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自然的散文高中

  哪些散文是寫大自然的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本溪水洞奇觀

  濃煙,浮塵,如雲如霧。當汽車駛進本溪市時,我仰望難見蔚藍的天空,自然地把這座城市與本溪鋼鐵集團公司聯絡在一起,以為它除了鋼鐵還是鋼鐵,不會有什麼賞心悅目之所在。

  第二天暑氣逼人,好客的主人邀我們去看水洞。當我們抹去臉上晶瑩的汗水,走進藏身於蒼山之腹的水洞時,一般涼絲絲、溼漉漉的清爽迎面撲來。洞裡洞外,幾步之遙,彷彿兩個世界。

  走進水洞,如同走進大自然的藝術殿堂。水洞洞口呈拱型、半月狀,雄偉開闊,好象藍鯨張嘴獵物。水域寬闊,長堤護岸,虹橋臥波,四、五十艘遊艇停泊於此,遊容有餘。加上彩燈的折射、噴泉的映襯,景色壯觀極了。我和幾個同伴竟失去了往目的矜持,忘情地手舞足蹈呼喊起來。

  大自然是人類的聖母。遠離紛擾的市聲,遁入這飄渺靈空的禪境,擺脫炎炎烈日的煎熬,感受大自然親切涼爽的撫摸, 在這罕有人工雕琢充溢著自然境地中,領略洞的幽深、石的奇美、水的韻律,你不能不激動!

  水洞大洞小洞,左洞右洞,上洞下洞,洞中套洞。寬寬窄窄,高高低低,高寬處如宮,低窄處如峽,令人迷離。

  大自然不愧是鬼斧神工的建築師、刻縷精美的雕塑家,在洞的頂、壁、岸、灘上雕滿了各式各樣的鐘乳。大石幔壁觸天接地,條條褶縐,縷縷絲流;雙劍峽鍾乳排空,如林懸天;懸峰巖群峰倒垂穹頂,石峰尖利如削;大醉塔搖搖欲墜而不倒;鴛鴦劍並身洞頂,雙刃凌波,朝朝依偎;千佛盛會可見朝聖者比肩接踵,人頭攢動。

  燈光錦上添花,給這些奇花迷石塗染上了潔白、乳黃、淡綠、淺藍、粉紅等瑰麗色彩,濃淡相宜,分外嬌美,維妙維肖。

  狀物會形的鐘乳石源於二氫一氧最普通化合物,滴水穿石,溶蝕並貫通,塌陷又疊起,構築和粉飾,才完成了這巨大的巨集偉工程。大自然之神奇是現實藝術珍品都無法比擬的。聽說那纖細細的鐘乳石,每凝成一立方米得近百年光陰,我沒有勇氣否認,倒產生一種人生倉促之感。

  不枯不竭的洞水是從洞底部奔流而來,伴有少量的地表滲水。洞流平穩,平均深2米,清澈碧澄。洞水無汙染,可與嶗山礦泉水相比美,掬一汪清涼,爽人心脾。

  洞頂洞壁的滴水經年不息,隨處可見,有的急流如注,有的間緩點滴,側耳傾聽,似有低迥的大提琴聲飄然而至。用心品味,自然生髮出許多聯想,如果人與人之心碰撞,也能象這洞水般清澈純淨,世界將會多麼美好。其實,這願望本身能否實現並不重要,聯想本身就給人輕鬆愉快。

  在這充滿浪漫色彩結滿鍾乳的地下長河中秉燈乘舟航遊,5裡之遙已到盡頭仍興濃神爽。一路景觀,產生許多幻覺,迷惑於其自然、清新、淡雅可人之處,久久不肯走出幻覺。

  自然界與人的心靈是相互感染的,剎那間,平時積澱在心中的那種自然萬物、蒼桑世事、榮辱興衰的壓抑感、危機感都削減了,這大概就是大自然淨化之功效吧!

  本溪水洞令人神思馳騁,回來多日仍記憶猶新。水洞是本溪的人間仙境,國內外遊人紛至。旅遊搭臺,經貿唱戲,帶來了經濟繁榮。水洞使煙霧繚繞的鋼城顯示出楊柳春風般的蓬勃生機。

  :雨中思蓮

  有時候我想,前世的我可能是滄海一粟、一滴小小的水珠,今生的我才會對那淅淅瀝瀝漫天飄灑的雨滴有著割捨不去的纏綿情懷。暮色中的我,撐起一把小傘,站在路邊呆呆地賞雨,沉浸在這雨滴蔓延中感懷著我的前世今生。我總以為,只有在一個人靜處時,才能遇上那最為清澈的自己。

  在周圍潮溼的氣息裡,面前的車馬喧囂似乎都已停駐。我的眼裡,只有橘紅色路燈下飄逸著的雨絲與地面靈動的漣漪。微涼的風夾著清冷的雨輕觸我的手臂驚醒了全身的細胞,有股涼意傳到指尖。還好,瞬間的清涼並不足以冰凍我心中的溫暖。細雨霏霏,滋養了萬物也滋長了我的柔情。我想,在這靈逸的雨絲裡,連憂傷都應該是明淨的吧。

  明淨二字,讓我想念起那年泰國牆角邊那株傲立在陽光下的紫蓮。大家那幾天在它旁邊來來往往,一直無視它的存在。要不是離別時刻我無意間的回眸,我又怎能收穫那樣的一份驚喜,我又怎有那樣的好運將這傲人的姿態烙印記憶裡?我以為,天大地美,大自然的花朵都是爭妍鬥奇、花團錦簇以吸引眾人的眼球。然而,彼時的那株紫蓮就那樣獨立在暗淡的汙水裡綻放著,素瓣凝香,孤標傲世。好想蹲下來問問它,在這不起眼的牆角,你如此努力地開放為的是哪般?為何我看不到你的寂寥,感染到的是你的安然?隨著時光的流淌,人的思想心境也都隨之發生改變。此時的我或許明瞭紫蓮的淡然。

  不同的花有它們各自的花期、習性、姿態。想必人也如此吧?!時光在我的容顏留下痕跡,歲月磨滅著我的稜角與鬥志。看著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的年輕人我也曾心生嫉妒。不知當我謝幕時,我是否會為昨日的豔羨妒忌感到可笑。而今天,我知,韶華已去,長江後浪推前浪,世界終究是屬於七八點鐘的太陽的。已錯失青春大好時機的我該收起張揚與浮躁,在自己的世界裡豐富自己,讓靈魂之花如紫蓮般淡然盛放。

  無意間映入眼簾的紫蓮也向我訴說著“隨緣”。大自然裡妖豔的花朵見多了,有多少走進了我的心裡?倒是這素淨的紫蓮,驚豔了我的心,過目不忘。曾經惶恐失去我愛,想著如若奪我所愛的是我看不起的人,那對我將是莫大的打擊。想必那時憤怒不甘必然衝擊著我。對於腦海裡回放著的這些假設,此時雨中的我覺得多麼的幼稚。大千世界,每一個人都有ta 的閃光點。正如大自然裡,每朵鮮花都有它引人的豔麗。既能贏我者必有強我所處。怒與恨又怎能爭回走遠的。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最大的報復不是打擊而是活出精彩的自己。當然了,我想,當“擁有”時想出的絕對是大道理。失去所愛痛徹心扉還心有餘悸吧?!是的,我體味過!但人生總會遇到一些選擇是由不得你的,除了無奈接受別無它法。無論多麼的痛苦都得硬著頭皮頂過去。時間總會有一種魔力幫助淡化傷痛。時光荏苒,在磨礪中長大也自會慢慢無謂得失,起落浮沉,坦然受之……

  萬物皆有靈性,世間總會有一些遇見影響著有心人。或許綿綿的細雨與悄然綻放的紫蓮也在薰染我內心的雅靜,望我無懼驚擾,心永遠潔淨。

  :生命與自然

  並不喜歡用風花雪月塞滿生活,也不喜歡用柴米油鹽醬醋茶包裹生活,喜歡一種融合,喜歡一種攪伴,於是我們選擇了在自己疲累之後歸依大自然,在大自然的療養和放鬆中迴歸自我,總想讓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所期待和都有所追尋地在潮湧向前的人流中邁出屬於自己的步調踏行而前。

  一直喜歡大海,一直嚮往大海,曾經在夜晚,舉著手電在海邊拾揀貝殼。曾經在清晨,光著腳丫走在溫軟的沙灘上漫步,那時,感覺到的是生活中的一種充滿詩意的美好和快樂。那年,當我乘著大船駛在普陀山外圍的海面上飄浮著的時候,我也想過:如果讓我在這有海的世界裡獨自一個人生活,我會因為孤獨而抑鬱的。

  當我們年少的時候,不管生活如何禮遇我們,我們都是快樂的,因為那時的未來屬於我們,我們還可以期待的步履,以執著的心態前行。

  當我們漸漸遠離年少的時候,不管生活如何考驗我們,我們雖然擁有了一份堅定和成熟,然而常常會不自禁地把一個個夢想當作肥皂泡泡輕輕地對著天空放飛,這時的未來似乎仍不屬於我們。

  其實,隨著生命的步伐,真正在衰老的並不僅僅是我們的軀體,常常我們的心靈因為生命的經歷會衰竭的更快。這時更需要呵護和保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身體,還有我們的心態,一種為生命所承載著的天天主載著我們心靈之旅的心態。而調節心態的良好的療養方式之一可以在大自然中尋找一種生命的迴歸,在山水間卸去那些束縛心靈的塵埃衣皮,讓心靈在大自然的追逐放飛中重新再次擁有期待舒展的真實的自己。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