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水的精美散文作品

  溶溶春水,碧波浩瀚,不斷地拍打著堤岸;上空天幕四垂,遠遠望去,水天相接,廣闊無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一池春水

  山稱華鎣山,湖名天池湖,位於川煤集團廣能公司綠水洞煤礦西側。山依湖,湖映山,巧奪天工一幅自然美畫卷。畫中有詩、有樂,需要徐徐覽,細細品,靜靜賞,緩緩釀。

  春日天池湖,遠山如黛,近水含煙;桃李芬芳,鷗鷺翔集,錦鱗游弋,帆影點點,漁姑翩翩;湖心月亮島上,草木葳蕤、繁花似錦、古樹參天,環島幾縷輕雲,欲飛欲飄、如夢如幻。

  關於天池湖,有一個傳說,因為美麗,所以深入人心……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玉帝的三女兒在天庭上梳妝打扮,她俯看著下界華鎣山的美景秀色,如痴如醉,一不小心將玉鏡跌落在了華鎣山中,寶鏡沾上了華鎣地氣,怎麼也取不回去了。這樣,就形成了美麗的天池湖。美麗的傳說,給了人們無限的遐想;動人的故事,為人們編織了迷人的憧憬和希望;美麗的天池湖,也給文人墨客帶來了浮想聯翩的無窮想象。

  1930年,四川保路同志會會長蒲殿俊撰寫《闢治廣安天池議》,在描繪天池自然美景的同時,呼籲各界人士捐款建公園。他帶頭捐款近一萬元。在他的帶動下,籌措銀幣一萬餘元,經過兩年的艱苦努力,建成了“天池公園”,園中建有柳堤、梅嶺、桂園、鬆崗等景點,種上了上百種珍貴花木,匠心獨具。蔚為壯觀。公園建成以後,著名詩人、書法家趙熙來到天池,飽覽勝景,親筆書寫了“天池公園”園名,同時揮筆題寫了“天池傳俠筆、文苑魯諸生”的千古楹聯。美景無限引得各地遊客紛至沓來,絡繹不絕。國畫大師黃賓虹得知天池風光無限好,從上海專程來到這裡,在天池生達半年之久,不願離去。當時上海《良友》畫報,闢專版刊載天池的勝景美畫,並且配詩宣贊:“痴生慕名天池遊,旖旎風光醉心頭;粼粼波光映藍天,曲曲堤岸託楊柳;蓮姑魚翁乘風歸,扁舟小島聚波頭;夕陽染紅瑤池水,眾山人懷化吳鉤”。

  至今,天池湖畔伍家坳村的千畝李子花花開正豔,落英繽紛裡暗香浮動,“枝綴霜葩白,無言笑曉風;清芳誰是侶?色間小桃紅。” ***宋·汪洙《李花》***,我真懷疑900年前,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汪洙正是經過長途跋涉來到華鎣山被此美景觸動而發。天池湖心月亮島上依然依稀可見當初天池公園各個景點,遊覽路也經過重新整治,行走其間但見芳草萋萋,只聞鳥鳴呦呦,恍惚間會以為自己誤入九天瑤池,蓬萊仙境,欣然陶然樂不思蜀忘了歸途。

  信步環湖公路,清風拂面兮春色正酣,引頸遠眺兮心緒渺遠……天池湖畔,綠水洞礦區、天池街道、華鎣山景區的街燈次第亮了,滿目燈火星星點點點綴著雄奇華鎣山,倒映在天池湖面,流光溢彩,躍然、燦然!

  :漾漾春水輕輕流

  東風起,冰雪融,春水漲,柳條長。

  嫩草芽從枯葉叢裡擠眉弄眼地探出頭,一天一個樣地拔節生長著,迎春花、桃花、杏花、梨花……帶著體香娉娉婷婷地綻放,裝點著城市鄉村,都彷彿成了花海。各種能叫上名或叫不上名的野菜,肆無忌憚地在河畔溝渠上擴充套件地盤。婆婆丁,車軲轆,灰灰菜,野芹菜,紅莧菜……只要是有土的地,哪怕是石頭縫裡,也會倔強地和萬物爭春光。孩子們撒著歡地玩,各種風箏試圖掙脫羈絆,一個勁兒地往天上鑽,好像可以有機會實現什麼願望。

  凍土還沒化透,苗床已經在小河旁預備好,臘月雪融化的水浸好稻種,均勻撒下去,就著小河澆透水,苗們一天一個樣地賽著長,不幾天就新綠一片,喜煞個人。

  父輩們小心翼翼地揭開塑料棚一角,欣欣然地撫摸幾下,像是看自己正甜甜酣睡的孩子,旱了不行,澇了不行,捂著了不行,受凍了也不行……施肥、打藥、除草、放風……那精細勁兒可不跟育兒一樣?

  秋翻地比春翻好,冬雪是寶,凍死害蟲,蓄水保墒。等到了節氣,壘好土埂,引來渠水,就可插秧了。

  孩子們也下地了,即使不幹什麼活,也要湊個熱鬧。

  田邊野塘葦莖鮮嫩,咬一口滑脆可口,粘軟清香;堤上喇叭花根細細長長,生吃爽脆,熟吃甜面。隨手擷取來快慰自己的味蕾……

  暮春水美,視野已被紅花綠葉鋪滿,生活也變得更有滋有味。溝渠旁的野河泡子中有了雞頭米和菱角。沒有船,水深,怎麼辦?難不住的。將一大洗衣盆扔進水中,穿上下水皮褲,扶著盆慢慢移至水中央,水生植物茂盛處,雙手麻利地摘取,忙不過來時,將其連藤帶葉扯至岸邊,伸小手往下拽,不亦樂乎。

  河邊葦叢,有鳥築巢,各種鳴唱,悅耳動聽。偶有野鴨,野鵝類大型水鳥駐足,時而戲水,時而伸頸捉魚,時而雙雙呢喃……場景如畫,引人遐思。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記得哪本書上說過,春雨又叫女兒雨,春雨或許本身就如細雨女孩兒那麼浪漫吧!如煙的春雨絲則更像個羞赧的女孩,不聲不響地來了,濛濛的女兒雨仿若給天地罩上神祕的面紗,小河中的春水似乎感應了雨的柔情,一對姐妹唱著歡歌一路跑過裝扮春的濃妝淡抹,雨水滴答滴答地幫著伴奏,更濃了春的詩意。

  咿呀咿呀的孩子唱著笑著,蹦蹦跳跳地出來了,彷彿憋了一個冬天,早就耐不住性子了。他們腳步還不穩,走急了甚至會跌上一跤,爬起來,顧不上拍拍身上的塵沙土,又追蜂趕蝶地往前奔去,引得沒了牙的老奶奶哈哈大笑,那場景給春添了一分生機和活力,春就愈加明潤起來……

  春天的水正涓涓流向天地間,流向每個人心頭!

  :風乍起,吹皺一湖春水

  靚藍靚藍的天流動著屬於這塊地方的氣息。幾處鳥叫驚醒了沉迷在這古色古香的梨園中旅人。流走在林蔭道上,風,輕浮過耳畔也吹起了一湖春水,伴著點點花香引我走入了夢的世界。

  我似乎見到那有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容的西施與她的愛人范蠡兩人相伴在小道上,在柳樹蕩起的剎那一起乘著風看著遠方那無盡的天邊。那是怎樣的柔情,怎樣溫馨。他們不需要那“山無凌,天地合,才敢於君絕;”他們也不需要那向著朝陽,向著明月而起誓;他們只需要一個眼神的肯定,就能夠知道對方的全部。

  緩緩行走過他們留下的痕跡,不願發出任何聲音,生怕驚擾了他們那安逸的靈魂,也生怕打擾到他們的細語。於是,我放輕腳步,尋著他們的足跡,踏過如流雲的橋,走過謎幻的山石來到那幽幽的長廊。

  如夢一樣,我穿過長長有著深深愛戀的長廊,所走的每一步都彷彿將我帶入他們的世界。那灰色的清涼石凳上似撒滿了他們曾相擁坐過的痕跡,那白色的牆上似刻著他們如海一樣的愛情,那漫長的泥地上似留著他們相攜漫步的足跡。也許,愛情,就像他們一樣.雖然曾有分離,但心卻相連在一起。“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他們那相擁的背影永遠在這長廊中穿梭。

  也許是上蒼的安排,西施的美貌成了引誘敵國的一項武器。她為了他,也為了自己的國家,去了敵國。在那幽幽的深宮,她雖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可是敵國中的良臣卻視她為紅顏禍水,想將她除之而後快。在這充滿危機的敵國她又有著怎樣說不清的思念,道不明的哀愁。但她卻必須迎奉一個她不愛的君王,只為了她此生衷愛之人與她的國家……而這結局一如所料,她的國家成功了,她愛的人勝利了,可她呢?難道只能在漫漫長河中漸漸的香消玉殞嗎?我不清楚,也不知道,也許這是她最好結局吧……

  又是一陣風乍起,回頭望去,湖水被吹皺起波波漣漪,像提醒著我不該闖入他們的世界。轉身,輕輕離去,不經意的回眸,卻不想見到了西施與范蠡坐在長廊上互相靠著遙看著那遠處的山河。那抹浮在西施臉上的笑容不禁讓天地為之動容。也許,愛,就是如此。

  漸漸的我走遠,可他們的故事卻蔓延在心底最深處,緩緩的迴盪、搖擺、沉澱。風,柔柔的吹著,吹皺了那一湖春水,也吹動了我的心絃。這柔柔的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