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之外沉默之中

  不久前,自中學畢業以來少有聯絡的表哥突然傳來一則微信語音訊息,內容是梁靜茹來澳門開演唱會時的一小段錄音。我會心一笑,反覆聽了數遍,昔日回憶頓時湧上心頭,彷彿回到我們一起熱愛臺灣流行曲的中學時代。那時候我喜歡梁靜茹,他卻喜歡S.H.E,我們不會探討嚴肅的話題,但在流行文化中都有各自鮮明的愛好。在我們的“偶像”光譜中,永遠找不到交集,總是打對臺,為自己的偶像據理力爭,似乎這些喜好就代表了我們的價值觀。那段日子裡,我經常在白天思考一些形而上的問題,一到晚飯時間,就和表哥聚在一起,討論我們喜愛的歌手、遊戲、電視節目、電影或球隊,我們以“辯論”建立起友誼,那是一段既難忘又無憂無慮的歲月。

  隨著年紀漸長,我愈來愈不信任語言。在大部分以“討論”為名的交流中,都很難取得真正的共識。尤其在這個網路通訊時代,很多會議和約會都被遷移到虛擬世界,我們每天都在寫字,都在用文字討論,卻看不見熒幕背後的那張臉,看不見那個人的情緒。因此,很多人際關係在無數大大小小的誤解中漸行漸遠,最終走向絕路,於當事人眼中卻死因不明。語言畢竟只是一種表達工具,再好再貼切的工具也代替不了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在不少情況下,無聲更勝有聲。

  然而交流的真正難處不在於表達,而在於理解。

  嘗試聆聽和理解是所有交流以至友誼的基礎,因為只有真正的理解,才能產生尊重。像一場梁靜茹的演唱會,也許你不喜歡,但你知道我喜歡,就把它錄下來,給我聽,這是理解,是尊重,是包容,嘗試從我的角度去看世界,無關乎你的立場與喜好。

  當一切立場都不再只是不講道理的脣槍舌劍,都能被尊重被閱讀被思考,當我們不再急於用語言來表達一點甚麼,而學會默默地聆聽,試圖去理解,這大概就是成長,飽含著對別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