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邊的野地閱讀答案

  《村邊的野地》描述了野地裡雜草灌木叢生的氣象萬千的狀態以及遠處廢黃河形成的視野開闊的背景,體現了作者對野地的喜愛之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村邊的野地》閱讀材料

  ①我喜歡泡在村東的野地裡,有時一群人,有時就我一個。野地很大,雜草、灌木叢生,那些粗細高矮歪直不同的雜樹聚在一起,氣象萬千。在它的西南方向,廢黃河一股水流蜿蜒而來,又在它東邊很遠的地方輕輕滑過朝東北方向平緩流去,河面時寬時窄,水量豐沛,水草豐滿。那裡有視野更為開闊的田地,村莊都被零星甩在某個角落裡,我們叫它漫河灘。

  ②野地裡,小路縱橫交錯,說明很多人來過且又走路的習慣不同,但真正泡在這裡,一天到晚又見不到一個人影。除了人,村裡的狗也來,我在野地裡碰到狗的時候比人多,狗來這裡東嗅西嗅,有時會對一隻野雞狂追,但從來不會成功,對一閃而過的野兔子,狗卻只當沒看見。狗跑野地裡來幹什麼?

  ③其實人來似乎也沒什麼目的性,我們一群孩子泡在野地裡,除了玩爬樹捉迷藏,有時會了結一些江湖恩怨,有時會商量到哪塊大田地偷生產隊的東西,有時會滿地裡尋找兔子窩和老鼠洞。這些事,在其他地方一樣可做,但我們卻莫名其妙地跑到野地裡來了。了結江湖恩怨,被揍得鼻青臉腫的倒黴蛋,出了野地會自覺說成是自己爬樹掉下來磕的,不僅得不到父母的半點同情,還會被他們咬牙切齒地痛罵:咋不摔死你哩,你就野吧!上野地來,就是為了給捱揍找個好藉口嗎?在野地裡商量偷生產隊的東西,偷來再跑到野地裡分贓,在哪裡不能商量不能分呢?我們習慣性地選擇了野地。還有秋天,我們在野地裡從老鼠洞中挖出的黃豆,每個人脫下褲子裝都裝不完,但在大田裡同樣如此,我們為何喜歡來到野地裡找?為什麼?

  ④更多時候,我們在野地裡無事可幹,像***到處聞聞嗅嗅,無目的地到處走動,或是忽然臥倒在雜草叢裡看一塵不染的藍天。不知是誰最先想起來的爬樹,先是爬到樹上捉迷藏,後來我們爬到樹上去發呆,每個人都茫然地抱著樹幹坐在樹杈上,猴子一樣東張西望或什麼也不望。有一回田鴨子興奮地發現遠處走來的是自己的爹,立時扯起肚皮拚命嚎叫,但很快發現努力沒有意義,嚎叫聲剛出嘴就被風收拾了。後來我們越爬越高,但能爬到樹梢的只有寧五,他能爬到十幾米高的地方,把自己掛在樹枝上被風擺來蕩去地像個驢屎蛋。

  ⑤感覺自己長大後,我更喜歡一個人呆在野地裡,一個人呆著,能聽到樹上的鳥叫,再多的鳥同時叫也能聽得出不同。我能聽出哪隻鳥的叫充滿飢渴,哪隻鳥的叫充滿快樂。我還能聽得出鳥對話與鳥自言自語的不同,清晨鳥叫得清脆,黃昏鳥叫得興奮。有時候,一朵雲都從視野裡消失了,一隻鳥的叫聲卻沒停息。我一個人爬到樹上眺望的時候,總覺得東邊的漫河灘雖然看起來闊大,但實際上很小。漫河灘的盡頭是什麼呢?我會問自己。我爬樹,爬得越高,覺得天空越遠。一個人既遠離了地面又遠離著天空時是惶急的,有無法自信的恐懼。

  ⑥受了委屈,不高興,覺得無聊,不知道到哪兒去,我溜溜達達就到了野地裡。我喜歡一個人跑到野地裡聽動靜,露水的叭嗒聲,野雞踩在草叢和落葉上的腳步聲,兔子啃齧青草的窸窸窣窣聲,鳥起飛時拍打翅膀的呼喇聲,都能讓我平復不安。許多少年才有的煩惱,都是野地裡的風抹平的。我用一根青草去抽打另一叢青草時,痛苦就消失了。我誇張地躺在草叢裡,正莫名苦惱地睜大眼睛,一群人字形的大雁忽然此起彼伏地叫著從野地上方飛過,立馬一身輕鬆。

  ⑦我們的少年時代就像被大人遺忘了一樣,除了一口吃喝和衣不遮體的穿戴,其他的一切交給了我們自己。我們滿世界遊蕩,見風而長。寧五學會了生吞鳥蛋,拴柱學會了剝刺蝟,我學會了抓兔子……我們大呼小叫地在野地裡跑過,在樹上閒蕩或是發呆,時光從瑣碎的落葉、乾草尖慢慢流走後,我們的小胳膊小腿也在鳥鳴與露水裡悄然拔節。這個過程裡所有來自內心的悸動,最終幫助我們解決的,都是村邊的野地。野地收容了我們所有的祕密,安撫了我們最初對世界的恐懼,它用自己的有聲世界和無聲言語悄悄地照亮了一群少年幽暗的心門。不然,何以解釋我們在那個年代的天真爛漫,何以解釋我們對人世葆有的這份善良?

  ⑧野地是偉大的。

  ⑨野地的偉大我在多年後認識的更仔細,它天然具有的安撫和療傷功能,它天生就有的啟迪和療傷功能,對我的少年時代是多麼重要。我在自己的少年時代雖然缺吃少穿,卻有幸擁有一片荒蕪的野地,在無意間接受了它最完美的自然啟蒙教育,這是今天生活在中國東部發達地區的孩子再也難以享受到的自然待遇。今天,還有多少少年能在自家門外擁有一片自在的野地呢?

  ⑩因為工作關的關係,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遠離自然的少年是多麼脆弱,這些缺失了身處自然中成長機會的兒童,體格與性格中普遍缺乏一種東西,例如很少父母意識到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癥結與孩子難以接觸真正的自然有關。更大的問題是,我們很少關注這個問題對未來意味著什麼。

  ⑪在這個冬日,在燈下,我似乎又聽到冬天的風從野地裡呼嘯而過的聲音。雪厚厚地覆蓋了整個漫河灘,河水停止流動,野地一片寂靜,那些巨大的無葉樹冠在風裡晃動,正有雪被風霧一樣地揚起,鳥都躲在了村莊裡,兔子都在了雪下的乾草窩裡。我駐足而立,小手凍得老高,臉蛋赤紅髮黑,正看一群同伴在風裡向野地裡跑過去。野地更野。

  ***有刪節***

  《村邊的野地》閱讀題目

  9.賞析第①段的景物描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③段末的“為什麼?”是無疑而問,還是有疑而問,試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⑦段畫線句巧用修辭,表現力強,請加以賞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請從寫作手法的角度賞析文章的第⑪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認為今天生活在發達地區的孩子缺少一片屬於自己的野地,因此會有一些缺失,請在本文的基礎上對此進行探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邊的野地》閱讀答案

  9.作者描述了野地裡雜草灌木叢生的氣象萬千的狀態以及遠處廢黃河形成的視野開闊的背景,***1分***由近及遠,由點及面地逐步呈現野地原生態的特徵,***1分***體現了作者對野地的喜愛之情,為下文具體描述野地中的生活與思考做鋪墊。***1分***

  10.我認為是無疑而問,***1分***首先,這一問句,是對第③段一系列追問的總體性呼應,強調了我們來此的無目的性,***1分***同時,作者在後文中實際上是回答了自己的問題。因為野地具有獨特的功能和功力,因此,我們會不自覺地來到這裡。***1分***

  11.這句話運用比喻手法,把時光比作流水,緩緩流淌,生動地寫出我們生長過程的悄無聲息和自由自在。***1分***同時,運用比擬手法把我們的小胳膊小腿的生長比作植物的拔節生長,似乎我們就是野地裡自然生長的植物,***1分***表達了作者認為我們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觸***1分***。

  12.最後一段由眼前冬日的燈下再次聯想到故鄉野地冬天的景象,並由此想象童年的自己駐足而立,看同伴跑向野地。***1分***由實及虛,虛實結合,***1分***表現了作者對故鄉那片野地的無限追念以及感激。***1分***

  13.作者認為這些孩子因為缺少親近自然因而缺失了自然給予的待遇,少了那份屬於自我的世界,少了自然的啟蒙教育,甚至使其體格和性格方面有所缺失,是很有道理的。***2分***現在的孩子缺少一片屬於自己的現實空間,往往沉迷於網路的虛擬世界,因此少了同伴之間的交往,諸如同伴互助、謙讓合作等都無法實現,從而缺乏一些自我促進、自我控制的途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