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文言文訓練題及答案

  山西中考語文科目的文言文閱讀是考試的難點,要求考生掌握基礎的文言文知識和閱讀能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考生閱讀練習。

  山西中考文言文訓練題***一***

  燕昭王招賢
  燕昭王於破燕之後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郭隗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以共國①,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②,先從隗始,況賢於隗者,豈遠千里哉!”於是昭王為隗改築宮而師事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③燕。燕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國殷富,士卒樂佚輕戰,於是遂以樂毅為上,與秦、楚、三晉合謀以伐齊,齊兵敗,湣王出亡於外,燕兵獨追北④,入至臨淄,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
  [註釋]①共國:共同治理國家②致:招致,引來③趨:奔赴④追北:追擊敗北的敵人
  1.解釋下列文言語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 ***2***孤之願也*** ***
  ***3***燕國殷富*** *** ***4***燕王弔死問孤*** ***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意思***3分***
  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於隗者,豈遠千里哉!”
  3.從文中看,燕昭王最終能擊敗強齊的原因是什麼?***2分***
  我的理解:
  4.你覺得閱讀本文在當今有什麼現實意義?***3分***
  我的感悟:

  山西中考文言文訓練題答案

  1、***1***降低身份,指謙卑;***2***願望;***3***殷實富足;***4***慰問
  2、郭隗說:“大王如果真的要招納有才能的人,那就從***敬重***我開始,***我這樣才能不高的人都受到禮遇***何況是比我有才能的人呢?他們又怎麼會因為與燕國很遠而不來投奔您呢?”
  3、①招納賢士;②與百姓同甘共苦18、示例:人才是取得勝利的法寶,我們必須尊重人才,用好人才,這樣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才能促進我們社會的和諧穩定

  山西中考文言文訓練題***二***

  【甲】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稱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范仲淹家貧,就學於南都書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經夜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其二,斷齏③數莖啖 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學,歸告其父,饋以佳餚。范仲淹置之,既而悉敗矣,留守自訝曰:“大人聞汝清苦,遺以食物,何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蓋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饌,後日豈能復啖此粥乎!”
  【註釋】①南都書舍:當時有名的書院。②釜:鍋子。③齏***jì***:醃菜或醬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職名稱。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
  ***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2***禮愈至
  ***3***日煮粥一釜
  ***4***饋以佳餚
  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2分***
  A.不敢出一言以復***來*** 遺以食物***把***
  B.每假借於藏書之家***向*** 就學於南都書舍***在***
  C.俟其欣悅***他,指老師***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的*** 輟耕之壟上***去***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2***今遽享盛饌,後日豈能復啖此粥乎!
  4.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表。***3分***
選文 主要人物(人名) 主要內容(限8個字) 共同點
甲文   借書抄書,從師求教  
乙文 范仲淹  
  5.從下列***1******2***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3分***
  ***1***甲文的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贊同這種從師態度?為什麼?
  ***2***范仲淹不吃同學的父親送給他的好飯好菜。你是否贊同這種行為?為什麼?

  山西中考文言文訓練題答案

  1. ***4分******1***擔心 ⑵周到或周全 ⑶每天, ⑷贈送或饋贈 ***2***周到或周全 ***3***每天 ***4***贈送或饋贈
  2.***2 分***C
  3. ***4分***⑴所以我即使愚笨,終於還是有所收穫。
  ⑵我現在就享用豐盛的飯菜,那以後的日子怎麼能再吃得下這樣的粥呢
  4.***3分******1***宋濂 ⑵讀書清苦***每日吃粥、日喚二粥***,不受饋贈***不食佳餚、不享盛饌*** ***3***家貧苦讀
  5.***3分***言之成理即可。
  ***1***示例:贊同。學生應該虛心學習,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這既是對老師的尊敬,也是自己虛心求教的表現。
  不贊同。我們要善於表達自己的疑問或想法,與老師平等地交流、溝通,這樣利於求得真知。
  ⑵示例:贊同。范仲淹不吃別人饋贈的好飯好菜,是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獨立人格。
  不贊同。留守的饋贈是真心的,不是“嗟來之食”,不應該辜負他們的一份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