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是個怎樣的人

  劉秀是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又被後人認定為中國歷史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劉秀早年曾遊學長安,學問豐富,與著名隱士嚴子陵為同窗,可以說脾氣非常好;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最初的夢想是“娶妻當如陰麗華,仕宦當作執金吾”,可以說胸無大志;他短短三年由放牛娃成為一代天子,可以說英才天縱、堅毅果敢;他收編銅馬軍,敢於用銅馬軍軍士做護衛,可以說寬容大度、胸懷天下、有非常之氣魄;他直至晚年也手不釋卷,可以說好學不倦;他不殺開國大將,氣度恢弘;總之,他是那個時代中國湧現出來的最傑出人物!

  光武帝劉秀對於戰術一直都是欣賞險中求勝的,在昆陽之戰中,劉秀以不足兩萬人的軍隊攻破了王莽的四十多萬大軍。正是昆陽之戰奠定了劉秀的軍事基礎,並且順利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三次統一。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出處是漢景帝。西漢末年政治腐敗,經濟落後,百姓都吃不飽肚子。王莽恰好是利用了這一點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可是一介莽夫的王莽並不懂得治理朝政,導致四海之內的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劉秀在哥哥劉縯的激勵下也加入了起義的隊伍中。

  昆陽之戰可以說是光武帝劉秀最著名的戰役了,以少勝多讓劉秀在軍隊中威名提高。只是這場戰役並沒有給劉秀得到什麼,因為哥哥劉縯的威望提高使得更始帝劉玄猜忌,並且殺死了劉秀的哥哥。在外領兵的劉秀忍辱負重,主動到更始帝面前請罪,並且娶了自己心愛的姑娘陰麗華整天的花天酒地,使得劉玄對其放心,免了殺身之禍。劉秀等待的機遇來了,劉玄任命劉秀為大司馬去河北安撫州郡。劉秀採用馮異和鄧禹的建議,所到之處人人擁戴,為自己奠定了政權基礎。

  在眾多英雄的幫助下,光武帝劉秀推翻了河北王朗的政權。公元二五年劉秀在鄗城登基,年號建武,正式建立了東漢王朝。後來劉秀定都洛陽,並且將各地的割據勢力一一進行攻破,劉秀重用賢才,使得國家經濟飛快發展。歷史上稱劉秀當政的時期為“光武中興”。

  劉秀逃難的故事

  傳聞,劉秀曾被王莽所追捕,一路逃至樂清盤石。這打算繼續往南邊逃的時候,被一條大江擋住了去路。無奈之下,劉秀只能順著提岸往西去,直到走到了一片田地之間。

  劉秀無意之間回首望了一眼,卻看到離他遠遠的地方,一片塵土飛揚。劉秀當即皺眉,他知道那是由大批人馬在奔跑間所導致的,不消片刻,追兵就會趕到了。雖然心中一片焦急,但是望著這剛剛收割完成的一大片田地,根本就無從躲藏。無奈之下,只能向正在田中播種的一位老伯求救。但是老伯只是一個平凡的老百姓,身邊也只有牛和犁而已,能有什麼辦法呢。眼看追兵越來越近,劉秀緊張地出了一身冷汗。就在這時,那位老伯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讓牛拉犁至田中間,然後開始犁開了泥,催促著劉秀躺進去之後,再把那層泥覆蓋到劉秀的身上。接著老伯若無其事地繼續耕種。等到追兵趕至的時候,就只看到了老伯而已。追兵問老伯,可曾看到過一名少年。老伯亂說了一個方向,就把追兵引開了。劉秀這才從土裡爬了出來,併成功擺脫了追兵,轉危為安了。劉秀許諾老伯,他日成就大業,定會回來報恩的。

  果然,在劉秀登基以後,這位老伯就被封為了“犁田大王”。

  劉秀是怎麼死的

  劉秀經過了戰場上的九死一生和政治上的勾心鬥角,才一步一步爬上了權利的頂峰,締造了東漢政權,為百姓開創了一個太平盛世。

  劉秀雖然是一介平民,但身上卻有著皇族的血液,他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後代。西漢傳至漢元帝后,開始逐漸衰敗,最後被權臣王莽篡位,西漢最終覆滅。新莽末年,由於王莽的一系列錯誤政策和連年的天災,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豪傑紛紛揭竿而起,舉兵起義。劉秀以謹慎之態,觀天下之勢,最終與其兄一起加入到伐莽的隊伍之中。

  劉秀起兵於舂陵,其軍隊因此也被稱為舂陵軍。為了加強軍隊的裝備和兵力,舂陵軍與綠林軍聯合,大破莽軍。然而,一開始登基稱帝的卻並不是劉秀,而是劉秀的族兄劉玄。綠林軍的勢力強大,在他們的支援下,劉玄登上了尊位,而劉秀只能引而不發,伺機而動。

  劉秀大敗莽軍主力於昆陽,讓綠林軍趁機攻入長安,覆滅了王莽政權。之後,劉秀抓住了出撫河北的機會,為了勸降真定王不惜辜負新婚妻子,與真定王室聯姻,迎娶真定王外甥女郭聖通,從而得到了真定王室的支援。最後,傭兵百萬的劉秀在河北稱帝。

  在經過了十多年的統一戰爭之後,劉秀結束了各地政權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統一天下,為百姓開創了一個太平盛世。

  劉秀稱帝三十三年後,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