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周邊自駕遊

  瀘州,四川省地級市,古稱“江陽”,別稱酒城、江城。瀘州是長江上游重要港口,為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成渝經濟區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長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釀酒業是瀘州市重要的支柱產業。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瀘州老窖國寶窖池系明代萬曆年間所建,僅存四口,現位於瀘州市江陽區營溝頭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一車間內。該車間原為明代瀘州著名釀酒大師舒聚源糟房。是我國建造最早,儲存最好,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麴酒窖池。

  四口窖池規模相當,呈橫向排列於車間內,皆長3.8米,寬2.4米,深2.4米,均為鴛鴦窖,即每口窖池內為2個地坑,中間以池幹分開,糧糟發酵時,2個池坑作為一個窖池,以提高容量。窖池內的糟泥經數百年發酵,已產生了數千種有益微生物,不喝窖酒,但聞泥香,已有飄飄欲醉之感了。

  這4口明代老窖池,是中國現存建造最早、持續使用時間最長、儲存最好的酒窖池,也是唯一被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窖池,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1986年11月,窯池被瀘州市人民政府列為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4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瀘州老窖旅遊區是瀘州老窖巨資打造的名酒文化旅遊精品,以獨家擁有的“雙國寶”資源——物質文化遺產暨全國重點保護文物“1573國寶窖池群”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為旅遊線靈魂,是探索中國浩瀚酒史文化的旅遊勝地,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這裡,將展示瀘州老窖傳統酒業釀造基地1573國寶窖池群、獨特洞藏文化的天然儲酒洞純陽洞、科技含量突出的安寧工業園、川南民居風格的中國第一個白酒生產加工配套產業園中國白酒金三角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有榮獲多項世界吉尼斯之最的 “中國第一窖”、展示純手工釀製技藝生產現場的參觀長廊、79米長的瀘州老窖酒史浮雕圖、珍藏瀘酒文物的酒史陳列館、幾百年來沿用至今的釀酒水源龍泉井、品讀韻賞古風的“天下第一酒道場”等諸多特色景點;開發了品評原窖酒、現場灌裝68度國窖1573原窖酒、中華傳統酒道表演等豐富的旅遊專案,可供遊客遊憩、參與和觀賞;旅遊商品購物中心獨具地方和景區特色的高、中檔產品可滿足各界人士的消費需求。

  張壩桂圓林風景區位於四川瀘州城區東郊茜草街道內,是國家級AAAA級旅遊景區,離市區7千米。佔地1000餘畝,綿延十餘里,生長著15000多株百年以上老桂圓樹。這些老桂圓樹成林於19世紀末。桂圓林風景區有“三寶”:古樹、長江奇石、桃花水母。

  張壩桂圓林史於清初“湖廣填四川”時,由湖北張氏入川后栽培距今已有兩三百年曆史。是以龍眼為主的龍眼荔枝混交林帶,旅遊區現有百年以上桂圓樹15000多株,荔枝2000多株,楨楠樹1000多株。這片林帶象天然的綠色長廊,吸引了眾多海內外賓朋和國內外專家、學者、遊人來此旅遊、考察

  張壩桂圓林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張壩桂圓林帶被四川省政府列為“永久性綠色保護區“。遠望十里桂圓林長廊,為樹蔥籠,綠浪翻卷,滾滾長江奔流不息,氣勢磅礴,蔚為狀觀。張壩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張壩桂圓作為中國內陸桂圓種質基因庫,作為北迴歸線以上桂圓次適宜地帶最集中的具有上百年曆史的桂圓樹人工造林,其植物學價值一如動物學中的大熊貓,是生態環境旅遊和觀光農業最理想的場所。已被省政府列為“永久性綠色保護區”、全省74個旅遊區中唯一的生態旅遊和觀光農業旅遊區,是集生態、運動、養生、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休閒度假區。旅遊區自然風光旖旎,人文底蘊豐厚,現已形成桂水湖、龍吟溪、龍影長廊、樹王臺、張家大院等40多個景點,遊客在此可漫步棧道之上,留戀龍吟溪邊,與青山綠水為伍,觀長江之雄偉壯觀。

  美酒河景區位於古藺與貴州省仁懷市接壤處的赤水河南岸蜈蚣懸巖上,這裡風景優美,人文景觀別具一格。沿美酒河北岸,築有石刻長龍四條,每條長一百九十二米,共768米,既是公路護攔,又是石雕藝術,工藝精湛,形象生動。

  著名書法家邵華澤書寫的"美酒河"三個氣勢恢巨集的巨形大字,以其磅礴的氣勢鑲嵌在三百米高如刀削的懸巖陡壁上,面積約為6400平方米,是當今世界之最。

  美酒河從茅臺至二郎五十公里的赤水河兩岸,盛開著兩朵在酒林奇葩中分外耀眼奪目的鮮花,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國酒茅臺和中國名酒郎酒。茅臺至二郎,一衣帶水,產酒如泉,譽滿全國,香飄海外,每年產酒數萬噸,真是美酒如河,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堪稱全國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