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歷史人物介紹

  鑿壁偷光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最終成為大學問家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鑿壁偷光的歷史人物,希望能幫到你。

  一、鑿壁偷光歷史故事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二、啟示

  鑿壁偷光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名。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我們要學習鑿壁借光的精神,而不能學習他的行為,他的行為本身是破壞公物。

  三、相關資訊

  中國古代有匡衡“鑿壁偷光”寒窗苦讀的故事為世傳頌。近日,菲律賓一名無家可歸的男童演繹了現代版的“鑿壁偷光”,在黑暗的街邊藉著麥當勞店內的燈光學習。一名路人偶然經過拍下照片上傳網路,照片隨即瘋傳。熱心網友還為其捐款成立了助學基金,可以一直資助他讀到大學。

  一名醫學專業學生喬伊斯·託雷弗蘭卡走在大街上看到了這個男孩在街邊學習,很受感動,就隨手拍下一張照片發到Face-book上。她在這張照片旁寫道:“我被這個男孩激勵了。作為學生,他是讓我去更勤奮學習的榜樣。我是幸運的,我的父母能夠將我送到學校去讀書。我不是很用功的人,但是這個男孩觸動了我。”沒想到,這張照片被成千上萬次轉發,感動全球無數網友。

  喬伊斯說,這張照片是她在宿務市拍到的,照片中的男孩告訴她,因為家裡沒有電,所以他在街上藉著路燈學習。她說:“我們其實並不需要很多外在的東西,而應該是有一顆勵志的決心,為自己想要獲得的事物努力。我希望這名男孩能夠激勵更多人。”

  照片中的主角是菲律賓9歲男童丹尼爾,他目前讀小學三年級。據英國《鏡報》報道,“沒桌椅,但沒關係,丹尼爾下定決心要學習”。他的家境貧困,幾年前,他的父親死在了監獄裡,他與母親和一名患病弟弟相依為命,曾跟母親沿街乞討。居住的房子早前也被大火燒燬,一家人被迫流浪街頭。然而,倔強的丹尼爾不願意放棄他對學業的追求,一張當桌子用的板凳、一支筆、幾張紙、麥當勞的燈光就是他逐夢所需的一切。

  如今,丹尼爾跟著媽媽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目前,他媽媽給一個食品攤老闆打工,晚上就睡在攤位上,四邊都沒有牆。媽媽克斯蒂娜說自己每天只能賺80比索***約合人民幣11元***,為了撫養孩子,還要在街頭售賣香菸和糖果。由於賺得少,她都沒錢給兒子吃午餐。

  

看過鑿壁偷光的歷史人物的人還看了:

1.著名歷史人物故事

2.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誰

3.關於鑿壁偷光的歷史典故

4.鑿壁偷光的主人公 鑿壁偷光的主人公及其典故

5.描寫歷史英雄人物的成語故事之鑿壁偷光***匡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