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五指山的作文4篇

  五指峰腳下,五座緊緊相連的山峰高聳入雲,鬱鬱蔥蔥的,遠遠望去,就像一隻張開的墨綠色的巨大手掌,五指山由此得名。下面是幾篇描寫五指山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描寫五指山的作文1:攝影人探尋的五指山風情

  巍巍五指山向西南綿延而來的峰巒疊嶂,逾越了阿陀嶺山脈,像是依戀於南聖河的潺潺流水,幻化一般地出落成方圓數十里的綠色盆地,無比生動地闡釋著“山以水為脈,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為面,故水得山而媚”的山水靈氣。山嬌水媚,綠意盎然。

  黎苗百姓群聚樂居,仁者智者紛至沓來。如今,這座美麗的翡翠山城五指山市聚集著一群熱愛生活、鍾情藝術的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他們或特立獨行,或結伴而行,拍攝了豐富多彩的風光風情。他們爭先恐後地將各自的圖片作品登在全球華人網上家園,展示魅力獨具的五指山風貌,並相互交流,砥礪學習,整座翡翠山城浸潤在濃濃的藝術氛圍當中。他們就是活躍在五指山的天緣攝影俱樂部成員。

  天涯社群-五指山版是攝影人以圖會友的天地。除了詩人、攝影愛好者曾曉華,我分辨不出那些激情洋溢充滿活力的攝影人的真實名字:我的名字叫忠誠、奇妙體驗、山海G一線、海納百川浩、樹林光影、哈飄雪、呆呆、南香閣影、尋光感悟、處處皆風光、蟈蟈影像、浪跡影民、養樂攝影、夢歸徠卡、佳光新影、五指山之子等等,名揚五指山的市攝協主席李樹林也一定使用上述別名之一在網上釋出作品,只是我依然分辨不出來。

  他們中有五零後、六零後、七零後、八零後,跨越了四個年代。經諮詢海南省知名攝影家飛一揚,得知這些攝影家有很多都是省攝協會員,還有全國會員。哦,神奇的五指山,凝聚如此之多的海南攝影界的精英才俊,這無疑是一個奇蹟。

  朋友,請讓我們跟隨攝影人的腳步,一同走進那綺麗無比的光影藝術世界,一同感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五指山風情。

  描寫五指山的作文2:爬五指山

  今天,我們去爬五指峰。

  來到五指峰腳下,五座緊緊相連的山峰高聳入雲,鬱鬱蔥蔥的,遠遠望去,就像一隻張開的墨綠色的巨大手掌,五指山由此得名。

  五指山有五奇:奇石、奇縫、奇洞、奇樹、奇藤。我們穿過彎彎曲曲的小道,看見路旁的一棵棵參天古樹上,纏繞著一條條手臂般的古藤。那藤光禿禿的,緊緊地貼在巨大的樹幹上,趴在陡峭的石壁上,看不清到底有多長,據說有一千多歲了呢!一些奇形怪狀、形態各異的巨石點綴在蒼翠的林海之間。

  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五指奇縫——磨肚縫。這是一條長長的,狹窄的石縫,越往裡越黑,只能容一個人側身通過。我抬頭看了看,呀!天只剩下一條細細的藍色的線。兩邊的石壁滑溜溜、溼漉漉的。大概走了十多分鐘,眼前豁然開朗。我們已經走過了磨肚縫,剛才還真是磨到了我的肚子呢!

  穿過一線天,一路上各種各樣的鳥鳴此起彼伏,遠處的山峰連綿起伏,雲遮霧湧。忽然聽到一陣高昂有力的客家山歌,我連忙順著歌聲跑去。原來是一位白髮蒼蒼、面色紅潤的老爺爺在悠然自得地唱山歌。老爺爺唱完後告訴我,那些刻在石碑上的描寫五指峰美景的歌詞,都是他寫的。他已經快八十歲,已經在山上住了幾十年了。這裡的水甜、山美,特別養人,現在他還能挑一百多斤的擔子上山哩!說完,他又自彈自唱起來,那歌聲真好聽!

  五指山上到處有美麗奇特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也去看看

  描寫五指山的作文3:家鄉的五指山

  我的家鄉遠在梅州。每當我千里迢迢、風塵僕僕地回到我的故鄉時,我就會去五指山遊玩。在那裡,我可以登高眺遠,也可以遊山玩水,撐一隻小船像“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一樣,在湖中觀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情景。

  我來到了連綿起伏,高聳入雲的五指山腳下,開始爬山活動。我一鼓作氣,衝上了好幾層階梯,就氣喘吁吁了。爸爸媽媽陪在我身邊,那時烈日當空,爬了好長一段路,爸爸已是滿頭大汗,媽媽也是汗如雨下。我們與下山的人擦肩而過。過了二十分鐘左右,工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於登上了山頂。我大汗淋漓,站在山頂上,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一覽無餘。有好幾座山就在我們的腳下。真有“會絕凌雲頂,一覽眾山小”的情景啊!我們花了好大的工夫才上來了,可不像紅軍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呢?忽然,一朵雲飄來,猶如仙境一般。雲層後的山若隱若現,漂浮不定。媽媽說:“休息夠了就下山吧。”於是,我們下山了。

  下山後,我情不自禁地拉著爸爸媽媽一起去划船。船上,我在玩水,不小心把水潑在了媽媽臉上,爸爸捧腹大笑起來。爸爸一邊划船一邊笑。媽媽說:“小心船別翻嘍!”爸爸笑得更厲害了。媽媽居然興致勃勃地唱起了歌。爸爸驚歎不已:“你媽媽還會唱歌?”我和媽媽一起異口同聲地唱起了歌。

  夕陽漸漸西沉,晚霞映紅了天空,也映紅了天空和五指山,可漂亮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五指山。

  描寫五指山的作文4:五指山,在我童年的記憶裡

  五年前,我隨父母到五指山腳下,跟幾位少數民族小朋友過了一段富有民族特色難忘的生活。

  秋高氣爽,正是黎家山蘭稻成熟收穫的季節,我和父母來到了五指山下,當晚,我們嚐到了黎家人那香噴噴的山蘭飯,看到了黎家姑娘和小夥子跳的竹槓舞和春米舞。  來自:作文大全  那年我念二年級,在五指山腳下所小學裡讀書。開始由於語言不通,有不少困難,但不久後,大家都基本上能用漢語簡單對話了。

  一個星期天,父母加班去了,我獨自呆在家裡,坐在窗前呆呆地看著窗外的花草,各那條從窗前緩緩流過的小溪。聽爸爸說:“這就是南渡江的一個小源頭。”這時,窗前出現了幾個小腦袋,向我招手說:“出來一下好嗎?”我遲疑了一下,便向門外跑去……

  到門外一看:站在我面前的有五位少數民族小朋友,不同的服裝穿戴,分別是五個民族:有的穿著湖藍色的上衣,黑色的長褲,腰間還扎著紅帶;有的戴著卷圓的帽子,穿著黑色上衣,在胸前開一道長長的領口;有的頭上不戴帽子,頭頂的一綹頭髮用紅繩扎著往後翹;有的剃光了頭,左耳戴著大耳環,還有的不穿鞋,只是戴腳環,腳環上別有幾個小響鈴,走起路來聲音十分悅耳。後來,我才知道他們的姓名和民族:覓山,黎族;哈米,苗族;迪瑪依,壯族;艾希門萊,回族;莫蘭布吉,畲族。  這時,其中一位對我說:“你能跟我們一起玩嗎?”話說得不是很流利!——別說是玩,就是有人陪我說上幾句話我都樂意,“可以呀!”我連忙高興地答應道,希望他們跟我玩。

  五指山區到處都是一片綠色。檳榔果五指山上的特產,是黎族人民的象徵,他們的生活是離不開檳榔的!覓山給我講了關於檳榔的傳說,艾希門萊問我是否吃過檳榔,我搖搖頭。

  “為我們交了一位新朋友,咱們摘檳榔果來歡迎、慶賀怎麼樣?”迪瑪依指著小路邊一棵高約十米的檳榔樹建議說。“好!”四位小夥伴都很贊同。聽到這,我真不相信:“這麼高的樹,又沒斜枝,怎麼爬得上呢?”“不要緊!”哈米自信地說,“這樣的檳榔樹在山裡還算高!爬檳榔樹是我們的本領。”說著,他脫掉鞋子,挽起雙袖,瘦小的身軀向上一躍,手腳並用,活得像一隻猴子,三兩下就爬到樹子頂上了!只見他伸手把樹上的一束成熟得發黃的檳榔果扭下,扔給了我……  兩年後,父母調動了,覓山、哈米等幾個小朋友緊緊地拉著我的手,流著淚說:“以後你還來嗎?”我激動地不知道該些什麼,連連點頭:“一定來,總有一天我要和你們一起爬上五指山頂,嚐遍山上的檳榔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