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蒼山旅遊攻略

  蒼山主峰位於山東省臨沭縣城東北方向4公里處, 海拔394.7米,面積5平方公里。古人云:“登斯山以觀東海,海天交融,滄茫無際,是謂蒼山”。蒼山東與馬山、草山、冠山、演武山依次連線,綿亙數十里,組成蒼山山區。山上怪石嶙峋,,山谷蒼松翠柏。每當晨曦傍晚,霧靄騰騰,詩情畫意,更為壯美。《沂州府志》把“蒼山疊翠”列為沂州八景之冠。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山東蒼山的旅遊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蒼山簡要介紹

  蒼山主峰位於臨沭縣城東北方向4公里處,海拔394.7米,為全縣最高點,面積5平方公里。古人云:“登斯山以觀東海,海天交融,滄茫無際,是謂蒼山”。

  蒼山山區

  蒼山東與馬山、草山、冠山、演武山依次連線,綿亙數十里,組成蒼山山區.故有“蒼馬草冠演.五山一線穿”之說。蒼山北面挺拔峻峭,陡岩石壁.從遠望去,有“砥柱觸天”之觀。山上怪石嶙峋。石色青白,山谷蒼松翠柏,鬱鬱蔥蔥,幽谷清澗,時聞鳥語,景色迷人。每當晨曦傍晚,霧靄騰騰,詩情畫意,更為壯美。特別陰雨天氣,雲霧繚繞,青山白雲,互相掩映,時隱時現,氣象萬千,古人譽之“蒼山疊翠”。《沂州府志》把“蒼山疊翠”列為沂州八景之冠。歷代文人墨客,登山遊覽,多有作詞賦詩盛讚者。明代沂人舒祥作詩稱讚蒼山:“好山面面削芙蓉,吐月摩雲勢更雄。數疊好峰青列戟,幾層晴障碧連空。巍峨低視淮陰小,突兀高聯泰嶽崇。日暮捲簾看昳色,滿天佳氣雨濛濛。”

  蒼山名勝古蹟

  蒼山山區有許多名勝古蹟。蒼山有牛口峪,馬山有抗金寨,冠山有鳳山洞,演武山南有三清閣和銀杏樹。牛口峪位於蒼山東麓,其間竇相公祠、竇王墳等遺蹟尚存。竇相公究系何代不祥。馬山抗金寨,今尚存斷壁殘垣,高3尺,長數十丈。據考,宋紹興三十一年,寨首滕冉為抗禦金兵所建,沂民避蒼山者數十萬,寨主求救於海州宋將魏勝,勝提兵往救,內外夾擊,金兵敗退,始解蒼山之圍。後人作詩讚曰:“三峰峭壁削難成,天造名山拯眾生。老幼相扶丹嶂立,干戈環列白雲封。一心能固千層郭,群石堪稱十萬兵。藏詩妖氛掃已盡,崗陵勾藉頌昇平”。鳳山洞,位於冠山頂峰偏北部,因冠山又叫鳳山,所以稱鳳山洞;洞口面向東北,又叫朝陽洞。舊志載:“洞二,上下如層閣,容積不逾方丈,而中有天然石榻、石椅,上洞有石乳,滴滴不絕”。洞右有石刻“鳳山洞記”四字。洞北有“三清閣”,院中有銀杏2株,其中1株40年代被伐,現存1株,主幹周長5米,閣西有大晉八年石碑,記載該樹為徐則、尹喜所植,洞為二隱士居處。樹齡距今已逾千年

  蒼山的雲,迴環委婉飄逸多姿,有時淡如輕煙,有時濃如潑墨,映襯著山頂的皚皚白雪,遠看如夢似幻。大理白族人民看久了,根據形態分別稱為望夫雲、玉帶雲等。

  望夫雲

  望夫雲常出現於冬春季節,玉局峰頂出現一朵潔白似雪的雲,之後逐漸拉高並變黑,慢慢的,彷彿天空中屹立著一個女人在遙望遠方,這就是傳說中的望夫雲。望夫雲出現後,洱海一定會狂風大作,驚濤駭浪,洱海上船隻無法通行,望夫雲因此又被稱為“無渡雲”。

  玉帶雲

  玉帶雲一般在夏末秋初時節出現。每天早晨,一條很長的白色雲霧就像一條長帶子一樣飄在蒼山十九峰的山腰,久久不散,奇特的景象讓人歎為觀止。

  除此三景,蒼山上鬱鬱蔥蔥,植被茂密,清泉飛瀑在山林間掩映。山腰間修有一條長18公里的遊山步道,稱為:玉帶雲遊路。玉帶路北起小岑峰,南至聖應峰,沿途經過6座山峰,主要景點有:清碧溪、七龍女池、龍眼洞、鳳眼洞和中和寺等。走在2600米高的玉帶路上,隨時可俯瞰大理壩子和洱海風光,加上空氣清新,溫度適宜,讓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