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怎麼分割槽和調整

  硬碟分割槽總是個梗。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整理收集了硬碟分割槽和調整方法大全,供你學習閱覽,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硬碟分割槽和調整方法

  一、分割槽的基本知識

  1.主分割槽、擴充套件分割槽、邏輯分割槽

  一個硬碟的主分割槽也就是包含作業系統啟動所必需的檔案和資料的硬碟分割槽,要在硬碟上安裝作業系統,則該硬碟必須得有一個主分割槽。

  擴充套件分割槽也就是除主分割槽外的分割槽,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再將它劃分為若干個邏輯分割槽才行。邏輯分割槽也就是我們平常在作業系統中所看到的D、E、F等盤。

  2.分割槽格式

  “格式化就相當於在白紙上打上格子”,而這分割槽格式就如同這“格子”的樣式,不同的作業系統打“格子”的方式是不一樣的,目前Windows所用的分割槽格式主要有FAT16、FAT32、NTFS,其中幾乎所有的作業系統都支援FAT16。但採用FAT16分割槽格式的硬碟實際利用效率低,因此如今該分割槽格式已經很少用了。

  FAT32採用32位的檔案分配表,使其對磁碟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強,它是目前使用得最多的分割槽格式,Win98/Me/2000/XP都支援它。一般情況下,在分割槽時,阿King建議大家最好將分割槽都設定為FAT32的格式,這樣可以獲得最大的相容性。

  NTFS的優點是安全性和穩定性極其出色。不過除了WinNT/2000/XP外,其它的作業系統都不能識別該分割槽格式,因此在DOS、Win9X中是看不到採用該格式的分割槽的。

  3.分割槽原則

  不管使用哪種分割槽軟體,我們在給新硬碟上建立分割槽時都要遵循以下的順序:建立主分割槽→建立擴充套件分割槽→建立邏輯分割槽→啟用主分割槽→格式化所有分割槽***圖1***。

  二、用Fdisk進行分割槽

  最簡單的分割槽軟體非“Windows 啟動軟盤”中的“Fdisk”莫屬。

  阿King提醒:Win98啟動盤中所附帶的Fdisk版本比較老,無法識別64GB以上容量的大硬碟。具備上網條件的使用者,也可以到微軟的網站上下載Win98啟動盤的修正程式***

  1.進入DOS並執行Fdisk

  通過Win98啟動盤進入DOS狀態下,在A碟符下輸入“Fdisk”後回車。出現一些英文說明,並要求使用者做出選擇。

  此對話方塊的大致意思是問你“是否啟用FAT32支援”,鍵入“Y”並回車後,便進入了Fdisk的主介面***圖2***。

  主介面上共有四個選項,其中文意思分別是:①建立DOS主分割槽或邏輯DOS分割槽;②設定活動分割槽;③刪除DOS主分割槽或邏輯DOS分割槽;④顯示分割槽資訊;如果系統中安裝有多塊硬碟,系統還會出現第5選項“Change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切換硬碟***。

  2.建立主分割槽

  在Fdisk主介面的“Enter choice:”處鍵入“1”後回車,進入分割槽功能介面***圖3***。

  分割槽功能介面也有三個選項,分別是:①建立主分割槽;②建立擴充套件分割槽;③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上建立邏輯分割槽。

  在“Enter choice:”處鍵入“1”後回車,此時程式掃描硬碟,完成後詢問“是否將最大的可用空間***整個硬碟***作為主分割槽”。

  注意:除非你想將整個硬碟作為一個分割槽,否則此時絕對不能選擇“Y”,輸入“N”後回車。程式再次掃描硬碟,完成後要求輸入主分割槽的大小***圖4***。

  按照自己的分割槽方案,在這裡輸入相應的數字後回車***單位是MB,例如想建立一個2GB的分割槽,就輸入2048,即將數值乘以1024即可***。然後螢幕提示主分割槽已建立,並顯示主分割槽容量和所佔硬碟全部容量的比例,此時按“Esc”返回Fdisk的主介面。

  3.建立擴充套件分割槽

  在Fdisk主介面中繼續選擇第一項進入分割槽功能介面,然後再選擇第二項建立擴充套件分割槽。程式掃描完硬碟後會顯示當前硬碟可建為擴充套件分割槽的全部容量。直接回車後將所有的剩餘空間建立為擴充套件分割槽。

  4.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上建立邏輯分割槽

  擴充套件分割槽建立完畢後,按照程式提示“按Esc鍵繼續”,此時程式並不會真正退出,而是立刻掃描擴充套件分割槽,最後列出擴充套件分割槽的可用空間,並要求輸入邏輯分割槽的大小***圖5***。

  阿King提醒:通過上面幾步的操作,已經分好了主分割槽,現在所做的“在擴充套件分割槽上建立邏輯分割槽”就是建立 D、E、F、G、H等分割槽。

  根據自己的分割槽方案,輸入D盤的容量後回車,系統會自動為該區分配邏輯碟符“D”。因為擴充套件分割槽還沒有分完,程式還會出現如上圖所示的畫面,要求使用者輸入下一個邏輯分割槽的大小。使用者只要依次按照方案輸入邏輯分割槽的大小即可,系統會自動給它們分配碟符。擴充套件分割槽分完後,系統會顯示所有邏輯分割槽的數量和容量,並提示按“Esc”返回。

  5.啟用主分割槽

  當硬碟上同時建有主分割槽和擴充套件分割槽時,必須將主分割槽啟用,否則硬碟就會無法引導系統。返回Fdisk主功能介面,選擇“2”***Set active partition***,此時螢幕將顯示主硬碟上所有分割槽供使用者進行選擇。當前硬碟上只有主分割槽“1”和擴充套件分割槽“2”,在對話方塊中鍵入“1”後按回車退回到Fdisk主介面。至此,新硬碟的分割槽工作結束,按兩次“Esc”鍵退出Fdisk,然後重新啟動電腦。

  6.格式化分割槽

  按照前面所講的方法利用Win98啟動盤再次進入DOS狀態,在A碟符下輸入“Format C:”並回車,系統提示此舉將刪除C盤上的所有資料。鍵入“Y”後回車確認,此時程式開始對C盤進行格式化,完成後,程式提示是否給C盤分配卷標。回車確認,程式會自動給C盤添加捲標,至此,C盤格式化工作完成,該盤就能儲存資料了。以此類推,格式化D、E等盤。現在你就可以在硬碟上安裝作業系統了。

  三、用“魔法師”調整分割槽

  俗話說有分必有合,如果分得不合適,想重新改變分割槽的大小***俗稱“無損動態分割槽”***,怎麼辦呢?對於這個問題,最有資格說話的就是《分割槽魔法師》***Partition Magic,下簡稱PQ***,下面以PQ 8.0 DOS版為例來講解。

  C盤是最容易出現容量危機的分割槽,下面就以增大C盤容量為例:想增大C盤的容量,自然得縮小其它分割槽的容量。假設現在D盤有1GB的剩餘空間,E盤有3GB的剩餘空間,現在欲將這兩個分割槽中的4GB空間給C盤,那麼用PQ 8.0 DOS版進行操作時,首先得將E盤的剩餘空間給D盤,然後再由D盤分給C盤。

  具體操作如下:進入PQ主介面後,右鍵單擊E盤,選擇右鍵選單中的“Resize/Move***”***改變/移動******圖6***。

  進入“Resize/Move Partition”***改變/移動空間***視窗後,在“Free Space Before”***調整前剩餘空間***欄中輸入需要讓E盤騰出來的空間,該值小於或等於E盤的最大剩餘空間值***圖7***。

  輸入需要騰出的空間容量值之後,點選“OK”按鈕即返回主介面,此時會發現D、E之間多了一個“空白區”,這就是E盤給D盤的“禮物”了。

  右鍵點選“D盤”,選擇“Resize/Move”。進入D盤的“Resize/Move Partition”視窗後,首先將“Free Space After”處的數字由原來的XXX***也就是E盤的“Free Space Before”值***修改為“0”,這樣就算將E盤的“禮物”收下來了。然後在“Free Space Before”欄中輸入讓D盤騰出來的空間值。最後點選“OK”鍵確認***圖8***。

  現在C、D之間有一個比較大的“空白區”了,這就是最終騰給C盤的空間了。右鍵點選C盤,選擇“Resize/Move”,然後在C盤的“Resize/Move Partition”視窗中將“Free Space After”處的數字設定為“0”,儲存設定後,D、E給C的禮物就全收下了。點選主介面右下角的“Apply”按鈕並確認後,PQ便開始了正式調整。

  阿King提示:雖然PQ能夠無損調整分割槽容量、格式,但為了資料的安全,最好能夠在操作前進行重要資料的備份,至少得在操作前對硬碟進行磁碟掃描及磁碟碎片整理工作,以免造成資料丟失;在使用PQ時,不要非正常退出系統或突然關機,否則很容易造成分割槽中的資料丟失,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硬碟的物理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