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有什麼好吃的

  去常德玩一定要嚐嚐當地的美食啦,常德有什麼的好吃的地方。小編推薦這幾家去常德必吃!快來看看有哪些,記下來吧!

  :No.1 常德津市米粉

  常德津市米粉是全省聞名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早在清光緒年間,常德就有了生產米粉的店坊,生產的米粉又細又長。長期以來,常德人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食用米粉;外地來的客人,也以能品嚐常德米粉為一大樂事。常德米粉之所以倍受青睞,一者米粉潔白,圓而細長,形如龍鬚,象徵吉祥。逢年過節,吃食米粉,以示往後歲月,一家人有如米粉一樣團團圓圓;過日子,有如米粉一樣細水流長。二者米粉食用方便,經濟實惠,把米粉買回去後,只要用開水燙熱,加上佐料,即可食用,加工簡單,清潔衛生;飲食店銷售的米粉,油碼多樣,經濟實惠,味鮮可口。

  美食推薦:壹德壹,橋南周氏特色米粉、津市劉聾子

  :No.2 醬板鴨

  醬板鴨為常德的特色食品,以瘦肉型湖鴨為主料,採用傳統祕製加工工藝,按現代食品標準精工製作而成。醬板鴨風味獨特,鮮香可口,具有香、辣、鮮、爽四大特色,成為湖南極負盛名的地方名產。

  美食推薦:常德的醬板鴨又以金丹及童胖子兩個品牌最為有名。

  常德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No.3 石門肥腸

  在常德石門縣眾多的民間美食中,石門肥腸深受人們喜愛。石門肥腸以肥腸、辣椒、土豆塊製作的幹鍋菜為正宗吃法。

  據《石門縣誌》記載,“石門肥腸煲”是由土家族青年覃正村發明。覃正村系石門縣所街鄉麻納峪覃家臺村民, 1968年從軍後在營房中當炊事員,學得一手過硬的烹調技術,1974年復原回鄉後務農,後經人介紹,他被招聘到縣供銷部門掌廚,先後在供銷學校、縣供銷社和石門大廈從事炊事工作。他少言寡語,在廚藝上精益求精。他見人們喜食他炒出的北方溜肥腸,就決定採用土家族的傳統方法炒出來燉著吃。經過一段時間研製後,便有了如今獨具一色的“石門肥腸煲”。後來,他為照顧各地食客的口味,又以石門肥腸煲為原本,推出了酸辣腸、脆皮腸、清淡味腸***不放辣椒***等幹堝系列。

  :No.4 北堤麻辣肉

  麻辣肉是常德地區有名的特產。北堤麻辣肉由優質黃豆精製而成,黃豆經高溫膨化為植物蛋白肉,又經油炸並調味而成。口味麻辣鮮美,深受本地老百姓的喜愛。有關北堤麻辣肉的描敘:麻辣肉是常德特產之一, 名字帶個“肉”字,卻是一種豆腐皮製品,過去常德有很多牌子的麻辣肉,而唯獨北堤麻辣肉口感獨特,回味無窮,風行常德十年仍然很受男女老少的喜愛。有機會到常德旅遊的朋友一定要嚐嚐,否則枉來常德。

  美食推薦:常德市一中附近的北堤麻辣肉最為正宗。

  :No.5 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是常德市許多地方人民喜食的一種具有獨特風味的食品。每年農曆三月,群眾採來新鮮蒿葉,洗淨,然後拌以粘米和糯米粉,放入鍋內,用旺火蒸熟,再用石碓槌爛,並摻入適量的芝麻和辣子醬,然後切成小塊,放在雕有各種表示吉祥圖案的木模內,做成扁平溜圓的粑粑,蒿子粑粑粘性很強,吃起來香甜可口。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各家各戶都做蒿子粑粑,邊做邊唱:“三月三,蛇出山,做粑粑,塞蛇眼。

  :No.6 雜辣椒

  其原料是用三分之二的粳米伴三分之一的糯米,用石磨磨成米粉,或用粉碎機碎成米粉 ,混合放入鍋中炒熟。然後一斤米粉拌上一、二兩剁辣椒,拌勻之後裝入瓦壇中,蓋上壇蓋,壇沿灌上水,讓其密封發酵十天左右。

  炒食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吃辣椒米粉糊,把辣椒米粉挖出來,用涼水稀釋,放點精鹽和味精拌勻,待油在鍋中燒好鋪開,然後再將稀釋的辣椒米粉糊,倒入油鍋中攪拌,邊開邊攪,使之不粘鍋燒糊,攪熟後即可裝碗上桌,吃起來酸辣香甜,美味可口 第二種吃法是用油反覆煎炒,做成糌辣椒 把發酵的辣椒米粉挖出壇,稍微加水稀釋,然後放進油鍋中煎炒,要反覆淋油反覆翻動,使之不粘鍋燒糊,煎出來的糌辣椒,油香撲鼻,酸辣可口。

  雜辣椒放水可做成雜辣椒糊,放入小魚,風味尤佳。

  :No.7 柳葉湖石鍋魚

  “石鍋魚”也叫“金福魚”,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製作方法獨特,用一塊大的花崗岩岩石鑿成有雙耳的石鍋,將魚放在石鍋內烹煎,然後,再加上以辣椒為主的各式佐料,又再加上一些滋補藥材製成。

  從柳葉湖中捕撈出來的魚做成石鍋魚,味道鮮美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