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性原則對照檢查材料

  堅持黨性原則,是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一

  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通過系統的學習,更新了知識,武裝了頭腦,振奮了精神,促進了工作。同時,對照黨員先進性標準,通過廣泛談心,徵求意見和自我剖析,找到了自身差距,深刻認識到存在問題的危害性。

  一、個人存在的問題及其表現

  1、政治思想素質不過硬。突出表現在: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政治學習上滿足於參加過、學過,在理解領會上對自己沒有高標準、嚴要求;在業務學習上不夠專心、精心,特別是對本職工作中涉及的政策、法律、法規的學習不夠具體、系統,對相關知識的把握不夠深透。

  2、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不到位。突出表現在:有時不能及時地根據變化了的形勢、任務和環境,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為標準做好本職工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足,工作不夠大膽、不夠細緻,創新精神不夠,不能很好地為領導當好參謀和助手。

  3、大局觀念不夠強。突出表現在:工作多時容易表現出急躁情緒,邊幹工作邊發牢騷。有時領導安排什麼幹什麼,工作主動性較差,經常憑主觀推斷辦事,不能精益求精。

  4、工作標準不夠高。突出表現在:把自己等同於一般群眾,不能時時、處處用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上爭創一流

  的意識不夠強。例如,如何在自己所承擔的工作上樹立創一流、爭先進的思想,確實有差距,在具體工作和行動上有時表現不夠主動、積極。

  5、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不夠強。突出表現在:工作中從自我出發考慮的多,只為完成上級佈置的任務而工作,考慮基層單位實際情況少,主動為基層出主意想辦法,做好服務少;在機關工作中發揮老同志的傳幫帶作用不夠,與年輕同志在思想、工作上溝通少,即使發現不足,也礙於情面不能給予及時提醒。

  二

  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體部署,按照黨性分析和對照檢查的具體要求,自己根據黨的群眾路線教育計劃安排,認真通讀學習了指定的書目,記錄了不少學習筆記,寫出了體會文章,總的感到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個人思想上經受了一次再教育,黨性上經受了一次再洗禮,追求上經歷了一次再激勵,但是,對照黨章黨紀、對照中央八項規定,對照“四風”的22種表現,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感到還存在一些亟待整改的問題,下面進行對照檢查。 第一個問題:通過對照檢查的總體估價

  總的感到,自己入黨的16多年裡,是一個受黨和國家教育培養、對黨忠心、努力工作的人生歷程。不管形勢怎麼發展、環境如何變化、考驗多麼嚴峻,不論在什麼地方,不管在那個崗位,都能不忘入黨初衷,不忘組織重託,不忘領導和同志們的期待。基本上做到了“四個不因”和“四個始終”:

  一是不因接受教育時間長而忽視理論武裝,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追求。對黨的信仰、對領導的信賴、對國家的熱愛,既有樸素的感情因素,也有先進的理論指引。二是不因人生

  順利挫折而懈怠革命鬥志,始終保持進取精神。除了黨的事業和工作以外,從來不渴求什麼,是我時刻提醒自己的人生信條。三是不因手中有無權力而放鬆自身要求,始終保持黨員的行為準則。該得到黨和國家都給我了。不該得的一文也不要,取半文則半文不值。這是我多少年來始終不忘的約束準則。四是不因工作時間多寡而滿足素質現狀,始終保持學習的良好習慣。認真學習新知識,研究新崗位、新職能、新任務和新環境特點規律。是多年來自己養成的一個習慣。始終有一種緊迫感和恐慌感,擔心因為素質低而不適應工作,擔心能力差而完不成任務,對學習和汲取知識始終保持一種熱情和自覺行動。

  第二個問題:個人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成因

  雖然自己在總體上保持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但是,對照黨章黨紀、對照中央八項規定、對照“四風”22種表現,雖然沒有發現嚴重問題,也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主義”問題,差距和不足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現為“四個心理”和“四個不夠”。這裡“四個不夠”是問題,“四個心理”是原因。

  一是黨性鍛鍊時有“定型”心理,思想改造抓得還不夠緊。國家在改革中不斷髮展,黨的理論在實踐中不斷創新,自己在武裝思想上始終有一種恐慌感。每一次理論的創新,每一個重要政策出臺,都能認真學習,重點掌握,注意領會實質、掌握精髓,以保持理論、思想上的清醒和立場上的堅定。無論情況多麼複雜,在所經歷的面前,都經受住了考驗,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無論擔任什麼職務,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能始終保持群眾本色,堅持走群眾路線。正是由於這些經歷、這些感受,使自己覺得受黨教育時間比較長,政治比較堅定,思想比較純潔,已經是“出窯的磚”-定型了,有一種自我滿足和放鬆感,缺乏黨性鍛鍊的緊迫感和長期意識,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有時把自己等同於普通群眾,降低了自我要求標準;有時又把自己看得高於群眾,群眾觀念有所弱化。

  二是學習提高時有“畏難”心理,業務知識掌握還不夠全。對政治理論學習比較重視,能夠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保持一致;但是,在學深、學透上下的功夫不夠,有一種過得去心理。對集中學習教育比較重視,能夠積極參加,自覺完成規定的學習內容。但是,針對個人實際,有針對性地、有計劃地學習不夠,特別是對業務知識的學習,鑽勁不足,有學也學不會的畏難情緒。客觀上有時間、工作經歷、成長曆程、個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心理和思想上的畏難清醒所致,表現為在學習上比較懶惰、得過且過,滿足於一般的瞭解,不能深入鑽研和持之以恆地堅持,這是學風不夠端正的表現。

  三是自我要求時有“原諒”心理,努力進取意識還不夠強。多年的成長道路,有過順利,也有過坎坷;有過榮譽,也有過委屈;有過因取得工作成績的喜悅,也有過因工作質量不高而內疚。面對順利和榮譽,能夠知恩、知足、知責;面對坎坷和委屈,能夠不消沉、不氣餒;面對成績和不足,能夠及時汲取和借鑑。每個崗位、每個環境都能心態端正、精神飽滿,不管是在什麼地方,不論自己是幹什麼,都能夠嚴格要求,經受住考驗。正是因為這種情況、這種狀態,使自我要求標準有所降低,有時存在自我原諒,差不多就行。總認為不貪汙、不受賄,就不等於不犯罪;沒有權、沒有利,就不等於沒問題。“個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產生這樣的問題,表面上看是不注意小節,其根本原因在於自我要求的放鬆,組織觀念、集體觀念的淡化,實質是缺少先進性的追求和境界。

  四是工作作風時有“湊合”心理,履行職責標準還不夠高。一方面能夠堅持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少浮躁、不虛偽、多努力。另一方面,工作中時有低標準,自我原諒、自我滿足。工作中有開拓創新的意識,但常有“墨守陳規”的心理,有時主觀態度上比較積極,但行動上比較謹慎,缺乏一種積極向上的闖勁、努力進取的幹勁和堅持不懈的韌勁。這些問題雖然是表面現象,但這如同一個人的思想觀念、意識態度是摸不著、碰不到一樣,實際卻可以看得見,透過行動的軌跡可以折射出思想上的波動曲線。而這種湊合心理,關鍵是黨員的先進性意識不強,人生觀、世界觀不夠崇高,沒有把自己作為黨在群眾中的重要力量,而是把自己僅僅當成自己,沒有站在全域性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第三個問題:個人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開展黨性分析和對照檢查,查詢問題是前提,解決問題是根本,建立長效機制是關鍵。下一步,針對存在的實際問題和挖掘的思想根源,從以下方面進行整改,具體是通過“四個堅持”、達到“四個目的”。

  ***一***堅持黨性鍛鍊,努力在堅持群眾路線中保持先進性。要堅持“三個強化”,即,強化理論武裝、強化組織觀念、強化政治紀律。始終把學習貫徹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擺在個人修養重要位置,用理論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堅定,自覺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忠實維護者和模範實踐者;要加強組織紀律,遵守各項規定;要始終維護黨的領導權威,保持敏銳的政治警覺性,確保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認真執行黨的政治紀律,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要自己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保持優良作風。

  ***二***堅持嚴格自律,努力在履行根本職能中保持先進性。先進不先進,關鍵在行動。要努力做到“三新”,即,緊跟新形勢、拿出新舉措、促進新提高。在當前改革深化的新形勢下,緊緊以黨的建設為核心,從思想上、心理上、工作上做好各方面的準備;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在保持思想先進中促進工作先進和能力素質提升;按照合格共產黨員標準要求,確立更高的工作起點和目標追求。要堅持實事求是,培育良好的思想作風、學習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

  ***三***堅持艱苦奮鬥,努力在發揚優良傳統中保持先進性。自覺做到“三不”:即,勁頭不減、本色不變、作風不浮。刻苦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甘願犧牲奉獻的本色不能減,工作的緊迫感不能減;不管物質條件、生活待遇有什麼變化,清廉簡樸的本色不能丟,始終把公家的事、錢、物,當作自己的來幹、來用、來管;在生活上,保持健康向上的情趣,保持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的純潔。

  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各項社會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作為一線的基層黨組織,面臨的新問題和新矛盾不斷增多。過去由於事業單位主要依靠行政撥款,幹部職工缺少危機感,等、靠、要思想較重,當面臨市場競爭、競聘壓力時,少數幹部職工對改革的認識出現了偏差,甚至認為:改革就是裁人,就是讓員工早點內退或買斷工齡。有的安於現狀,缺乏危機意識,競爭能力較弱;有的考慮個人得失較多,思想比較保守,抗風險意識較弱;有的對改革信心不足,心存疑慮,甚至出現牴觸情緒等。針對這些問題,在不斷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基層黨組織必須堅持以黨章為根本,不斷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全面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新時期,就事業單位改革的共性看,基層黨組織應加強五個方面的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