也是我們大學第一次參賽。這次的軟體比autocad還要複雜。

  第三次學校請來了造價做的很好的也是我們第一次去工地奧體中心附近的測繪大廈那的劉總,我們感到榮幸之至。只是很有現實意義的,我們瞭解到了很多內情。在工程中我們的原則是費用盡可能的降低。施工中隨時都可能發生意外,比如:樁打歪了,這是誰的責任,打樁公司麼?拆該由誰來承擔費用?大莊公司還是承包單位?這時我們就要好好地看合同來確定。一般是由承辦單位來承擔。專案提出後就要經過審批,以前是以國有企業為主,民營資本審批很麻煩,這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在XX年國家改革,實行了備案登記制度。一個制度的提出就像多米勒骨牌一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就有了專案的可行性:初步可行性。中諮公司就負責跟蹤調查。劉總就舉了一個例子:河北化工廠是花二十幾個億建成的,但是2年後就關了。其中有個原料問題。這個例子就代表了必要不代表可行。所以需要專案的後評價,我們就必須對市場,材料有所瞭解。在施工階段中進行了概算,這對甲方很重要。南京預算員本科生只有50%。我們還是有發展空間的,要填補這一空間,使之更加規範化。費用中有建安費用,施工器具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用,利息***建設期***,調節稅。近期調節稅由30%降到0%,但是並不代表國家取消了調節稅,我想是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但生活中基本預備金鋼筋的價格原來是三千多,現在已升到四千多。這就需要我們充分了解國家動態,和對材料,市場的熟悉。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費用是否應該支出,比如電梯裡的裝置稅和工程稅。招標分為三種:建設系統的,裝置方面的,以財務部為主的。招標有個評標範圍,一般是保密的,它以綜合評標平均分來判斷。分為報價a***必須高於80***,施工設計b***不能高於20,不能小於12***,a+b=100。這由交易市場決定最後誰中標。這需要造價管理。造價全過程中有跟蹤審計即管理審計,控制審計。我們會建專案工程小組,並且明確每個人的職責。最後是專案管理,竣工,結算。

  在此過程中你會發現這還牽扯到了管理知識。當天下午有一位老師就給我們講解了補錄革專案管理經驗,這是全球聞名的實驗,由此我們在全國推廣了建設工程主要的管理制度:專案法人責任制,工程招標、投標制,建設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其中它運用的管理模式是矩陣式。管理模式有:直線式,直稜制,直線直稜制,矩陣式。老師還再三要我們記住賠償條款,這會在考證時必考:按事故等級分類:1.一級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上的.

  2.二級重大事故.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不滿300萬元的.

  3.三級重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9人以下,重傷2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

  4.四級重大事故。死亡2人以下,重傷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不滿30萬元的。

  接下來的講座都和土木有關,我尤其喜歡蔡傳國教授的講座,生動殷實。他給我們不僅灌輸了理論知識並且告誡我們要熱愛這門專業,如何學好這門專業。他開頭就以為什麼要學習施工技術?什麼是施工技術?怎樣學習施工技術?實踐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這個問題展開。其中的要點在我們參觀時就反覆被提到,打樁,放坡,給排水,防滲。

  這張圖在我們去仙林大學城附近郊區的五星級飯店的施工現場時,學長就提到過。當時那個工地就採用的放坡式,因為仙林土質好,降低了成本,而江浦校區和河西奧體那塊,因為淤泥比較多,成本就比較高,,採用的方式就不一樣,應該如圖是最後一個斜撐式。而在新街口市中心那塊,土地有限,放坡需要的是大面積土地,所以只能選擇第一種襯板式。在實習工程中,不難發現他們都運用到了地熱資源。檢測大廈是,五星級飯店也是,下關區南京世貿中心也是。第一個利用迴圈空調的加壓水來降溫。第二個利用的是地下水常年恆溫,免去安裝中央空調的安裝費,維修費,電費。這個工藝雖然不成熟但是國家允許利用,甲方還是喜歡採用綠色經濟型的。施工方將管子埋在了牆裡,把抽上來的的水在裡面進行熱交換,來給室內降溫。 第三個利用的就不一樣了,它是採用的是電,樓板上面都有一層電熱絲,給室內取暖。它的保溫絕熱做的比較到位,這就是精裝修,玻璃採用的鋼化絕熱防輻射玻璃。我看到了每塊玻璃右下角都有3個c的標誌,這就是鋼化標誌。玻璃由內外兩部分組成,厚度是6+12+6的形式,這時你就發現玻璃是中空的了。因為空氣導熱係數比較低,而同時窗框也是內外兩部分組成,中間是由絕熱材料斷開,原因是金屬導熱係數比較大。防輻射就是針對夏天的紫外線而言了。我不得不感嘆如此強大的陣容,加上地段,社群的豪華規劃:加勒比海式,還有海盜船。那麼一平方2萬也差不多了,估計還會繼續升值。 為此我特地去看了一下它的平面圖

  地下室也是一個要點,在南京資訊工程大學,那的地下室就做的不錯。它有臨時通風系統和平時通風系統之分。按照國家標準:2萬平方米設定地下室,達到5萬平方米做防空地下室。可以用來做大戰時的需要。根據用途的不同,你會發現材料的也不同。因為資訊工程大學的那些建築是用作環境試驗樓的,所以用的是石棉瓦管,就連螺絲都不能用金屬。這些都是室內專修要注意的要點。

  這次的實習是相當的充實有趣的,我想短短3000字也說不盡我對這次實習的收穫,詳細的只能留到實習日誌裡了。蔡教授曾告誡我們說道:“怎樣學習施工技術?① 熱愛建築工程專業,熱愛施工技術科學

  ② 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積極參加建築

  工程實踐活動

  ③ 勤學好問,尤其是不恥下問

  ④ 努力養成接受新事物新知識新方法新技

  術的良好學習習慣

  ⑤ 在工地實踐的全部過程中時刻牢記安全

  規定”我覺得這是不禁在施工技術上用也在其他地方通用。實習過程中老師反覆強調的就是安全問題。這也將作為我們的職業準則。

  篇三

  一.實習單位簡介

  我本次實習是在勉縣交通局下屬單位勉縣路橋工程總公司,該公司成立已近40年,具有多年的實地施工經驗。曾經參與過川、陝、甘三省交界處市縣級 公路的建設,近十幾年參與建設了國道108、西***安***漢***中***高速公路的建設。施工質量均達到了設計要求。近幾年,該公司響應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積極投身於農村基礎設施的建造,為農村的鄉村公路改造貢獻自己的力量。

  勉縣路橋工程總公司的主要職能有:負責編制全縣公路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縣公路、水路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和維護;負責公 路、水路基礎建設市場的管理;監督組織實施重點公路、水路建設專案、負責公路、水路交通質量、計量、環保、價格的管理工作。負責公路建設專案的立項、報 批、技術標準、技術規範、工程質量的審查管理和監督,組織對工程建設專案的竣工驗收和審定工程決算、負責交通戰備工作、承辦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本次實習地點

  108國道***或“國道108線”、“G108線”***是在中國的一條國道,起點為北京,終點為雲南昆明,全程3356千米。這條國道經過北京、河北、山西、陝西、四川、和雲南6個省市。

  我本次實習地點為108國道陝西的勉縣至寧強段,該段經過的車輛多為跨省的長途貨運汽車,該地為川、陝、甘三省所處的交通要道。由於該路已經運行了十餘年,路面受損嚴重,嚴重威脅車輛及行人的安全。政府決定持資修補和改建受損路面。

  陝西段108國道路改建和修補工程於2006年11月完工,改建後的路仍為二級公路,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小時,設計使用週期20年,路面結 構為20c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20cm的水泥穩定風化料基層+20cm的石灰土底基層。儘管在施工中加強了質量管理並改進了施工工藝,但仍是不斷出現各 種類型的裂縫。這些裂縫***不包括面板的幹縮裂縫***多半發生在混凝土面板澆注後的1~2天內,位置大多在距縮縫1米的範圍內,個別也有在面板中部開裂的。縫 寬隨時間的延續,由細發展到寬,細的只有0.1mm,仔細查詢才能發現。縫深可貫通板面,嚴重時基層也會斷裂。橫向縫較縱向縫居多。

  造成面板開裂沉降和斷裂的因素是很多的,只要施工中不謹慎隨時都可以出現面板的各種裂縫。當混凝土面板的抗拉、抗折強度低於混凝土的收縮和翹曲 應力時,裂縫就會產生,而隨著時間、氣溫 變化、雨水滲入及行車作用,會最終導致全部路面的破壞,目前尚無理想的修補方法。對裂縫嚴重的面板只有剷掉重澆新板,在 澆注前應在相鄰板的接觸面處鑽孔埋設傳力杆。面板裂縫輕微且不再發展的,可以採取修補。修補工作不但費工費料,外觀難看,而且工藝繁雜,使用效果也不及原 有的整體板。為此,施工過程中要嚴格管理,精心組織,最大限度地降低裂縫的產生。

  1 、保證路基最佳密實度

  路基的沉降會使其強度減弱,要使沉降一點不發生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路基達到98%的密實度,那麼還有2%的空隙率,有空隙就會有沉降。微量的 沉降不會造成路基的破壞。因此,為保證路基足夠的穩定性,就必須把沉降量減小到最小值,尤其要避免發生影響嚴重的不均勻沉降。靠自然沉落減小沉降的做法在 高等級公路施工中是不合適,尤其是工期短的工程,更無可能。即使採用載入預壓,也是不經濟的。

  路基發生沉降有兩種情況:一是地基軟弱,未做好加固處理,其承載能力低於覆蓋在它上面的填土層重力的壓縮變形;二是填土層壓實不好,密實度小於 設計要求,其強度必然不足,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就會發生變形,密實度愈小其變形愈大。為減少因地基沉降而造成的路基變形,在填築路基前,先清除地基表面的 農作物、樹木雜草以及腐殖土,然後用重型壓路機械多遍碾壓,使地基壓實度不小於93%。

  該路全線有300米的地基不良地段***屬地基過溼***,承載力不足1.2kg/cm2,車輛在地基上無法行走。填築路基須先加固地基,並利用冬春地下水位下降的有利條件,深犁地基土30釐米深,晾晒,再摻以8%劑量的石灰翻拌碾壓至密實。經檢測,地基壓實度已達90%以上。

  為使路基有良好的密實度和提高其強度,減少路基的塑性變形和滲透係數,從而增加穩定性,使填土層的沉降量減小到最低限度,結合施工單位的現有碾 壓裝置,在填築路基時採取“分層填築”和“薄層多壓”的做法,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曾在 K3+000~K3+100段填築長100米的試驗段,層厚50cm,填土層的土質為粘性土,用18 噸振動壓路機在最佳含水量時,碾壓五遍後檢測其壓實度小於93%***達不到設計要求***,繼續碾壓到十遍,再檢測其壓實度,發現無明 顯提高。相鄰一段層厚30cm的填土層長200米,用同樣的粘性土和碾壓機械,當碾壓至第四遍後,檢測其壓實度已達93%~95%。在有大噸位壓實機械的 條件下,如50噸振動壓路機,重夯以及強夯等,可適當增 加每層的填築厚度,具體的層厚應根據不同的機械經試驗確定。為保證有均勻的強度,必須強調“分層填築”,因不同層次有不同的壓實度要求。

  2 、提高基層的強度與穩定性

  混凝土路面的基層必須具有剛度大、整體性強和水穩性好。常用的基層結構有石灰粉煤灰穩定碎石、石灰土、工業廢渣類等半剛性基層。石灰土宜作為底 基層,不宜作為水泥混凝土等高階路面的基層。石灰土的初期強度和水穩性較低,同時幹縮,冷縮易產生裂縫。從面層縫隙滲入的水會使石灰土基層表面水化,降 低強度,同時也易使面層滑動。該路工程採用水泥穩定碎石,它比石灰穩定土好,因為它的水穩性好。該路工程的基層強度要求灑水養生7天,其飽水無側限抗壓強 度>0.8Mpa,28天應達到1.2Mpa以上。有一合同段試鋪的石灰土底基層,經檢測壓實度、灰劑量等各項指標都符合要求,唯做灰土飽水試驗 時,當一組試件僅在水中浸泡1~4小時,所有試件都已鬆散,根本談不上有強度。在這樣的基層上修築路面最終造成基層鬆散/滑動,而使面層坑槽、龜裂連片。

  基層強度的均勻性及平整度對混凝土面板質量影響較大。基層施工時若拌和不勻、不同土質混雜使用,灰和土不過篩或粉碎不好而團塊多、平整度差,新老路基結合部處理的不好等等都會 造成基層強度的不均勻、基層平整度差,還會使混凝土面板厚度不一以及由此引起的面板內應力不等和增加混凝土板底的摩阻力,這在溫度應力作用下,易使面板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