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茶道茶具介紹

  我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茶壺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裡往外傾水;現代說到茶壺,泛指宜興紫砂壺。準確的說是指泡茶的壺,從材質分為紫砂壺、瓷壺、玻璃壺、鐵壺等。

  品飲杯***茶盞、茶碗***

  直接用於品茶喝茶的杯子,一般沒有把也沒有蓋。聞香杯也屬於品飲杯,是專門用於聞香的杯子。

  茶具的分類及作用介紹

  茶盤

  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

  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狀可方可圓或作扇形;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夾層,夾層用以盛廢水,可以是抽屜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單層以一根塑料管連線,排出盤面廢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

  選材比較廣泛,以竹製茶盤最為清雅相宜。還有木頭的茶盤,有綠檀、黑檀、雞翅木茶盤等;也有紫砂的、陶瓷的。

  茶道

  指茶道六君子,含茶夾、茶勺、茶撥、茶漏、茶針、茶瓶。

  茶夾,取放和清洗品杯用的。茶勺,取茶葉用的。茶撥,用於將茶荷中的茶葉撥入茶壺中。茶漏,置放在壺口,防止茶葉灑在桌上。茶針,過去做的紫砂壺大部分是獨空壺,沒有球孔或網孔,所以需用茶針去通暢壺嘴。茶瓶,置放茶夾、茶勺、茶撥、茶漏、茶針的瓶子。

  茶具的分類及作用介紹

  茗爐

  燒水的器具,現代泡茶都用電能燒水,有隨手泡、電瓷爐、紅外爐。

  蓋碗

  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茶具。

  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

  蓋杯

  蓋杯有蓋子和把。有兩件杯、三件杯、四件杯、保溫杯。從材質上說有瓷、陶***紫砂***、玻璃、塑料、不鏽鋼等。

  雜件

  為表演茶藝常用、生活中少用的茶器。正常喝茶用的少、但必需要備上的茶器。比如:公道杯、茶巾、網架、漏斗、茶寵、茶托、茶洗、茶葉罐、香爐、茶荷、養壺筆、普洱刀、養壺袋、壺託等等。

  專業茶道茶具使用的方法

  1.蓋碗的使用方法: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2.茶挾的使用方法: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3.茶針的使用方法: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4.茶杯的使用方法: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順暢。

  5.茶盤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6.茶船的使用方法: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裡塞入茶葉,衝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位的茶水、保溫。

  7.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自動電爐。

  8.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9.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10.茶葉罐的使用方法: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及陶瓷。

  11.茶則的使用方法: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12.茶海的使用方法: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