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孝順父母的短文章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孝敬父母,難道不是我們應該盡到的責任和義務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做孝順的子女

  作者:包成海

  我在網上看到一條猶太人諺語,說的是:“父親給兒子東西的時候,兒子笑了;兒子給父親東西的時候,父親哭了。”這令我很有感觸,因為當年我給父親東西的時候,還沒有想到父親的感受,看到這條諺語,聯想到女兒、女婿給我東西的時候,我的心情也很激動,使我深刻體會到我給父親東西的時候,父親的心情會是多麼的激動。

  看到這條猶太人諺語,我才明白我父親臨終前為什麼念念不忘我的名字。我17歲上班時,我的哥哥、姐姐都下鄉了,家裡生活挺困難的,我把我的全部收入月月都如數交給了我的父親,在我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父親雖然沒有說什麼,現在想起來,父親一定對我特別滿意。

  我深知,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就是讓我用我的生命去換回父母的生命,我都義不容辭,因此把我的一切收入都給了父母也難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結婚成家後,雖然不能把我的收入全給父母了,但是我還是每月給父母一些錢,後來經常給父母買東西。剛懂事的我女兒每當去她爺爺奶奶家總是讓她媽多拿好東西。

  如今,我的女兒女婿經常給我們夫妻買吃的、穿的,逢年過節或我們過生日,還總是帶我們去飯店,對我們很孝順。雖然我們做父母的啥都不缺,但是女兒、女婿的那份孝心,令我們很感動,一家人其樂融融。

  俗話說:“老貓房上睡,一輩傳一輩。”父母當年是孝順的子女,他們的子女才會孝順他們。因此我對不孝順的子女恨不起來,我恨的是子女不孝順的父母,是他們自作自受,如果他們當年孝順自己的父母,他們的子女就不會不孝順他們,這正是惡有惡報的結果。

  一切事情都是有前因後果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子女的影響是最大的。我的父母孝順我的爺爺奶奶,我們孝順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女兒女婿孝順我們,將來我們的外孫子也一定會孝順他的父母,這也正是善有善報的結果。

  關於2:孝敬父母不能等

  李龍

  ①孝敬,多講的是長輩,再細之,多講的是孝敬父母***報得三春暉***。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扶養長大,單是這一點我們就必須要孝敬父母。“臨行密密縫”,父母做任何事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子女,而子女犯下的錯,父母都會心甘情願的還。如今生活的種種壓力,使得部分兒女忙碌工作中,抽不出時間,等到想孝敬父母時,卻為時已晚。加上部分子女已成家立業,他們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下一代身上,久而久之,便很少或無暇顧及父母。同時,古代部分有關孝順的傳統思想被摒棄;也不排除子女缺乏責任感、道德觀,不贍養父母。

  ②2015年1月,網上熱傳“用公式算算親情賬,結果真殘酷!”的帖子。該帖子作者為了事業在外打拼多年,每年春節才回家一趟,每次回去 頂多呆10天。這10天,還多半走親訪友,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很少。同時,他還算了一筆親情賬,母親現在60歲,如果能活到95歲,陪在她身邊的時間也不過是350天,還不到一 年。

  ③算過這一筆賬後,帖子作者突然意識到,孝敬父母不能等。因此,他決定租一間房,把 父母接到身邊,儘量做到親情與事業“兩手兼得”。這道“親情計算題”在網上引起廣大網友 關注,“你還能陪父母多久”戳中不少人的淚點。

  ④孝是人類文明的DNA。孝是社會和諧的基石。“種田得谷、敬老得福”。“子女孝、父母安”。孝貴在行動,行孝不能等。2013年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 法》第十八條規定“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 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問候老年人。”法律規定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屬於違法,其實回家看望父母並不需要法律的約束,那是子女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其實你只要用公式算算這筆親情賬,你就知道,陪伴父母是你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

  ⑤ 人生在世,長於世,源於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教給我們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辛勤養育之恩,終生難以回報。何以回報?只有父母老了多多陪伴、照顧為報。期待更多的子女以葉久橋等“孝親敬老之星”為榜樣,多算親情賬、少算經濟賬,努力讓父母安度晚年、頤養天年。

  ⑥ 《感動千萬人的漫畫》中寫道:“請你緊緊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地走……”惟願你我牢記父母之恩澤,心中永駐孝德文化。

  關於3:有時間,做一個孝順的兒女

  作者:菩提樹下的沉思

  我們都知道,人一生出來,與我們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孕育優秀的下一代。

  家庭就好比一棵大樹,老人是根,孩子是枝葉與果實,只有根深才能葉茂。所以,滋潤的根本就是愛老、尊老、敬老。仁者愛人,而後人恆愛之。孝,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之根本,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之美德。

  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事不是因為你太忙沒時間去做,而是因為你沒把它當作你最重要的事。如果你把它當作你最重要的事了,你再忙也會有時間去做。孝順父母何嘗不是如此?有些人總藉口太忙了,把孝順父母的事一拖再拖,他們根本沒把孝順父母當作人生最重要的事。等想要孝順父母的時候,父母卻已離他們而去。其實,孝順父母並不是讓我們天天守在他們身邊,有時候只需我們抽一點點時間問候一下,關心一下,溫暖一下就足以。

  有時間,常給父母打一個電話,一聲問候,足以溫暖父母的心。如果父母身體很好,我們可以兩三天或每週打一個電話。如若父母身體不太好,最好每天打一個電話。如今,通訊如此方便,打電話是輕而易舉的事,花不了多少時間。人老了,什麼意外都可能發生。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監護人,對我們百般呵護,如今父母老了,我們應盡心盡力做好他們的監護人。

  有時間,陪父母逛一次街或做一次短途旅行。節假日,我們少睡幾天懶覺,少和朋友喝幾場酒,少打幾圈麻將,少上幾天網,靜下心來,去陪陪父母。如果父母身體允許,我們可以陪他們做一次短途旅行,或陪他們逛一次街,放鬆一下心情。想想,在我們小時候,父母帶著我們逛過公園,逛過商場,度過一個又一個快樂的假期。如今,父母年老了,作為成家立業的兒女,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又陪他們度過幾個節日?逛過幾次街?

  有時間,不時為父母買一件新衣服。我們小時候,都是他們給我們買衣服,如今我們長大了,有能力了,理應回報他們。給父母買衣服,最重要的不是價錢有多貴,合身就可以。你買的衣服合他們身,他們就會感覺你對他們體貼;若你買的衣服不僅合身,而且款式流行,他們更會滿心歡喜,因為誰不想把青春留住?每當他們穿上你給他們買的新衣服時,總會向人炫耀說這是孩子買的,心情激動難以言表。

  有時間,問候父母每一個節日。一年節日很多,不一定每個節日都要陪父母過。重要節日如;中秋、春節或父母生日、結婚紀念日等,儘可能回去陪他們過。其他節日可以打個電話,給他們一個問候,一樣會讓他們欣慰。尤其是自己生日,最好能給父母打個電話,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你們給了我生命,並把我養大成人。

  有時間,和父母進行一次零距離交流。坐下來陪父母聊聊天,說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說說孩子學習和進步,說說外面的新鮮事,也聽聽父母的嘮叨,和父母照一張合影,讓父母好好看看自己,自己也好好看看父母。幫父母泡一次腳、洗一次頭,給父母一個深情擁抱,並親口對父母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人這一生,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純粹、最深厚的愛。我們應該感謝父母給與自己的生命,讓自己來到人世間走一回,經歷人間的悲歡離合,品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感謝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撫養成人,感謝父母對自己呵護有加,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奉獻,感謝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