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高考語文論述文閱讀題及答案

  在陝西高考語文試卷中,論述文閱讀是考察的重要閱讀題材之一,為了幫助大家進行閱讀訓練,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練習。

  陝西高考論述文閱讀原文

  ①優美是人類最早把握的一種美的形態。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人們對於美的最初認識,都是“美在於和諧”,都強調美只能存在於事物的多樣統一之中,這種多樣性的統一就是和諧,也就是優美。

  ②優美的基本特徵是和諧,是一個事物的各種對立因素的統一。它首先表現為感性形式的和諧統一。優美的事物往往是小巧的,光滑的,逐漸變化、不露稜角,嬌弱以及顏色鮮明而不強烈等等。其次它還表現為內容的完整與統一。亞里士多德就強調美的事物應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他說:“美與不美,藝術作品與現實事物,分別就在於美的東西和藝術作品裡,原來零散的因素結合成為統一體。”再次,它還表現為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即形式能夠完美地適合於內容,內容和形式處於交融無間、互相適應的狀態,既不是形式壓倒內容,也不是內容溢位於形式。另外,這種和諧還表現為主客體之間的關係的和諧,即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在這種和諧狀態中,主體感到了他同外部世界的統一,外部世界成了他的自我的肯定,從而產生一種審美的愉快。

  ③優美的這一基本特徵是由優美的本質決定的。美的本質和根源在於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是真和善、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矛盾統一,而優美、崇高、喜劇、悲劇等等便是這種矛盾統一的各種具體不同的形態。優美以比較單純直接的形態表現了這一本質,它表現為現實對於實踐的單純的肯定,而不是二者的對立、衝突和鬥爭;表現為對於醜的排除,而不是美醜並存的局面;表現為實踐的靜態成果,而不是實踐的艱苦歷程。在這裡,現實與實踐、真與善、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似乎是處在交融無間、相對統一的狀態中,所以在形式上它呈現為和諧與相對穩定,給人們的審美感受也是單純平靜的。

  ④優美的這一本質還可以在它的各種具體形態中得到進一步說明。社會生活中的優 美往往表現為人們之間的一種融洽的關係與和平寧靜的生活氛圍,像體現著無私的友誼、貞潔的愛情、親子之愛等等的各種場景與行動。自然中的優美往往是那些為人們所熟悉所把握了的物件,如花顏月色、珠光寶氣、鳥獸蟲魚等等,以及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色,甚至野外的荒郊小徑。藝術中的優美是現實中的優美的能動反映。優美的藝術所反映的社會矛盾和鬥爭一般不具有嚴峻對立、不可調和的性質,而且往往以大團圓為結局;而優美的詩歌和散文,則是往往攝取一些日常生活小景,集中地表現,在形式上也力求完美和諧。

  陝西高考論述文閱讀題目

  6.根據文章內容,下列不屬於“優美”範疇的一項是

  A.春日的傍晚,父母帶孩子在公園裡放風箏,滿懷愛意地看著孩子歡快地奔跑。

  B.貴州黃果樹瀑布飛流急湍,直落千尺;虎嘯雷鳴般的轟鳴,震耳欲聾。

  C.王實甫《西廂記》中張君瑞與崔鶯鶯幾經波折,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D.江南園林中綠樹掩映著亭臺樓榭,湖塘倒映著灰瓦白牆,修竹遮掩著小橋流水。

  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西方都認為事物的多樣統一才能構成優美,事物的單一因素不會給人以優美的享受。

  B.優美的基本特徵是和諧,其感性形式是和諧統一的,因此大的、有衝突的事物不會形成優美。

  C.真和善、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矛盾統一,可以表現為優美、崇高、喜劇、悲劇等不同形態。

  D.對於醜的排除、實踐的靜態成果和現實對實踐的單純肯定,帶給人們的審美感受是單純平靜的。

  8.下列關於文章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二段引用亞里士多德的話是為了說明美與不美、藝術作品與現實事物的區別。

  B.本文論證說理方法靈活多樣,既有舉例分析,也有對比說理和比喻論證。

  C.文章結構嚴謹,層次清晰,從對優美的認識到其特徵、本質,逐層展開,邏輯嚴密。

  D.本文語言形象優美,生動活潑,富有表現力,很好地闡明瞭“優美”這一美學概念。

  陝西高考論述文閱讀答案

  6. B ***形式上,黃果樹瀑布是巨集大的、變化劇烈、稜角分明而強烈的,不屬於優美範疇***

  7. B ***原文說的是“優美的事物往往是小巧的,光滑的,逐漸變化、不露稜角,嬌弱以及顏色鮮明而不強烈”,“大的、有衝突的亊物"未必不優美***

  8. C ***A.引用亞里士多徳的話是為了說明美的事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B.本文說理沒用比喻論證的方法,D、本文語言特點應該是凝練質樸,而不是“形象優美、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