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自動駕駛立法

  德國作為汽車行業發展最繁榮的國家嗎,立法為自動駕駛汽車開道,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日前,德國議會兩院通過了一項由運輸部提出的法案,修改現行的道路交通法規,允許高度或全自動駕駛系統代替人類自主駕駛,給予其和駕駛人同等的法律地位。駕駛人甚至可以在車輛自動駕駛時放手方向盤,自行瀏覽網頁或檢視郵件。

  這是全球首次將自動駕駛納入生效的道路交通法規中。德國運輸部長多布林特在法律通過後表示,自動駕駛帶來汽車發明以來最大的出行變革,因此德國選擇了“全球最現代化的道路交通法”。

  德國是汽車大國,汽車工業從業人員高達75萬人,積極擁抱自動駕駛是德國汽車工業保持領先的一個舉措。德國政府在2015年出臺的《自動和聯網駕駛戰略》中就提出,保持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是“國家持續發展和繁榮的基礎”,通過立法為其發展創造條件,是戰略的行動重點之一。

  戰略指出,在國家層面,德國的交通法律法規必須最大限度允許自動駕駛系統應用,必須允許裝載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上路,但同時強調,自動駕駛系統的使用並不意味著駕駛者可以不再履行審慎職責。

  為此,新法明確規定,駕駛人必須始終坐在方向盤前,如果自動駕駛系統出現意外,駕駛人要能夠及時介入並切換到人工駕駛模式。

  此外,自動駕駛汽車還須安裝類似飛機“黑匣子”的資料記錄裝置,記錄系統運作、要求介入和人工駕駛等不同階段的具體情況,以明確交通事故責任。如果事故發生在人工駕駛階段,則由駕駛人承擔責任;如發生在自動駕駛系統運作階段,則由汽車製造商擔責。

  德國汽車製造商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探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分析人士認為,新法的通過將為大眾、寶馬、戴姆勒等德國車企加大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投入掃清障礙。

  德國知名諮詢公司羅蘭貝格2014年釋出的一項報告指出,推動自動駕駛將進一步穩固德國作為汽車行業領導創新者的地位,同時還將刺激資訊通訊技術和創新型數字化服務市場的發展。大量工作崗位預計將因此誕生,創造數十億歐元的產業附加值。

  有專家認為,在德國客運量和貨運量持續增長的背景下,發展自動駕駛有助充分利用運力存量、提升交通效率。自動駕駛汽車可改變傳統駕駛方式、優化行車路線,即便在有非自動汽車參與的情況下,也能對交通起到協調優化的作用。

  德國聯邦統計局2015年資料顯示,2014年約有90%的交通事故由駕駛者操作失誤所致,而由技術故障引發的不到1%。與防抱死剎車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類似,自動駕駛系統的使用將進一步提升道路安全。

  此外,德國卡塞爾大學交通研究所2011年的一份報告還指出,在交通堵塞狀態下,汽車會消耗更多燃料,排放更多廢氣,而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優化行車路線疏導交通,從而減少汙染、有利環保。

  為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德國政府還投入了數十億歐元改造網路基礎設施,在A9高速公路上專門開闢適合自動駕駛汽車行駛的數字化高速公路測試路段;同時召集政商學界舉行自動駕駛圓桌會議,探討自動駕駛需要解決的法律、技術等問題。

  資料安全是發展自動駕駛技術不容忽視的問題。德國《自動和聯網駕駛戰略》提出,網路安全和資料保護在交通數字化時代至關重要,德國將致力建立相關國際標準,確保自動化系統行車不受干預和操縱。有評論認為,最新法律在自動駕駛的資料使用和安全方面仍缺乏明確規定。不過,德國計劃在2019年根據科技發展情況進一步修訂自動駕駛相關法律。

  德國自動駕駛率先普及

  德國是世界汽車大國,德國運輸部長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認為自動駕駛是“汽車誕生以來的最偉大的革命”。這項法律對於在自動駕駛汽車研發激烈競爭中的德國汽車製造商來說可謂收穫巨大。

  除了電動化之外,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另一個德國汽車製造業的重要發展趨勢。德國汽車和零部件巨頭也相當積極投入研發,有統計顯示,自2010年以來,登記與自動駕駛相關的2838件專利裡,德國汽車和零配件製造業佔了58%,博世***Bosch***以545件排名第一,奧迪***Audi***、大陸***Continental***、大眾汽車***VW***、戴姆勒***Daimler***、寶馬***BMW***也都在前十大登記專利排名裡,市場前景看好。

  德國運輸部長多布林特在2015年秋天宣佈開放A9高速公路給車企、研究機構和汽車零配件製造商測試自動駕駛技術,德國大型企業基本上完成了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動駕駛測試,下一階段就將是在城市道路測試自動駕駛系統對紅綠燈、行人、停車的反應,這項法律的通過無疑進一步掃清了障礙,並將這些本土企業成功拉回國內。不過,大眾、寶馬、戴姆勒可能不會立即停止在加州的路試,至少不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德國允許真正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前停止。

  這項法律也可以為仍然在進行自動駕駛立法的美國提供一定參考。美國是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最快的國家,但立法方面卻未能保持同步。目前,在州一級幾乎沒有達成技術標準,監管也是五花八門。企業需要應對千差萬別的50個州的規定。前谷歌自動駕駛汽車專案主管Chris Urmson稱,“在過去兩年間,23個州提出了53部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法律——各自都有不同的方式和概念。5個州通過了這類法律。儘管都是要推動本地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這些法律卻沒有共同的概念、許可框架或對製造商的期望。”因此,美國的主要挑戰在於解決監管碎片化的問題,這會影響技術創新。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需要儘快指導各州制定統一規則,鼓勵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人們已經習慣了從交通的角度思考汽車,但是汽車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擁有龐大資訊處理能力的大型移動裝置。根據全球各大車企的戰略,到2021年,無人駕駛汽車將進入市場,從此開啟一個嶄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