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大蝦和梭魚教學反思

  《天鵝大蝦和梭魚》是二年級語文的一篇寓意課文,它從反面講了不合作辦不成事的道理。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天鵝、大蝦和梭魚》是一個世界著名的古老寓言故事,從反面講了不合作辦不成事的道理。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種方式讓學生進行朗讀:有初讀、輕聲讀、輪讀、接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通過反覆朗讀後,我把問題出示在小黑板上討論:大家都在拼命拉,為什麼大車卻未動分毫?

  一會兒,超輝同學站起來說:“大家都在拼命拉,大車卻未動分毫,是因為他們拔來拔去,所以大車還在原處未動分毫。”接著,他又拿起自己的文具盒上來表演,說:“比如這個文具盒是一輛大車,天鵝在上面,大蝦在左邊,梭魚在右邊,他們都往不同的方向拔,這樣鬧來鬧去就白費力。”陳浪又站起來說:“我知道要怎麼做才拉得動。比如,我是天鵝,偉昌是大蝦,志鵬是梭魚,我們要站在同一邊拔,就是合夥的人們要心一條,才能把事情辦好。接著我又問:“在日常生活中,你們有做過這樣鬧來鬧去白費力的事嗎?”潔羽同學站起來說:“我們在做值日時,有的同學掃過來,有的同學掃過去,這樣掃來掃去也是白費力,又要掃得很晚。”

  從學生的彙報中,知道他們讀懂了課文,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實施建議”中指出“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等能力。還記得有這樣一句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篇二

  本課是一個世界著名的古老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都收集進去了。它從反面講了不合作辦不成事的道理。天鵝、大蝦、梭魚都很用力,也算同心***都想把車拉動***,但是因為不合作,彼此不配合,所以大車“至今還在原處”。

  在教學時,一開始我讓同學們積極、踴躍地發言,再讓學生根據課文即興表演,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貫穿於整個課堂中。結尾,為了讓學生明白“如果不合作就辦不成事”的道理。我組織學生做了一個遊戲***紙鏈車輪***,結果遊戲真的失敗了,但我想:做失敗的遊戲也不一定是件壞事。於是,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討論、交流。學生總結出了失敗的原因,並且思考如何能成功,找出存在的問題,最後再嘗試終於成功了。

  這節課上下來孩子們意猶未盡,畢竟每個孩子都喜歡做遊戲,於是我便利用遊戲讓他們從中去感悟知識,這樣使課堂更加有活力。學生學習主動,思維活躍,參與熱情特別高,真是其樂融融。

  篇三

  常常聽到有老師說:低年級的語文課文是不用去分析,也沒有什麼好分析的,只要過好字詞關,至於課文多讀幾遍就行了。而我不這樣想。低年級正處於打基礎的階段,字、詞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對課文的分析學習一樣不能輕視。

  低年級的課文分析,我們可以通過指導學生的感情朗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去挖掘一些能擴充套件學生想象力的材料,並且從中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可 以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通過與文字的對話,讓學生從小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我選上了寓言故事《天鵝、大蝦和梭魚》的課文分析。這篇課文講 的天鵝、大蝦和梭魚合夥拉車,但由於拉的方向不對,所以大車至今未動分毫的故事,告訴了孩子要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在這節課裡,我以指導學生的感情朗讀為重 點;通過對“拖著跑”、“拼命”、“使勁”、“未動分毫”及一些動詞的理解和朗讀,令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及文中所告訴我們的道理;通過課文,挖掘能訓 練學生想象力和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問題。如:天鵝、大蝦和梭魚都在拼命地拉車,可大車卻一步也動不了,這時它們的心裡會想————。又如:讓學生設想自己 有什麼好辦法能讓大車動起來?接著又出示句子:三個夥伴終於把車拉動了,這時,它們的心裡又會想————。最後,又讓學生想象生活中有沒有這樣有關於合作 的事例並說一說。

  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及一些聽課的老師反映來看,整個教學流程比較精彩、成功,課堂氣氛活躍,教者的語言生動,充滿親和力,充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慾望,能重點去培養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及說話能力等。但這節課,我認為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主要總結如下:

  一、 教學時間把握不夠好,呈現前鬆後緊的情況,導致我將一些原本準備的內容省略不講,這也使得我的這節課顯得不夠豐滿。

  二、指導朗讀時,學生與教師進行比賽讀 書時,應讓學生評評誰讀得好,好在哪?呵呵,這個環節本是在備課之中的,只是因時間關係的原因而省了,而且是因太緊張的原因而導致。所以,克服公開課時那 種緊張的心態很重要。

  三、在電腦技術方面還應加強學習。

  記得在書上看過這樣的一段話,內容大致是說:公開課,是一個教師專業成長最好也是最快的途徑。這節課上完後,領導與老師們的精彩點評讓我受益匪淺。公開課,真的令我感覺自己在教學的路上又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