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傷感愛情文章精選

  有些人一直沒機會見面,等有機會了,卻又遲疑了。有些事一直沒機會做,等有機會了,卻不想再做了。------ 有些話埋藏在心中好久,沒機遇說,等有時機說的時候,卻說不出口了。有些愛一直沒機會愛,等有機會了,已經不愛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因為愛過

  曾經,他和她是一對戀人。

  因為愛過  曾經,他們非常相愛,在最好的年華里,他們是彼此的惟一,發誓要永遠和對方在一起。將愛情進行到底。

  可是,如同最好的一場演出,由於中途出了意外,他們散了場。他說。算了吧,我們分開吧。

  她不肯。死纏爛打,讓他賠她的青春。7年啊,從青澀少年到現在,怎麼可能說完就完?她跑到他的單位去找他,砸他的玻璃砸他的車。他更不愛她了。覺得這個女人有點變態,他說,不要再折磨愛情了。

  她偏不死心。先是自殺。幸虧被人發現。後來她又想,不如刺殺了他吧。他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我負了你,你就來殺掉我。

  她買了一把匕首。很亮的刀片。她看著刀。想象著殺了他的樣子,忽然覺得心酸,真的捨得下手嗎?

  那些天,她一直在掙扎。甚至。她的工作都沒有做好。

  她是大夫,每天值夜班,有時神思恍惚。有一次,她居然給病人發錯了藥,差點出了醫療事故。

  幾個月後,她和他遇上了。這是一次誰也沒有想到的相遇,誰也沒有想到她真要對他動刀。

  是一次闌尾炎手術,他半夜被人送來,正好她在值班。

  他痛苦地閉著眼。她一陣陣心疼。她曾經對他說過,如果有一天你病了。我給你做手術,我的手肯定會發抖。因為我會痛著你的痛。

  沒想到,這句話成了現實。他看著她,幾乎有點懇求地說。我很疼,希望你能幫助我。

  她以為自己恨透了他,總以為她會痛下殺手,沒想到在他痛的時候她也會跟著疼,並且,她著急地指揮著,把他推進了手術室。

  是她親自給他做的手術,她的手開始時一直在顫抖,麻醉之後,她鎮定了下來,她想起了自己首先是個大夫,然後才是他從前的戀人。

  手術很成功,她下了手術檯之後發現衣服全溼了。出了手術室。她連頭都沒有回,走出手術室的一剎那她就淚流滿面了。

  原來,曾經愛過就是彼此的慈悲。她以為恨就會永遠地恨。她以為不愛了就恨不得對方什麼都不好,甚至,如果有機會報復他就一定不會放過。但是,她沒有想到,當他真的軟弱無助時,當他需要她幫助時,她還是挺身而出了,並且。以自己一顆慈悲的心對待曾經的愛情。

  他們在戀愛時談論過一對明星,那對明星在分手之後反目為仇相互攻擊。結果兩敗俱傷。

  她問過他,我們分手後會傷害彼此嗎?他答,我不會。

  她以為自己會,原來。她也不會。

  ***文/雪小禪***

  關於2:放開手的愛

  男人已三十了,還沒結婚。不是他條件不好長的不帥,而是一直沒有找到一個讓他心動讓他愛戀的女人。

  一日,男人去一家雜誌社辦事兒。在他等待主編的片刻,看到鄰桌坐著一個看書的女孩兒。暖暖的陽光灑了她一身,側著光他看到了她微微飄動的有些發黃的髮梢,和她那張美麗極致的臉。那一刻,他明顯感到自己的心劇烈地跳了又跳。他被女孩兒身上那股淡雅的氣質和濃厚的書香氣吸引住了。

  和主編談完事情要回去時,他紅著臉要了那個女孩兒的電話號碼。沒多久他們就認識了,然後就慢慢熟悉了,之後就戀愛了。男人很幸福地想:上天真是眷戀我,賜予我這麼一個溫柔美麗的女孩兒。女孩兒也想,我真幸福呀,在茫茫人海中能有這麼一個優秀的男人來愛我,但願他愛我能象我愛他那樣亙古不變。

  兩年後他們結婚了。婚後他們還象戀愛時那樣手牽著手去看海去踏浪去看日出,也常常在月光下相互依偎著說著悄悄話。所有認識他們的人都說,真是幸福的一對兒。男人和女人也常常陶醉在彼此體貼入微而又浪漫的愛戀中。

  也許他們的幸福讓上天嫉恨了。一天,男人開車將妻子送到單位後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到手腳麻木,一點力氣也使不出來。迎面馳來一輛卡車,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才勉強錯開。

  男人將車停放在路邊,大汗淋漓。休息了好大一會兒,手腳才慢慢的恢復了知覺。

  之後的一段日子裡,他常常這樣,發作越來越頻繁了。他瞞著妻子和同事來到醫院,診斷結果讓他震驚。醫生說他得可能得了一種叫重症肌無力的病。他目瞪口呆,感到眼前一片黑暗。他知道那是一種絕症,小時候他的鄰居得了這樣一種病,傾家蕩產跑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沒能治好。他在醫院的走廊裡呆呆地坐了兩個小時,直到妻子打電話找他,才意識到應該回家了。

  他是個堅強的人,回到家後,鎮靜地對妻子說,我要出差了,明天就走。妻子知道他工作忙,在天上飛來飛去,一個月在家呆不了幾天。她習慣了。於是她溫柔細心地為他收拾好了一切。

  晚上,男人摟著睡在肩膀上的妻子,深情地問她:“你知道女人最大的痛苦是什麼嗎?”“和所愛的人分開。”他聽後心酸不已,又問:“那女人最大的幸福是什麼呢?”“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快樂地生活。就象是這樣躲在他懷裡,天天枕著他的肩膀入睡。”男人聽後,淚水悄無聲息地流了出來。

  過了一會兒,他又平靜地問:“你知道一個男人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痛苦是什麼嗎?”女人搖搖頭,說不知道。男人慢慢地說“除了為國為民外,男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讓自己所愛的人幸福;最大的痛苦則是為了自己心愛人的幸福,不得不痛苦地離開她。”女人很迷惑,說我不知道什麼是男人的幸福和痛苦,我只知道我愛你,我要你永遠永遠的愛我和我在一起。男人嘆息一聲說,愛一個人並不一定非要和她生活在一起。有時放開手,離開她更是一種愛。

  第二天,男人吻別了妻子,上了飛機。從舷窗上看到妻子還站在風中向自己揮手,淚水便譁然而下。

  一個月後,男人回來了,還領回一個漂亮端莊的女人。妻子一怔,說是你同事吧。男人望著她的驚慌的眼睛說,不是,是我的情人。妻子臉色蒼白,眼裡噙滿了淚水。男人心軟了,想說不是,不是,但又忍住了。只冷漠地說,我們離婚吧。

  女人收拾了些衣服,離開了家。臨出門時,她拿出一瓶新買的胃藥,說,你有胃病,自己要想著吃藥。男人忍著內心的傷痛,將臉扭向了別處。女人哭著說,想不到一個月前還口口聲聲地說愛我的男人,現在竟然變得這麼冷酷無情了。

  在女人摔門而去的時候,男人淚水滾滾而落,繼而放聲大哭。那個漂亮的女人遞給他一個毛巾,說:“追上她,向她說明白,現在還來得及。”男人搖搖頭。

  三個月後,男人費力地在離婚協議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時,他的病變得異常嚴重,每日都依賴藥物維持。每次發作都讓他痛不欲生。那個一直給他治病的漂亮女人勸他,這是何苦呢,瞞著自己的妻子,躲藏在這兒忍受著精神和肉體的痛苦。男人說:“與其她變賣所有的財產來徒勞地挽救我的性命,還不如讓我在這兒靜靜地離去;與其她傾盡一生的深情來回憶肯定要離去的我,還不如讓她早早斷了這份痴情繼續未來的生活。”

  男人蜷縮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著,喃喃地叫著妻子的名字。那個漂亮的女醫生問男人還有什麼心願時,他說他很想見妻子一面。女醫生讓人去找他妻子時,她已離開了這個城市,去了一個誰也不知道的地方。

  十年之後,女人又找到了一個愛自己和自己愛的男人,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她利用出差的機會又回到了這個讓她銘心刻骨愛恨交織的城市。這次她要弄清楚當年她的丈夫為何能在一個月之內移情別戀殘酷地離開她。這個疑問她也問了自己好多年。

  她找到那個已不太漂亮但仍舊端莊的女醫生。女醫生沒有吭聲,將她帶到一個芳草悽悽的墓地,指著一個墓碑說,他現在在這裡。女醫生告訴女人說,我只是這個醫院的一個醫生,負責治療你丈夫的病情。你丈夫在住院之前已明白他的病是不治之症,所以他不願為了給他治病而拖累你。更不願你因為懷念他而耽誤你今後的生活。所以在他的哀求下我做了你們家庭的“第三者”。

  女人望著墓碑,淚水漱漱而下。她現在才明白,男人為何說:愛一個人並不一定非要和她生活在一起。有時放開手,離開她更是一種愛。

  關於3:這個世界,只有她短暫而真心地溫暖過他

  那樣的相遇,註定是一場於死神面前的愛情舞蹈。

  遇到那個男人時,他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病痛的折磨使這個39歲,正值壯年,身高1.82米的大男人只剩下了不足55公斤,他天天咯血,並且,對未來絕望,拒絕治療。

  然而,她依舊愛了,傾心掏肺。

  許多時候,愛上一個人,就必須承受他命運的碎片。雖然她想要的,不過是一份可以握在手裡的溫暖,然而,殘酷的現實卻讓她的苦難終是無法觸底,她賭上了一生最真的痴心,換來的卻是一段真摯狂熱卻極為短暫的幸福時光。

  11個月,是那場愛情的所有時長,是那個男人留在世上的最後的光陰。

  她叫多拉.迪阿曼特,是個猶太姑娘,有著一雙纖細的手,一頭烏黑的長髮,一顆善良的心。她勇敢堅毅、心思細密,溫柔而又多情。

  年輕的多拉原本出生在一個富足、極富名望的猶太家庭裡,如果不是個性使然,她將像她的姐妹們一樣,由父母包辦一場門當戶對的婚姻,然後,在鍋碗瓢盆的平淡中,日復一日地翻版昨天的一切。然而倔犟的多拉不喜歡父母保守教條的生活方式,她不想在一個自己並不愛的男人身邊度過自己的一生,不想將自己一生的幸福拱手交給父母去安排,她毅然離家出走,渴望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與生活。

  離家出走的多拉最初在柏林的一個猶太人孤兒院當裁縫,後來到一個海邊的度假村裡做廚房裡的幫傭。

  許多時候,命運總是喜歡隨心所欲地伸出手來,將悲劇的種子埋下,然後,悄悄地閃在一邊,一臉諂笑地等待其開花結果。

  19歲,多拉遇到了她的愛情,卡夫卡.法蘭茲,一個被喻為20世紀的天才思想家和文學大師的猶太裔捷克人。

  那樣的一場相遇,想來有著幾分戲劇的味道。

  那一年,卡夫卡和他的妹妹以及妹妹的兩個孩子到波羅的海度假,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發現了一個來自柏林的猶太人度假村。

  一天,卡夫卡路過度假村的廚房,看到一位姑娘正在殺魚,卡夫卡不由感嘆道:“多麼纖細的一雙手啊,可乾的活兒又是多麼殘忍啊!”

  那個殺魚的姑娘便是多拉,卡夫卡的話,讓多拉羞愧難當,她當即向度假村的領導要求換個活兒幹。

  就這樣,他們相識了,那個男人深邃的思想、幽默的談吐以及隱藏在這些表象背後的令人心碎的憂鬱與絕望深深地觸動了多拉,同時多拉身上那種堅毅與執著以及青春的勃勃生機也深深地感染了卡夫卡。

  他們相愛了,多拉的出現喚起了被卡夫卡壓抑和扭曲了一生的生活意志,愛情的力量使這個已經對自己的生命自暴自棄的男人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慾望,他開始像個孩子般俯首帖耳地聽從多拉的話,認真地接受醫生的治療。後來,他們在柏林租了房子,開始同居,在多拉的身邊,卡夫卡的每一天都沉浸在無限美好的遐想中。

  與多拉一起生活的日子裡,卡夫卡得到了他一生都沒有得到的溫暖與愛。多拉用希伯來語給卡夫卡讀《葉塞尼亞》,陽光下,這兩個“文學的寄生兒”,在廣袤的猶太文明的草原上,盡情地享受著愛情與文學的激情相互撞擊所帶來的飛揚至極的快樂。

  在布拉格人的寓意中,“卡夫卡”這三個字,是“瞬間密集的生活”的意思。或許,冥冥中這也昭示著,他們的愛情,不過是生命中一段輪轉著不期而遇的幸福瞬間,然後,在某一時刻,這一幸福戛然而止,用“卡夫卡”的方式留給生命一幅冗長的寂寞畫卷。

  1924年春天,一個草暖風薰的日子裡,醫生告訴卡夫卡,他的病有了緩解的趨勢,卡夫卡高興地哭了,他緊緊地擁抱了多拉,說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渴望康復,渴望著活下去。

  卡夫卡向多拉求婚,同時,徵得多拉的同意後,卡夫卡給多拉的父親寫了一封信,求他答應把女兒嫁給自己。在信裡,卡夫卡稱自己為“一個回頭浪子”“一個悔過的猶太人”“一個渴望贖回自己的人”,然而,多拉的父親卻本著自己的反感和正統猶太教的精神拒絕了卡夫卡的求婚。

  病痛中的卡夫卡得知了多拉父親的回信,只是苦笑,一言不發。夏日裡的第一朵玫瑰尚未來得及開放,便在這突然而至的悽風苦雨的摧殘下過早地凋零。

  卡夫卡明白,自己一生都無法享受具有贖回意義的婚禮了,自己終將作為一個畢生的單身漢淒涼地死去。那個夜晚,支撐著無比痛苦的身心看完《飢餓的藝術家》的清樣後,卡夫卡,這個一生性格乖戾、從不將喜怒哀樂寫在臉上的男人,終於忍不住長時間的淚如雨下。

  與卡夫卡同樣遭受打擊的,還有多拉,她無比激動地渴望著與愛人步入婚姻殿堂,然而等待她的,不是婚禮,而是卡夫卡的葬禮。

  因為沒有被人承認的婚姻,多拉甚至無權擁有愛人的葬禮。然而,她還是來了,她固執而決絕地出現在卡夫卡的葬禮上,在一片責難與嘲諷的目光裡,哭得死去活來。

  整個葬禮上,多拉那唯一的號啕聲極具戲謔地昭示著卡夫卡的一生:這個世界,只有多拉短暫而真心地溫暖過他。

  在多拉撕心裂肺的哭聲裡,一切生活中曾經的苦難與傷害都隨風隕落,只有那一段春花般瑰麗的愛情,在塵世間,永遠不曾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