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名將黃蓋是個怎樣的人

  黃蓋是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那麼黃蓋是個怎樣的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黃蓋是個怎樣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蓋是個怎樣的人

  每個歷史人物我們都要客觀的評價他,今天我們就來黃蓋是個怎樣的人。首先,黃蓋肯定是個忠心耿耿的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畢竟他是輔佐了孫堅、孫策、孫權三代東吳的權力中心的老臣。另外黃蓋還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武將,一生為孫吳立下了無數戰功。

  黃蓋成年後便隨著孫堅一起討伐董卓,董卓倒臺後,依然跟著孫堅四處征戰,擴大孫吳的領土面積。期間,黃蓋擊敗了南邊的山中草寇,擊敗了北邊的董卓勢力,戰功顯赫。孫堅也因此任命黃蓋為別部司馬。孫堅去世後,黃蓋沒有另謀出路,而是繼續輔佐下一代東吳之主孫策。

  孫策死後,黃蓋又繼續輔佐孫策的弟弟孫權,一生都在輔佐孫吳江山。孫權即位後,山越各部不願意投降於孫權,經常在當地作亂,於是黃蓋就奉命前往安撫。黃蓋來到山越後,就與那些原來的官吏說:“我是個武官,不做文官,那些公文就你們來處理,要盡心盡力,我是不會用鞭抽杖擊的處罰的。”一開始,這幾個官吏有點懼怕黃蓋,做事十分的認真。後來看黃蓋好像真的不看文書,也就隨意了起來。

  黃蓋知道後,非常不滿,等到掌握了他們幾個不守法的證據,就將他們都請到家裡來,設酒宴招待他們。宴席上,黃蓋就拿出這些證據質問他們,這幾個官吏無法狡辯,只能低頭認罪。黃蓋對他們說:“我之前就跟你們說過,不會用鞭、杖來處罰你們。”說完,就直接將幾個官吏殺掉了,剩餘在場的人都十分震驚。從這裡都可以看出黃蓋是個有勇有謀,做事還有點狠辣的武將。

  黃蓋簡介

  黃蓋,東漢末年孫吳名將。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後輔佐東吳孫堅、孫策、孫權三位掌權者。最初只是鄉間小官,後被舉薦為孝廉,追隨孫堅打天下;孫堅死後,便追隨孫策;孫策死後,便追隨孫權。

  黃蓋喜好學問,從小愛讀書。年少時家境貧寒,便倚靠賣柴維持生計,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讀書,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頭地。之後擔任郡吏,再被考察為孝廉,升任公府。公元190年,孫堅起兵,黃蓋隨即加入孫堅起兵的隊伍。

  黃蓋早年擔任了地方郡吏,又被舉薦為孝廉,徵召至公府,成為一個地方行政官員。這段事實在史籍上的記載並不多。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清除的知道,這段做地方官員的經歷,為黃蓋以後擔任武陵太守這一職提供了許多可以借鑑的經驗。因此黃蓋的一生除了在生死一線的戰場上表現突出之外,在地方管理上也是能力不凡。

  黃蓋一生中最為人所知的功勞就屬於赤壁之戰了。赤壁之戰時,黃蓋隨周瑜代表東吳參與戰爭。黃蓋建議用火攻曹軍,周瑜隨即採納了這個決定。赤壁之戰蜀吳聯軍大勝,黃蓋當記首功,被拜為武鋒中郎將,又領武陵太守。在任職期間,黃蓋在外討山越寇盜,在內平縣邑吏治。黃蓋一生的後期主要從事的是平叛和地方管理事物,由於成績突出,被孫權任命為偏將軍一職,直到病逝。

  黃蓋怎麼死的

  黃蓋在赤壁之戰中,放火燒了自己的船,與剩下人員一起跳入江中,游回自己的領地。但是,黃蓋跳入江前,被張遼的箭所射中,最後被救上來的時候,甚至許多人都認不出來這是功臣黃蓋。還是黃蓋自己叫了韓噹一聲,才被韓當認出來。

  赤壁之戰之後,黃蓋因為受了箭傷,一直在東吳修養,遠離孫權的政治中心。因此,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黃蓋基本上已經不出場了,這也導致了許多人誤認為黃蓋在赤壁之戰後因傷重死亡了。其實這是不對的,黃蓋在赤壁之戰後,被拜為武鋒中郎將,還是為東吳的江山社稷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公元219年,武陵蠻夷叛亂,進攻城邑,孫權任命黃蓋為太守,平定叛亂。當時武陵郡內兵力只有五百,於是黃蓋運用戰術,大開城門,將蠻兵引入城內。等那些賊兵進入了一半的時候,立即發動攻擊,斬殺了數百人,還收復了之前失去的城邑,斬殺叛軍領袖,放了投降者。用從春季到夏季的時間,平定所有的亂事,當地的各部落的頭目都對他以禮相待。一直到這時,武陵郡的叛亂才徹底清除。

  後來長沙益陽縣也被山賊所佔領,黃蓋又前去征討,順利地將山賊趕了出去。於是孫權便升他為偏將軍,在升任偏將軍不久後,黃蓋便病逝了。所以,黃蓋並不是在赤壁之戰後去世的,而是在擔任偏將軍之後,病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