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晚歸的蜜蜂

暮春。黃昏。涼風。

我的陽臺,那壟黑土被瘋長的綠草覆蓋,黃的白的紫的不知名的花點綴其間。一隻蜜蜂,不知何時飛臨,嗡嗡地在花間探訪。

暮色漸濃。它在一朵紫色的花上盤旋了一會,終於昂起頭,振翅穿越欄杆,朝那邊樓群飛去,慢慢地從我的視閾消失了它小小的身影。路燈亮起,許多窗子漸次透出燈光,好像不約而同想為小蜜蜂指明回家的路。我看不見它的身影,但我想像得到,這隻蜜囊中裝滿花蜜的蜜蜂,在夜色蒼茫的歸途中,它的心裡,或許有些許焦慮,更多的一定是喜悅、興奮與滿足,至於寂寞、失落與無聊,當然與它無關。

蜜蜂的世界,有的是辛勤勞碌,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有的是對蜂后的無限忠誠,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對命運的最大虔誠。它們,沒有人類所謂的憂愁煩惱、情色名利。也正因為此,它們才能無怨無悔地朝著一個目標前行:為世界奉獻最甘醇的蜜,為美的鮮花增添異彩。或許,像影片《蜜蜂總動員》一樣,真實的蜜蜂世界,或許確會有巴瑞這樣的異類,但經過現實的教訓,自己深刻的反思,蜜蜂們又會一成不變地朝目標前行。

有時候,一成不變其實是最大的改變。

數億年來,滄桑鉅變中,無數物種灰飛煙滅,山河面貌滿目瘡痍,甚至連人類自身也面臨重大經濟危機,以及深層次道德困境。一切都在改變,變得讓人對人性的真善美都開始懷疑否定。真是不可思議!不變的小蜜蜂,穿越歷史的厚厚陰霾,承載文化的重重積澱,笑容燦爛,身姿活潑,嗡嗡地奔波,年復一年帶來春的訊息,日復一日傾其所有。

這就是蜜蜂的大美。

這就是蜜蜂的大愛。

這就是蜜蜂的大德。

,它很清楚這些。因為它的胸中,流淌著祖先高貴的血液。但哪怕它清楚,它也不會在乎,更不會去四處顯耀。數千年來,人們對蜜蜂的讚美,堆砌於蜜蜂身上的榮耀,何其多。可蜜蜂置若罔聞,依然默默無聞地工作著,工作著。就像這隻晚歸的蜜蜂,它的追求,它的辛勞,它對幸福的體驗與理解,可以肯定,早已超乎榮譽之上。這與被空虛和虛偽籠罩的我們,截然不同。

,教給我們許多。

一隻獨行的蜜蜂,昭示我們許多。

一隻趕路的蜜蜂,示範我們許多。

某年某月某日的那個黃昏,一隻小小的蜜蜂,從我的視線中消失後,卻留在了我的心裡。從此,每次看見在花叢中忙碌的蜜蜂,我心中都湧動著濃濃的愛憐。只是,隨著對蜜蜂的深入瞭解,我越來越覺得世人對蜜蜂的認識,對蜜蜂的稱頌,大都建立在它柔性的一面。其實,相對於蜜蜂弱小的身軀,蜜蜂的剛性更值得敬佩。

小時候,鄉村的油菜花漫鋪田野時,孩童的我們戲耍其間,自是歡樂無限。有小孩見蜜蜂玲瓏小巧,頓生愛意,便想捉玩於掌中,誰料卻被蜜蜂螫得手掌腫大。哭哭啼啼找到父母,然而其父母往往不以小孩的痛楚為憐,反而責備小孩不該傷害蜜蜂。對此,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才從大人口中得知,蜜蜂的尾部有螫針,在平日裡絕不使用,但在危急關頭,蜜蜂會伸出螫針,突然刺入敵人的面板並注射毒液,給敵人致命一擊。但是螫針上有倒刺,當它刺螫敵人時,螫針及毒囊會與蜂體分離,留在攻擊物件體內。而可憐的蜜蜂,因此命喪黃泉。

那時聞此,我幼小的心靈就無比震驚,覺得蜜蜂能夠以生命為代價,扞衛自己的尊嚴,真是剛烈。記得吳晗在《談骨氣》一文中說到:“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戰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我以為,蜜蜂的這種剛烈,也是有骨氣的表現。反觀當今社會,芸芸眾生為著一己私利,奴顏媚骨者有之,卑躬屈膝者有之,蠅營狗苟者有之,官場少了正骨,商場少了義骨,教壇少了仁骨,文壇少了鐵骨,四位一體,真是可笑可嘆之極。

當然,蜜蜂的剛烈也是有原則的。動物世界,弱肉強食,鳩佔鵲巢,優勝劣汰。置身其間的蜜蜂,下不欺小,上不畏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正義凜然,坦然地面對一切。弱小並不代表軟弱。這,就是蜜蜂的大義。

曾看過兩則有關蜜蜂的故事:

一隻大黃蜂飛揚跋扈闖進蜂巢搗亂。幾十只蜜蜂馬上圍過去。這回,它們沒有用螫針進攻,而是抱成一團把大黃蜂捲了進去。原來,機靈的蜜蜂在使用“火攻”。黃蜂對溫度的忍耐極限是45.7℃,蜜蜂的忍耐極限是51.8℃。蜜蜂們把黃蜂緊緊包圍起來後,通過振動強有力的飛行肌肉產生熱量,五分鐘之內,包圍圈的中心溫度已達45℃。蜜蜂們散開的時候,黃蜂已經很難看地死去。

一隻胖乎乎的狗熊,搖搖晃晃地伸出又尖又長的黑嘴巴,憑藉著自己的龐大,眯縫著神色難辨的眼珠,毫無顧忌地從蜂窩裡搶吃蜂蜜。蜜蜂發現狗熊的劣行後,開始聚整合嚴密的戰陣,嗡嗡隆隆,奮不顧身,頑強抵禦,將惟系生命的短箭射向狗熊。狗熊似饕餮者,繼續毫不在乎地大吃,好像在說我皮毛厚實得如同堅硬似鐵的盔甲,豈能懼怕你弱小的蜜蜂!的確,狗熊的皮毛非常濃密柔韌,短時間幾乎感覺不到蜂針的刺痛,更不會有毒汁侵害的危險。但蜜蜂們毫不畏懼,雖遍灑屍體,依然蜂擁而前,輪番攻擊。慢慢地,蜜蜂的毒汁開始在狗熊體內起作用。終於在狼狽的退避中,狗熊茫然地完結了自己的生命。

讀過蜜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故事,或許我們對於生命本身,會有更多更深的理解。是啊,就蜜蜂的大義,就蜜蜂頑強地保持做一隻蜜蜂的底線而言,我們心中的慚愧又何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