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入則孝讀後感範文

  《弟子規》第一篇叫入則孝,意思是在家中要孝敬父母,做一個體貼又孝順的孩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弟子規入則孝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弟子規入則孝讀後感篇一

  這段話告訴我們:事情即使再小,我們也不能擅自主張,應該徵求父母的意見。如果凡事都任性妄為,就有損為人子女的品德。

  東西不管多麼小,我們都不能私自據為己有。如果私自據為己有,這種偷竊行為會讓我們的父母感到羞恥和傷心。

  這段《入則孝》,使我懂得了:在沒有人看到的時候,內心也要存善,絕對不可以隨心所欲。對自己要能有所節制,同時也要懂得尊重別人;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凡是沒有經過別人同意的事情,不可以擅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凡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首先要徵得別人的同意,之後才可以拿。如果沒有經過同意,就私自把東西藏起來,就等同於是偷盜行為,這是有損自己品德的,千萬不可做。

  弟子規入則孝讀後感篇二

  《弟子規》第一篇叫入則孝,意思是在家中要孝敬父母,做一個體貼又孝順的孩子。

  父母叫我們的時候,要立刻答應;讓我們做事的時候,要馬上去做;父母的教誨,要恭敬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接受;冬天,我們要讓父母溫暖;夏天,我們要讓父母涼爽。做什麼事都要經過父母的允許,不能擅自去做;什麼東西都不要私藏,以免父母生氣。父母有過失,一定要竭力去改正,改正時要和顏悅色。父母去世要按禮法去辦,祭祀要處於誠心。

  我們不管什麼時候都要孝敬父母,這樣才是一個好孩子!

  弟子規入則孝讀後感篇三

  讀了《弟子規》我懂得了父母叫時要立即迴應不能慢慢騰騰,父母要我們做事是不能託辭拒絕,認真聽父母的教訓,改正錯誤。也懂得了不要因為錯雖小就故意去犯,不要因為東西不值錢就隨便拿走,那會讓父母傷心難過,是不孝,以父母的喜好而喜好,父母不喜歡的儘量不做,更不能做有違道德的事,讓父母蒙羞、我知道了從現在開始熱 愛 生活,最 愛 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後才是自己,而這種愛才應該是理性而又深穩的愛, ,我想,付之行動,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

  做人的最根本是從一個孝字開始的,懂得了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才會知道回饋,報答我一定好好學習,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弟子規入則孝讀後感篇四

  今天,再次認真閱讀了《弟子規》中的“入則孝”一章,讓我更加明白了做人的基本原則。每天裡,爸爸辛勤地工作、拼命地掙錢;媽媽接我上學放學、洗衣做飯忙個不停。學校離家約十里地,一天四個來回,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寒來暑往,我從未遲到過,而是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幫同學開門、收發作業。父母如此的辛苦操勞就是為了我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有一個紮實的學習基礎。我七歲了,在爺爺眼裡,我已經是一個懂事的大孩子了,所以我要理解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

  我一定努力學習,好好的孝敬二老,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以此慰藉我那顆感恩的心。我一定認真聆聽你們的教誨,改正自己的不足、知難而進,做一個你們引以為榮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