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宣傳創意海報圖片

  七夕文化 農曆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日,七夕文化宣傳離不開海報宣傳,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會喜歡!

  


  乞巧節宣傳創意海報圖片



  七夕文化

  農曆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日,但到底緣何牛郎織女要在七月七日這天相會呢?

  我國傳統節慶源於農耕文明,並緊扣二十四節氣,加上數字在人們的觀念和心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正月到臘月,每個月均形成了數個節日。在這些節日中,人們尤其看重重疊數字節日,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九月九等。而七月七日為牛郎織女相會日,我以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牛郎織女傳說最早起源於星辰崇拜,是人們將牽牛星和織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產物。人們對星辰的命名,源於自己的生產生活實踐。星象對於人間的意義,主要是在於其授時功能,也標誌了節令的轉換和農耕時序,正如《堯典》所謂 “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古今中外都是這樣。而且,牽牛織女二星的命名顯然源於農耕文明時代的男耕和女織。從星象上說,七月處在夏秋之交,這時候的織女星最為璀璨奪目。牽牛星隔著銀河,與織女星遙遙相望,脈脈含情。

  其二,我國古人將初七定為“人日”。古人相信天人感應,人與氣候、節令關係極大。按董勳《問禮俗》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以陰晴佔豐耗。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 今一日不殺雞,二日不殺狗……七日不行刑,亦此義也。”劉臻妻陳氏《進見儀》曰:“七日上人勝於人。”後來人們逐步將初七這一天定為“人日”、“人勝節”、“人節”、“七元日”。到清代,人們也沿習此俗,據清顧祿《清嘉錄》記載:“俗以七日為人日,八日為穀日,九日為天日,十日為地日,人視此四日之陰晴,佔終歲之災祥。”“七”在華人看來是非常有意義的,是最吉祥的數字之一,也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天有北斗七星,地有七大洲;人的頭上有七竅,一嘴兩耳眼鼻孔;儒家認為人的感情有七種,喜怒哀懼愛惡欲;光有七色,赤橙黃綠青藍紫;樂有七音,宮商角徵羽變徵變宮;日常生活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人死後要做七,每隔七天要祭祀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文體——賦有七體,枚乘《七發》,張衡《七辯》,曹植《七啟》,左思《七諷》,王粲《七釋》,傅毅《七激》……足見“七”在人們心目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七月七日為兩個吉祥神祕的數字相遇,即人與人相逢,且在這一天,織女星和牽牛星最為耀眼,距離最近,那麼牛郎和織女七夕相會就成為必然的了。

  關於七夕文化。漢武帝非常迷信神仙之道,他修建的昆明池上應天象,象徵銀河,在河兩岸立兩顆巨石,象徵天上的牽牛星、織女星,把本來練兵用的昆明池變成了自己休閒娛樂的“天上人間”。天上的織女傳說來到人間,與民間的牛郎結合,逐步演繹為一個非常感人的愛情傳說。後來當地人們就把這兩尊石像供奉為“石婆”、“石爺”,與此相關的廟會活動就形成了,牛郎織女也就有了正月十七的結婚日和七月初七的相會日。長安斗門牛郎織女故事的傳承,已經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牛郎、織女已成為老百姓心中的神靈,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流傳至今。牛郎織女故事傳說從誕生之日起,向各個地區、各個民族流傳輻射,並同時形成了影響巨大的 “七夕節”、“乞巧節”、“女兒節”等節日。也流傳到了韓國、日本、越南以及東南亞地區,且在全球華人中也有著非常深廣的影響。隨著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不斷的豐富和完善,七夕中的乞巧和祈福活動也更為人們所看重,且傳播得非常迅速、廣泛,已經形成為內涵極其豐富的七夕文化。

  今天,我們如何深刻挖掘七夕文化的價值意義呢?歸納起來有兩點。

  首先,七夕文化中的牛郎織女神話傳說歌頌了忠貞不渝的婚愛觀,體現了人們對理想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它傳承發揚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體現的是一種強烈的責任心,不同於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愛情觀。在農耕社會中,家庭不但是一個基本的生產生活單元,而且是社會構成的細胞,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弘揚牛郎織女故事傳說倡導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堅貞愛情的婚姻愛情觀,在當前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談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婚愛觀,就不得不提大家最為熟悉的宋人秦觀的《鵲橋仙》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句話,既是對中華民族婚愛觀的一個概括,又對它產生了強大的推動作用。他不是單純地對牛女悲劇的同情,而是以一個新的視角,謳歌真摯、純潔、堅貞的愛情。在責任心的驅使下,雖遠隔萬里,長期分離,卻還能夠保持婚姻的穩定性、長久性,不僅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即使在現在這都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在這裡責任與愛情達到了統一。這恐怕也就是王寶釧能十八年寒窯苦守薛平貴的原因吧!從另一個視角看,這也是導致中國封建社會中婦女婚愛悲劇的重要原因。

  其次,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勇於創造,不斷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在歷史上起了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成為歷史發展的內在思想源泉。文化精神既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大多數人民所接受領會,又是一個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一個失去精神支撐的人如同一具殭屍,一個失去文化精神的民族就等於該民族的消失。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就是這種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乞巧活動的開展就是激勵人們追求聰明才智,不斷創新,自強不息,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年年創新,代代傳承,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是社會生產力的第一要素,故人的素質的提高,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乞巧活動恰恰就是為了提高人的素質而開展的。如果讓乞巧活動進一步適應現代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將會產生更大的積極作用。乞巧看重的是人們素質的提高,而祈福更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祈福從根本上講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諧、和平,它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實質。從某種意義上說,儒家文化精神的價值取向是中和,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精神的價值取向亦是中和,而民間文化追求和合圓滿的精神更是以上文化精神的根源。因此,和合是中國文化精神的精髓。從最近接觸的資料來看,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國民間在七夕祭活動中也非常看重祈福,祈求平安、幸福、和諧、和平。足見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動的開展對於當前構建和諧社會,落實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精神和促進世界和平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七夕與情人節。目前,有人提議將農曆七月七日確定為“中國的情人節”,媒體和商家也紛紛炒作所謂“中國的情人節”。我認為此提法不妥,容易造成概念和觀念上的混亂。

  我認為,情人節是西方的節日。我和樊列武先生曾撰文談到,它是在強權政治下,青年男女相愛慾舉行婚禮而不得,有牧師私下為其舉行婚禮,牧師被殺,人們為紀念他而確定的節日。而我國的七夕節,是因為牛郎織女夫妻美滿家庭被強權拆散,通過他們堅貞不渝的追求終獲相會而確定的節日,從文化內涵上講兩者有著根本的不同。七夕節是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已深深地植根於人們的精神生活中,現在提出將七夕節改為“中國的情人節”,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甚至荒唐的提法。無論是把“七夕節”改名叫“中國情人節”、“中國愛情節”還是“中國情侶節”,都流露出了我們對中國民族文化傳統自信的喪失,甚至是文化主權的喪失!而且,僅僅把七夕節定位成一個只與情感有關的節日,就未免把七夕節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曲解了。這種迎合西方文化的心態是非常可悲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