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換的功能主治

  金不換是中藥三七的別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是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金不換,原名為羅勒,別名金不換***梅州、潮汕***,臭蘇***潮陽***,香菜仔***普寧***,魚生菜***汕頭、揭陽***,九層塔***普寧、揭陽、廣州、汕頭、潮陽***,魚生菜、香菜、九層塔、光明子、金不換***南澳***,魚香草、羅勒***惠陽***、蘭香***我國北方部分地區稱為蘭香***。中草藥,為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剛脣形目脣形科相思子屬。蘭香子為一種叫“山香”植物***又名叫明列子,蘭香,光明子,羅勒籽***之成熟果實,其大小如芝麻,內含於果實中,顆粒飽滿圓潤,在東南亞曾一度被認為是稀有的中藥;在山粉團***BASIL***的眾多品種中,於2001年更進一步研究推出採用新品種,摒棄粘稠狀會結塊、黑咖啡色的扁平種子,採用滑溜不粘稠烏黑光亮的新品種,入喉口感更佳,並註冊命名黑金砂,其意義為──天然食材,物超所值,比黃金還貴,所以叫金不換。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胃腹脹滿、消化不良、胃痛、腸炎腹瀉、跌打腫痛、風溼關節痛;外用治蛇傷、溼疹、皮炎等。起鎮痛、催眠及鎮靜作用。生於向陽山坡、石縫、峭壁及溪邊、溝旁灌木叢中。分佈廣東、廣西、雲南、四川、湖北、浙江等地。

  金不換的用法用量

  1、性味:辛、溫。

  2、藥用部位:為防己科植物華千金藤的塊根。

  3、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健胃止痛,散瘀消腫。治外感咳嗽,咽痛,口舌生瘡,嘔吐腹瀉,痢疾,胃痛,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4、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研末、磨汁或浸酒。外用:搗敷、研末撒或磨汁塗。

  金不換的副作用

  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孕婦忌服。

  金不換的醫學記載及附方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苦,寒。

  2、《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健胃止痛,消腫解毒。

  3、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肺結核,癰瘡,膿腫,消化不良,口腔炎。

  4、《文山中草藥》:治胃痛,腹脹,腹瀉,瘧疾。

  5、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對口瘡及湯火傷。

  6、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痔疼痛,跌打腫痛,神經痛,牙痛,急性胃腸炎,菌痢,上呼吸道感染,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