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中國夢匯聚強大青春能量

    夢想正在播種:全國各地團組織已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團日活動100餘萬場,吸引超過4000萬人次團員青年參與;在新浪、騰訊等微博上,團組織發起的“我的中國夢”主題微博活動,累計編創、轉發、評論超過1000萬條,覆蓋3000多萬人次;面向青年學生、企業青年、農村青年、進城務工青年等不同青年群體的中國夢萬場宣講交流活動在各地展開……

    夢想正在點燃:一大批剛剛受到表彰的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國青年創業獎獲得者、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等青年榜樣,帶動更多的青年向夢想出發;又一批高校畢業生踴躍報名參加“西部計劃”志願服務,有志於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行動中感受到夢想成真的歡樂,有了更大的夢想……

    實現中國夢,青春勇擔當。五四重要講話、給北京大學學生回信在全國億萬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反響和廣泛共鳴。各級團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的五四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激勵廣大青少年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

    面對面交流:夢想的種子播進心靈

    “巨集大的中國夢到底和我有多大關係”、“我能為中國夢做什麼”,談起具有深厚歷史感和深刻內涵的中國夢,年輕的心充滿暢想。

    “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主題團日、宣講交流、座談討論,各級團幹部和專家學者深入學校、企業、農村、社群,結合關於中國夢的重要論述,與不同青少年群體進行有針對性的、面對面的交流,將夢想播進他們的心靈。

    中國夢點燃成就青春夢,青春夢匯聚托起中國夢。要告訴青年這樣的道理,還要讓青年看到這樣的例項。團組織發揮榜樣的引領激勵作用,組織各級青年五四獎章、青年崗位能手獲得者等優秀青年,開展“勞動·創造·奮鬥——我的中國夢”青春故事講述活動,以自身的成長奮鬥實踐與廣大青少年共話夢想。

    在北京,各區縣團組織開展學習交流活動330餘場。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王場村黨支部書記胡建黨在與各界青年代表交流中說:“自覺響應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到基層、願奮鬥,在中國夢中構建青春夢,是青年應有的責任。”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年僅35歲就成為我國首艘航母專案高階工程師的王治國,真誠地告訴身邊的青年:“正是祖國的發展和強大,為我們個體提供了夢想的堅實支撐和廣闊舞臺。青年只有珍惜所處的偉大時代,自覺投身中國夢的偉大實踐,才能成就最有價值的人生。”

    在5月5日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召開的學習五四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上,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與各界青年代表一起交流學習體會時指出,重要講話是當代青年健康成長的行動指南,是推動新時期共青團事業實現新發展的綱領性文獻,各級團組織和廣大青年要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這一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和青年一代青春使命的根本要求,不斷增強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責任感、使命感。在赴各地調研並對團十七大報告徵求意見時,秦宜智要求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幹部要把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靈魂,引導廣大青年把個人夢想匯入實現中國夢的時代洪流,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新媒體互動:夢想的激勵相伴同行

    青年在哪裡,夢想的召喚和激勵就相伴到哪裡。團組織針對網路、手機等新媒體已成為當代青年聚集、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和重要生活方式的新特點,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機報等,與廣大青少年在互動交流中加深對中國夢的理解。

    “@三秦青年:沒有行動,夢想便是空想。中國夢、青春夢需要我們每個青年以‘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雙輪驅動,方能成真!”

    “@上海師大:青春的可貴不在於年輕,而在於能風華正茂時懷揣夢想去奮鬥,用心承載一份信仰,趁年輕,出發吧!”

    一條條微博傳遞著責任,激發著力量。新浪、騰訊兩大網路平臺認證的6萬多個共青團微博,從不同角度詮釋中國夢與青年的緊密關係,激勵青年勵志奮鬥創造,許多“好聲音”引發青年網友共鳴,轉發和評論千餘次。

    團中央還推出“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網頁,聯合全國近3000家網站進行連結,以微視訊、圖片等生動形式吸引青少年參與活動和交流。今年清明節開展的“網上祭英烈·共築中國夢”網路祭奠活動,通過各大網站專題頁面獻花留言的總人數超過20萬人次,吸引近千萬青少年參與;邀請青少年榜樣人物開展的網路線上訪談互動活動,總點選量達到600萬次以上。各級團組織創辦的2000多個手機報平臺,開設“我的中國夢”專欄,傳遞箴言、徵集夢想、宣揚先進,在廣大青少年中唱響追夢進行曲。

    青春勇建功:夢想的腳步奮力紮實

    美好的夢想從來不可能唾手可得,從來離不開腳踏實地的艱苦奮鬥。各級團組織以青年崗位能手、青年文明號、青春建功新農村、“西部計劃”志願服務等團的品牌工作為載體,積極動員廣大團員青年從本職和自身做起,以實幹在中國夢的廣闊舞臺上成就人生精彩。

    奮鬥的青春充實無悔。中國石油第一建設公司第三工程處313工程隊電焊技師裴先峰,因家庭困難,初中畢業後選擇上了技校,當了一名電焊工。他積極參加各類崗位培訓、技能大賽活動,苦練本領、爭創一流,為中國摘取第一枚世界技能大賽獎牌。作為第1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代表,他在參加與座談交流活動後激動不已:“所說的‘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讓我產生強烈的內心共鳴。再平凡的崗位,只要埋頭鑽研苦幹,都能收穫自己想要的價值感。”

    創業的青春精彩激越。全團廣泛開展“我的中國夢”青年創業典型報告會,截至目前舉辦超過400場,直接覆蓋青年12萬餘人。在團河北省委組織的“青春致富大講堂”活動上,34歲的王永波像明星一樣被上百名同樣渴望致富的農村青年圍住。王永波大學畢業後,選擇回到河北省正定縣南樓村當起了農民,四處取經、引進農業新品種,承包300多畝土地搞起集約化科技農業,富了自己和一方鄉親,被團中央評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奉獻的青春高尚動人。陝西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學生劉煒,現正在商洛市山陽中學開展志願支教服務工作。他說,自己是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也是一名西部計劃志願服務的受益者,讀高中時,一批研究生支教團的老師曾給予自己極大的鼓勵和幫助,因而他也選擇加入這一光榮的隊伍。“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今年是“西部計劃”志願服務專案實施10週年,各級團組織開展“中國夢·西部情”巡迴報告會300多場。該專案至今累計已有16萬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其中1萬多人選擇長期紮根西部基層。

    為青春助力:夢想的陽光照亮現實

    在四川蘆山地震災區,截至目前,各級團組織整合社會資源,為32所學校緊急援建過渡性教室650多間,資助困難學生9300多名,建立20個紅領巾書屋,儘可能為孩子爭取更好的學習條件。共青團YBC青年創業計劃援助災區創業青年專項資金500萬元;團四川省委向災區授信青年創業小額貸款500萬元、提供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培訓資金50萬元,組織100名愛心企業家與災區100名創業青年實現“一對一”創業結對幫扶,為更多青年點燃創業夢想。

    在西安,進城務工青年的文化生活更加精彩。團陝西省委吸收多個行業的150餘名有才華、愛文藝的外來務工青年,組建起“陝西外來務工青年夢想藝術團”,為其提供專業指導、排練場地和活動經費,並利用節假日深入建築工地等進城務工青年集中場所開展慰問演出;爭取兩家影城支援,增設兩處舒適便捷的“共青團週末劇場”,每週免費為外來務工青年放映1場新上映的優秀電影。

    中國夢呼喚和需要青少年奮鬥,也需要為青少年追夢圓夢創造沃土。團組織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積極在黨政工作大局中找準工作結合點,努力為廣大青少年成長成才、實現夢想提供幫扶。近年來,全團積極促進青年就業創業,推動金融機構向167萬名青年發放創業小額貸款,組織100多萬名青年到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上崗見習,對超過1000萬人次的青年進行就業技能培訓;組織實施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行動,動員436萬名青年志願者結對幫扶農民工子女,建設“七彩小屋”等各類服務陣地近3萬個,積極為進城務工青年及其子女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