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風溼的藥方

  產後風溼怎麼辦?有部分媽媽反映,自己孕前並沒有風溼病,可是生完孩子後竟然得了風溼病,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風溼六合湯

  【處?a href='//' target='_blank'>健康憊?酒浸,炒***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酒灑蒸***各30克 防風 制蒼朮各21克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養血活血,祛風除溼。主治妊娠外感風溼,肢節煩疼,身熱頭痛,脈浮。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服。

  【摘錄】《醫壘元戎》

  少林風溼跌打膏

  【處方】生川烏16g 生草烏16g 烏藥16g 白及16g 白芷16g 白蘞16g 土鱉蟲16g 木瓜16g 三稜16g 莪術16g 當歸16g 赤芍16g 肉桂16g 大黃32g 連翹32g 血竭10g 乳香***炒***6g 沒藥***炒***6g 三七6g 兒茶6g 薄荷腦8g 水楊酸甲酯8g 冰片8g

  【性狀】為微紅色的片狀橡膠膏,布面具有小圓孔;氣芳香。

  【炮製】以上二十三味,除薄荷腦、水楊酸甲酯、冰片外,血蠍、乳香、沒藥、三七、兒茶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製成相對密度1.05的流浸膏,其餘生川烏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時,第三次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0***80℃***的稠膏。與上述流浸膏合併,待冷卻後加入薄荷腦、水楊酸甲酯、冰片,混勻,另加8.5~9.0倍重的由橡膠、松香等製成的基質,製成塗料,進行塗膏,切段,蓋襯,打孔,切成小塊,即得。

  【功能主治】散瘀活血,舒筋止痛,祛風散寒。用於跌打損傷,腰肢痠麻,腹內積聚,風溼痛。

  【用法用量】貼患處。

  【注意】孕婦慎用或遵醫囑。

  【規格】***1***5cm×7cm***2***8cm×9.5cm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摘錄】《中國藥典》

  風溼骨痛膠囊

  【處方】制川烏、制草烏、紅花、甘草、木瓜、烏梅、麻黃

  【性狀】為膠囊劑,內容物為黃褐色的粉末;味微苦、酸

  【炮製】上七味,取制川烏、制草烏、甘草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其餘紅花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狀,加入上述細粉,混勻,乾燥,粉碎成細粉,裝入膠囊,製成1000粒,即得。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用於寒溼痺所致的手足四肢腰脊疼痛;風溼性關節炎見以上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注意】本品含毒***,不可多服,孕婦忌服。

  【規格】每粒裝0.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產後風溼的誤區

  誤區之一 產後風溼必須在百日內治療。

  目前提倡母乳餵養,分娩後百日女性在哺乳期,服用內服藥後會進入血液,通過母乳餵給孩子。治療產後風溼的藥物一般都會有補氣補血或補陽補陰的中藥,同時會加用活血化瘀的藥,嬰兒的身體不一定需要這些物質,中醫講究陰陽平衡,孩子為“純陽之體”,可損其陽不可損其陰,產後風溼的病人多是陽虛,服用後不免對孩子會有影響。同時目前中藥成分不能定性,如果症狀不重,建議可以用常用中藥做藥膳***指同時可以當藥物又可以是食物的中藥服用***或使用外用藥治療。產後風溼可以在患者停止哺乳後治療,從臨床看不會有太大差別。

  誤區之二 產後風溼可以採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1、產後風溼多系感受風寒溼邪氣導致,中醫治療外感病的一種方法就是採用發汗的方法,驅除外邪。但前題首先是患者的體質較好,否則在使用發汗藥的同時加用補氣補血藥。產後風溼之所以會發生,其根本原因系患者正氣不足,氣血虧虛,再感受外邪導致,如果只是一味的發汗,會更加損傷陽氣。2 、有些患者使用大量的發汗藥,全身大汗,甚至不能停止,有的能把被子溼透,這樣更加不可取,很多患者大汗後關節不能活動,生活不能自理。中醫認為汗為陽氣所化,大汗後會亡陽,陽在外為守,會導致持續流汗不止。

  誤區之三 產後風溼一定要多穿衣服

  很多患者來就診時,穿很厚的衣服,即使是在夏天,這樣不可取。產後風溼的患者陰陽不相協調,容易出現自汗,如果過分的穿衣服,大量的出汗,會導致身體更加虛弱。因此建議患者適當的穿衣,只要不覺得冷就可以。同時帶上一件外衣,冷時穿上,運動和熱時脫去;最好帶上1-2條幹毛巾,如果出汗,把汗擦乾,因為人體在出汗的時候,毛孔是開發的,風寒溼邪會隨之進入,同時出汗後內衣會是溼的,用身體捂乾衣服會很冷,導致病情加重。

  誤區之四 產後風溼一定要臥床休息

  產後風溼的患者需要適當運動,提高體質。中醫裡有句話“久臥傷氣”。人體需要運動,加強新陳代謝,一般可以採取少量多次的運動方法,每次活動不要太長。同時運動方式不限,慢跑,快走等等都可以,一般運動後晚上正常睡眠第二天體能恢復80%為合適,如果比較疲勞,就減低運動量,反之增加運動量。

  誤區之五 產後風溼可以通過生第二胎治癒

  在民間常有這種說法,不排除有這種可能,從理論上說是不太可行,我遇到多數患者病情明顯加重,有一位患者特意懷孕5個月後引產,結果術前本來還可以生活自理,術後臥床不起3個月。在中醫上,患者之所以出現產後風溼,系患者自身體質虛弱,如果懷孕,孩子的先天之氣會不足,同時身體提供給一個人用尚且不足,再懷一個寶貝,豈不是雪上加霜!***可能有第二胎好轉的女性會有異議,醫學上腫瘤也會有自愈,但需要了解它的概率***

  誤區之六 產後風溼後發展成為類風溼關節炎

  目前類風溼關節炎從西醫的角度病因不清,同時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沒有證據支援此觀點。在臨床上看,就診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多無產後風溼的病史。

  誤區之七 症狀緩解後馬上停藥

  很大患者在症狀緩解或消失後馬上停藥,這是很多患者復發的原因,其實患者看到的只是表象,產後風溼很多是氣血不足,肝腎不足等,需要繼續服用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