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裡的寓言

  你知道寓言故事與童話結合是什麼樣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醫生與病人

  一個醫生給病人治病。病人最終還是死了,醫生對那些送葬的人們說:“如果病人生前戒了酒,洗了腸,就不至於喪命。”在場的另一個人回答說:“高明的大夫,事到如今,你說這些話,已是毫無用處的了,你應該在病人生前患病的時候,用這些話去勸告他。”

  這故事說明,當朋友處於困難的時候,應及時給與幫助,而不應該在事後去說一些毫無用處的空話。

  :貓和生病的雞

  貓聽說有隻雞生病了,便裝扮成醫生,帶著醫療用品前去看望。他站在雞窩前面,耐心地詢問雞哪裡不舒服。雞回答說:“很好,只要你離開這兒,我就不會死。”

  這故事說明,壞人即使裝出十分善良的樣子,聰明的人也會知道他們是口蜜腹劍的人。

  :駱駝和阿拉伯人

  一個阿拉伯的駱駝夫把貨滿載在駱駝背上後,問駱駝是喜歡上山還是喜歡下山。駱駝振振有詞地說:“你為什麼這樣問我?難道經過沙漠的平坦大道都關閉了嗎?”

  這是說,不瞭解事物的特性就不可能正確使用它。

  :行人與斧頭

  兩個人一起趕路。一個人拾到一把斧頭,另一個人對他說:“我們拾到了一把斧子。”那人說:“不能說‘我們拾到了’,而是‘我拾到了’。”過了一會兒,那丟斧頭的人追上了他們,斧子被要了回去。拾到斧子的人對同伴說:“我們完了。”另一個說:“你不要說‘我們完了’,而要說‘我完了’,因為在拾到那斧子時,並沒有將它作為我們共有的東西呀。”

  這故事說明,那些有福不願與人同享的人,有禍也沒人與他同擔。

  :公雞和珍珠

  一隻公雞在肥料堆裡翻掘扒找,它忽然發現一顆珍珠,它說道:“這東西有什麼用處?它無非是毫無價值的廢物!人們把它抬得這麼高豈不愚魯?在我看來,如果能找到大麥的顆粒,要使我高興得多,儘管它並不起眼,但是能夠吃飽下肚。”

  無知的人總是這樣判斷事情,凡是他們不理解的東西,他們都覺得無用。

  :東家和長工

  人們對於救命恩人,只在危難時萬分感激。一旦時過境遷,恩人反落不是。如若不是這樣,那倒是咄咄怪事。

  東家帶著長工去割草,回村時天色已遲。

  途中經過樹林,碰上了大熊一隻。東家剛剛一聲哎喲,已被大熊壓倒在地。大熊壓住東家,把他翻轉來,扭過去,待挑個好地方下口。眼看老頭兒一命休矣。

  “救命啊,斯捷潘,我的好人,”不幸的人在熊掌下哀呼。

  大力土長工掄起了大斧,奮力砍下了熊的半個頭顱。他又用鋒利的鋼叉,刺穿了那熊的肚。熊嚎叫著倒下了,頃刻間一命嗚呼。

  災禍過去了,東家霍地起身,他的叱罵聲突然響起,我們可憐的斯捷潘,被弄得呆若木雞。“你為什麼要罵我呢?請你說出個道理!”

  “為什麼?你這個笨驢,你還高興,那樣傻里傻氣!誰叫你胡戳亂捅,竟弄壞了我的熊皮!”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