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禮儀服裝***2***

  “零失誤”的背後是分析、奉獻以及默契

  北京奧運村從開村起的13天之內,共為204的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舉行了62場入村歡迎儀式,單日最多為51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舉行儀式達11場。全部入村儀式均組織有序、銜接順暢,所有國家和地區的旗幟升起也歌曲播放均準確無誤。

  在2006年奧運村最初籌備工作時,匈牙利籍專家拉茲羅就提醒北京的工作人員,必須準備一封以奧組委主席名義寫的道歉信。一旦入村儀式上升國旗或者奏國歌出了錯誤,就可以馬上平息。他稱在他所經歷的歷屆奧運會中,還沒有哪一屆能做到不出現類似的錯誤。

  對外聯絡團隊經過分析,總結出造成往屆奧運會歡迎儀式上錯誤的原因:1.參與歡迎儀式的業務口和工作人員眾多,各環節銜接難度大;2.歡迎儀式的日程變化較大,代表團常常臨時提出變更儀式時間,打亂原定安排。

  針對這兩個問題。北京奧組委與相關業務口制定了一整套歡迎儀式執行方案,明確各自職責,細化流程,還制定了各種應急方案。2008年7月初,奧運村團隊進行了大規模的綜合演練。對外聯絡團隊抓住這個機會,安排了五場歡迎儀式的演練,並不斷地改善,將各種應急措施加了進去,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在升旗儀式的準備中更辛苦,200餘首國***會***歌,長度從20秒到1分半時間不等,但是三軍儀仗總隊的小夥子們總是能將升旗的速度與國***會***歌演奏的時間把握得天衣無縫。為了保證做到這一點,他們每天都要先於其他工作人員到達升旗廣場練習,風雨無阻。

  歡迎儀式中涉及到的主要有對外聯絡團隊、文化活動和媒體工作團隊、安保團隊、村長辦公室、餐飲服務團隊、交通服務團隊、安保團隊、工程和物業保障團隊等部門的十多個業務口。歡迎儀式的執行計劃中明確了每一項工作的負責單位和責任人,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之下,各業務口也難免出現小摩擦,紅過臉,但是一旦儀式上出現問題,便再無人去指責,很快有人站出來解決問題。各個團隊經過這段時間的並肩戰鬥,無形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以及心有靈犀的默契。

  在歷屆奧運會中,只有北京奧運村在歡迎儀式上做到了——零失誤。

  每一個你能想起的北京奧運形象

  都經歷了千挑萬選、脫胎換骨

  北京奧運會的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將金石印章、中國字和奧運五環有機結合起來,巧妙地幻化成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充滿青春活力。會徽的徵集活動最初收到了1985份有效投稿,北京奧組委從中選出88件入圍作品。之後,奧組委邀請了4位世界頂級的奧運會景觀設計專家加入評審團隊,經過11人專家組的層層選拔,前十名的作品才評選出來。最終,專家們將目標鎖定在第1498號作品,也就是後來的“中國印·舞動的北京”。這個決定也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欣賞與終肯。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這一句口號,也彙集了眾多古漢語學專家、語言學家、文化界名人等各界人士的智慧。它完美地表達了中國“天人合一”“相容幷蓄”“世界大同”的願景,傳遞出人與自然、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和諧共融的美好願景。完美融合了奧運主題與中國特色。

  “福娃”從孕育到誕生,歷時整整8個月。

  “流動的祥雲”是北京奧運會核心圖形,其色彩跟隨北京奧運會色彩系統——中國紅、琉璃黃、國槐綠、青花藍、長城灰和玉脂白。將每一種色彩的核心圖形都以不同比例切割,共有12個比例,各比例均有4種圖形供選擇,而每一個圖形也有各種顏色相對應,以便用於各類旗幟、圍欄、網站、出版物等奧運形象景觀系統當中。“流動的祥雲”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北京的文化傳統、城市的形象和人文精神。

  莊重、大方而美麗的中國風禮儀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每一個賽場,都有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那就是時裝設計界奉獻出的頒獎禮服:五大系列、十六款具有鮮明文化特徵而又時尚典雅的頒獎禮服。五大系列分別是:“青花瓷”系列、“寶石藍”系列、“國槐綠”系列、“玉脂白”系列、“桃紅粉”系列。這些服飾用簡潔、大方、純粹的設計手法表達出了莊重而美麗的禮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