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

  蘇軾字子瞻或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著名詩人,那麼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

  蘇軾是我國宋代著名文學家,字子瞻,他精通詩詞書畫,作品眾多,詞作屬於豪放一派,對後世影響很大。蘇軾出生於名門世家,他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當時出各的文學家,後人稱他們為“三蘇”。不過蘇軾自己還有個名字——東坡。

  1056年,蘇軾第一次去京城趕考,文章備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一時間名動京城,一舉成名。蘇軾開始走向了仕途,同時具有很高創作熱情,名篇佳作不斷。當時宋代官僚之間的爭鬥非常激烈,蘇軾也不免牽涉其中,發生了著名的烏臺詩案,蘇軾差點死於牢中,經過友人的多方營救,才得出獄。

  出獄後,蘇軾在做黃州了很小的官,從此對官場冷了心,一有空就到處遊山玩水,去赤壁山遊覽之後,感嘆歷史人物的命運,寫下千古流傳的“大江東去”。平時還帶著家人去開荒種地,開荒的地方是城東的一塊坡地,種些糧食和蔬菜,可以維持生活,也可以消磨時間。在那裡種地的日子裡,蘇軾給自己起了一稱號,叫做“東坡居士”,還寫了兩首詩,叫做《東坡種花》,又寫名字叫做《步東坡》的詩,他的很多作品集也帶有東坡稱號。蘇軾還是一個美食家,他在杭州做官的時候,發明了一種紅燒肉,後人稱那種做法的肉叫做東坡肉。後人便稱蘇軾為蘇東坡。

  蘇軾62歲時被流放到海南島儋州,他開始興辦教育,很多人從外地來追隨他。儋州至今還有很多地方以東坡命名,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

  蘇軾字什麼號什麼

  一個人太過出名,關於他的議論便自然會多了起來,從個人喜惡,到家庭隱私,乃至對大格局的影響,都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現代人如此,古代人亦如此,這就像是一個古今規律一樣,無理可循,無法可破。

  蘇軾,作為古時候的名人,當然也是如此。蘇軾,一個生於北宋時的偉大文人、書法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的一生極為曲折,歷經太多的艱難與滄桑,死後雖然為後人所稱讚、所樂道,但箇中艱辛卻是無法言說的。外人只知道他的別號是東坡居士,卻不知道這個名號的由來史。

  蘇軾,年輕的時候,並沒有東坡這樣的一個稱號,而他的字號子瞻是其父親蘇洵為他取的,蘇洵一直心存遠大抱負,奈何受家境影響,一直未能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為生計所牽累。故當蘇洵的長子降生之後,便將自己所有的寄託和期望全付放在了第一個兒子的身上,子瞻,顧名思義,代表了蘇洵對蘇軾的深切希望,希望這個兒子不要像自己一樣,能夠有一個高瞻遠矚的目光和看法,並且有一個輝煌的未來。

  關於東坡居士,則是另外的一則故事了,蘇軾的仕途相當的不順利,這是眾所周知的,蘇軾的第一次被貶,便是外放到為黃州為官,在黃州時,蘇軾的住址便是在東坡處,後來蘇軾從政越發的鬱悶,他為此寫下了很多感人的詩篇,可以說蘇軾是在東坡處聞名的,所以他又稱東坡居士。

  蘇軾與張懷民關係

  蘇軾***公元1037年―公元1101年***字子瞻或和仲,號東坡居士,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進士及第的蘇軾在宋神宗統治時期,曾經在鳳翔、杭州等地先後擔任過職位,但是在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鬧出的“烏臺詩案”中,因為被政見不同的官員指責誣陷,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

  張懷民字夢得,和蘇軾是同時期的北宋官員,在宋神宗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被貶謫到黃州,比蘇軾被貶的時間晚了三年,開始的時候居住在承天寺***現在湖北省黃岡縣南部***之中。蘇軾和張懷民本來就是至交好友,又因為先後被貶到黃州,感情更加真摯深厚起來。

  蘇軾曾經做過一首《記承天寺夜遊》說的就是他和張懷民的事。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就是說蘇軾在明月當空的夜晚裡思緒萬千,突然想起了同在黃州的張懷民,便直接奔承天寺而去。正好張懷民也沒有睡著,兩個人便一起在承天寺夜遊,一邊散步一邊觀察著夜晚裡周邊的景色,從詩詞歌賦談到最後的人生理想,蘇軾感嘆悵然之下作了這首詩,同時也是想表達自己在人生低谷抑鬱之時,感嘆知音難尋從而也間接的表達了自己心中對社會問題的憂慮、對國家統治者的不滿。

  而兩人遭遇相似處境相同更讓蘇軾心中升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覺,變法革新中兩人立場是一樣的,因為政治原因而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心裡的苦悶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