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麗的大腳觀後感

  美麗的大腳確實拍出了真美麗,非常典型。是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是刻畫農村女人的點睛之作。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麗的大腳》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美麗的大腳》觀後感篇一

  早期丈夫和兒子的去世沒有壓垮她寬大的肩膀,面對人生的苦難,這位西部農村婦女選擇了堅強,她把自己對丈夫和兒子的愛全部寄託在孩子們身上。她和孩子沒有師生間的代溝與距離,有的只是母子般的情誼和師生般的尊重。當夏雨老師勸她離開那裡時,她說的那句"我走了孩子們就成了沒媽的孩子了"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雖然在歡迎夏老師到來的第一堂課上,張老師把千里迢迢的"迢迢"念成"召召",看到那一幕時,我沒有笑,反而有種想哭的感覺,因為正是她的這種"無知"更顯示出她的偉大。一位沒有多少教學知識儲備的人卻如此熱忱的帶著一幫孩子,苦苦地支撐著一個鄉村的教育和一班孩子的夢想,儘自己最大的所能讓孩子學得更多,那種品質不是更加可貴嗎?

  當夏雨老師說電腦是一位無所不知的老師時,電腦那出奇高的價格也沒有讓她猶豫片刻,因為她知道一旦夏老師走了,她沒有能力教孩子們英語。為了得到那臺電腦的贊助,她拋開了做女人的尊嚴,不能喝酒的她卻一口氣喝了一整瓶,其實酒精燃燒的不僅是她的臉,更是她那顆為了教育事業而不顧一切的心。

  看到張老師所在的地區,我不禁想到其實中國還有很多類似情況的貧困地區,他們沒有完好的教學樓,沒有光亮的黑板,沒有好課桌,沒有好書本,有的只是一雙雙渴望讀書的眼睛。和城市的教育相比,毫不誇張的可以用天上地下"來形容這種天壤之別,但這種教育的落後並不能歸咎於這些落後的地區和老師,那些地區經濟落後,沒有更多的教育經費來支援教育。貧困地區的教育真正需要國家更多的財政支援,需要國家來確保他們享受最基本的受教育環境。

  另外,這些貧困地區的老師也大多數向張老師那樣擁有對教育事業的熱情但缺乏專業的基礎知識,教師質量不是很高,而小學教育這個最基本的教育階段直至關重要的,這個階段的教學質量的好壞對孩子以後的發展非常重要。而所有的這些地區的問題需要國家採取積極地措施來給與一定的政策支援,給這些地區輸送一批高質量的教師資源,配備最基本的教學設施。

  夏雨老師長在繁華的都市,理所當然的不習慣如此貧困的生活--沒有水,缺少食物,環境惡劣。但這條件的艱苦也沒有讓這位充滿責任感與愛心的志願者退縮。儘管之後她男朋友來找她時她也動搖過,但她最終還是被孩子們純真的笑臉留住了。的確,這裡的孩子真的需要她,需要這位擁有豐富知識且充滿熱情的年輕老師。其實,其它類似的貧困地區的孩子又何嘗不需要呢?

  看到夏雨老師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我也不禁想到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志願者,他們雖然擁有一顆做志願者的心,但他們缺乏想夏雨老師那樣的誠心。他們在做志願老師服務時,往往先考慮所去地區的物質生活條件,即使有的去了條件很艱苦的地區,也無法堅持到最後。

  我的意思不是說這些志願者不能考慮這些因素,只是要做到志願者的誠心誠意。不可否認的說夏雨老師所體現的那種品格正是他們所缺失的那種精神。其實當我們選擇置身於教育事業時,我們就應該擁有這份責任心與愛心的品質,因為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導者,教育者的價值觀念、人生信條等都會影響到受教育者,更何況,作為教育者,本身就應該具有那種犧牲奉獻精神。

  《美麗的大腳》觀後感篇二

  看過<美麗的大腳>這部影片後,有一種複雜的感覺湧上心頭。帶著幽默 的、感人的情節,使人陷入一陣陣沉思。一群黃土中長大的孩子,一位將“千里迢迢”念成“千里召召”的稍有些文化的無私的中年女教師,一位北京的已婚的年輕女志願者。將封閉貧窮的人們渴望知識的心慰藉。

  為了她的娃們,她可以不吃不喝,不愛不嫁,乃至將生命奉獻,多麼純樸的黃土人啊!

  為了那些娃們,她暫放繁華大都市的生活,放棄腹中的小孩兒,與丈夫幾乎離婚,雖然最後她再也沒回過那個黃土坡,但她付出的已經足夠多了啊!熱心又無奈的女子啊!

  當天空轟轟作響,正在上課的孩子們如fā shēng地震一般慌忙卻又鎮靜,搬出了所有能用來盛水的器具,擺在地上,等待著下雨。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個人都仰著臉望著天,等待著雨水的降臨,好洗一把髒兮兮的臉。

  黃土為衣,黃沙為被,氣息中也泛著黃沙土的味道。

  不知在黃土坡上滑土而下的感覺是痛苦還是快樂?也許從那髒兮兮的落差中有所緩解或是享受。裡面有這樣的一個情節,張老師讓孩子們用“千里迢迢”造個句子。學生王大河說:“夏老師千里迢迢從北京來,張老師打水給夏老師洗臉,夏老師洗完臉的水張老師給我們洗,我們洗完臉給驢子喝,夏老師很高興,我們很高興,驢子也很高興。”多麼長,多麼樸實的句子啊!在那裡,水就是生命。

  當地的富人趙麵粉為他的母親大辦陰壽,張老師趁機帶著她的娃們去說服趙麵粉捐錢為娃們買一臺只是從夏老師那兒聽說能增長知識的電腦。可惡的趙麵粉將張老師嘲笑了一番,又以一句“喝了這瓶白酒,電腦的事兒好商量”來推脫,可是無私的張老師卻一口氣喝下了從未喝過的整瓶白酒,為的是給娃們弄一臺她們不曾見過的電腦。為了她的娃們,什麼屈辱都能受。

  夏老師帶著張老師和娃們來到北京,望著川流不息的各種各樣的汽車,黃土人的眼球轉不過來了。他們見過的最好的車,不過是王放映員的摩托車。最後由夏老師的丈夫聯絡,黃土人的富產、特產——土豆終於可以運到外面換成錢了。張老師就這樣成了導購員。

  對黃土人這是福,而對張老師,又意味著什麼呢?

  在一次運送土豆的途中,三輪車卡在火車道上開不走了,火車的鳴笛聲越來越近。張老師睡著了,躺在土豆上睡著了。螢幕晃了一下變黑了,都知道,車禍發生了。

  張老師在甦醒不久後笑著閉上了眼睛。一陣風吹來,張老師的靈魂,隨風而去……

  那麼善良的張老師,就那樣沒留下一點,走了。

  都說上天眷顧有情人。可她與王放映員的愛,卻偏偏沒有得到眷顧。

  都說好人一生平安。可她走時沒帶走一片雲彩。

  《美麗的大腳》觀後感篇三

  張美麗無疑是最美麗的代表,是城市女性的強烈對比。在情感抒寫上,展現人間的真善美。張美麗一生的樸素無私不僅打動夏雨。更勾起***人的內心同情。她的心裡模範夫妻是夏雨和他的丈夫。可她熟不知的城市人的“幸福”。導演用“離婚”,把城市和農村進行鮮明對比。王放映員的“再打兩次就離了”。無非是一個笑點。但也足以體現。村裡男人的質樸和對婚姻的尊重。反之,揭示了當代城市男人的小氣和愚昧。

  在張美麗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說她的計謀是“笑裡藏刀”。給觀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其次是真實性的補充。張美麗既然可以犯“千里迢迢***zhaozhao***”這樣的錯誤,那麼在這時候,說出似乎有點難以理解的“笑裡藏刀”也就不足為奇了。

  張美麗走了,平凡的走了,但中國還有千千萬萬個張美麗奮鬥在“教育戰線”,中國還有千千萬萬的孩子在惡劣的環境裡用手指攪著唾沫翻著破舊的書本。我之所以如此強調“教育戰線”,打上引號,是想和如今很多高等學府、貴族學校劃清界線。如今的高等學府收費動輒四五千,貴族學校一個學生就要幾萬,這些學府裡的老師只知道把知識轉化為經濟,膨脹自己的腰包,這院長那教授的,帽子一頂比一頂高,把傳授知識辦成講座,高價向學校收費,學校再向學生收費,毫無經濟實力的學生只能把雙手伸向在下層、在黃土裡掙扎的中國老百姓。

  影片的魅力真正在於它的真實性。夏雨不像其他信誓旦旦的志願者,說一些違心的話,她說“她再也不想去那種地方了”。沒有比這更能揭示當地貧窮困苦的話語了,而且這樣的人物看起來很真實。張美麗的大腳不好看,但是美麗。真實的美麗,大腳的美麗。

  片如其名,<美麗的大腳>確實拍出了真美麗,非常典型。是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是刻畫農村女人的點睛之作。小事引發大感情。腳大,志向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