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育實習報告

  英語教育實習課堂教學指導,作為英語教育實習的核心任務,其有效性關乎英語教育實習的整體質量。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考。

  篇一

  在體驗了兩次教育見習的難忘經歷後,我也在激動、興奮與不捨中結束了我為期三個月的實習生活。

  教育實習是每一個師範生在大學期間必需經歷的過程,是我們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絡、提高自身綜合素 質的一次最重要的鍛鍊,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好機會,更是一次充滿期待與擔憂的挑戰,它將為我們今後的教師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我深刻認識到了教育實習對一個師範生的重要性, 以及這三個月的特殊經歷為我今後的學習與工作都會留下深深地印記。

  我本次實習在某中學進行。由於某市是我的家鄉所在,我從小學習的地方,所以對於該地的教學狀況與水平也相對較為熟悉。另外, 某中是一所優秀的初級中學,擁有強大的師資隊伍和良好的生源,是全區乃至某市中考成績優異的學校,我也為能夠進入這樣的學校實習而感到榮幸。有優秀的教師指導,還有優秀的學生配合,於是我在本次實習中感觸良多、收穫頗豐。

  下面我將把我兩個月的實習生活分成三個部分進行總結:

  1.教學經驗

  雖然三個月的實習,自己也獲得了一點點的教學經驗,但我知道,這還遠遠不夠。 “經驗”這東西是要靠長時間的不斷積累,實踐,總結,不斷摸索,才能有更深的體會,才能獲得更多寶貴的財富。兩個月的實習所獲得的教學經驗,也使我明白了教授學生知識,如果僅僅只懂得書本上的知識的話,那是遠遠不夠的。俗話說得好: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

  2.班主任工作。其實,班主任這一職位很不好做,不僅辛苦,而且責任、義務、工作也很多。在當實習班主任的過程中, 我從我的指導老師也就是我實習班的班主任那裡 學到了很多關於班級管理方面的經驗,確實讓我受益不少。在與學生平時的交往中,我漸漸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風格,又吸收了原班主任寶貴經驗的行事方法,而且效果還不差。只要你用心地去觀察學生;真心、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主動地與學生交流,談心;多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想法,找到與學生的共同話題,學生也會願意向你吐露他們的心聲,從而發現問題,改善問題,解決問題。

  3.做事態度

  做事態度認真,踏實且虛心是辦好一件事的基礎,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

  具備了這三者,往往都能事半功倍。

  在實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順心或是不如意的事,但做事的基本態度和基本原則不能變。 還是要認真聽課,仔細評課,全心地批改作業,虛心地向不同的老師 請教, 踏實地完成指導老師安排給我的任務。聽課不只是帶耳朵去聽,做好記錄,還要認真地去思考每個老師講課的方式到底好在哪,哪裡最值得學習,不好在哪,我自己是否會有同樣的問題呢?這節課的亮點是什麼,缺陷是什麼?如果是我上,我會如何教?這都需要自己認 真的思考。只有這樣,才是認真的學習態度,才會有更多的收穫。

  以上的幾點也只是我豐富收穫中的一些, 還有很多在實際教學中 學到的經驗、技巧需要自己去慢慢琢磨、消化,以便內化到自己以後 的教學中,形成自己的風格,爭取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篇二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備課、上課、改作業……日復一日,無數瑣碎平凡的事構成的我實習生涯的主旋律。

  首先,我請班主任給我一份名單,因為我知道,記不住學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實它在學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記不住學生的名字,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在老師心中沒有地位。覺得老師不關心自己,甚至會產生隔閡。而後我便找了個機會認識了全班同學,下課後同學們都圍著我唧唧喳喳地說:“老師,你怎麼才來就知道我們的名字呀?好多老師教了我們一年都沒記住我們的名字。”這也使我明白了: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瞭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下課後,孩子們經過我時,都親切地喊一聲:“範老師好!”,我也帶著按捺不住的羞澀和歡喜應著,同時我也發現了快樂竟如此簡單,只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們認可並充滿親切地問候一句。

  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學校裡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自認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後,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於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於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著願望,興趣溢生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其實這不只是學生的問題,老師也要有激情與耐心,這是做位一名老師應該具備的。激情與耐心,就像火與冰,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卻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熱情,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奮鬥;耐心又讓我們細緻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初為人師,總是有些緊張。我帶著羞澀與忐忑抱著課本和教案走上講臺時,儘管我做了很多準備,但當我真正面對那麼多雙眼睛時,我還是緊張了。“同學們,現在開始上課。”我機械得重複了在臺下不知唸了多少遍的開場白。然而,這句話說完,下句該說什麼呢?突然間我的腦袋一片空白,只能感覺到有幾十雙眼睛正齊刷刷地盯著我,讓我感到十分地不自在。短暫的猶豫之後,我剩下來的只有微笑,因為我想起了那句話:“微笑是法寶。”學生也對著我微笑,看著他們那一張張稚氣的面孔,我所有的緊張都在這一瞬間消失了,透過那一雙雙澄澈的眼睛,我也似乎讀到了那一顆顆純淨的心。在此後的時間裡,我一直微笑著。所以,課堂氣氛也顯得輕鬆活潑了一些,40分鐘的課一下子就過去了。雖然,我知道我的這節課上得並不成功。突然一次,一個學生遞來一張字條:“範老師,我喜歡你的微笑,當你微笑著走近我時,使我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親切,我很喜歡你,範老師。”這是出自一個三年級學生之筆,這也是我在實習一個月的時間裡收到的最好的,最值得珍藏的禮物。也使我明白了,其實走近學生的第一步只須微笑就夠。

  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並沒有做到一名好老師,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喜歡我,但只要有一名學生記住我,那麼我的實習生涯就有了難以泯滅的閃光點。在實習中,我還發現了,有些東西不能選擇,有些東西卻可以選擇。份內的工作當然要認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動請纓”卻能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只要勤問、勤學、勤做,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回顧這35天的時間,我是用心的,但用心不一定等於成功,我畢竟是一名實習生,在知識的構建上還存在著許多斷章,還缺乏教學經驗,甚至因為讀錯了某個英語單詞或某個字後,學生把錯誤指出來而無地自容、羞愧幾天的事情也有過。 在為人師的這條路上,我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還有第二步、第三步……但不管怎樣,我都會以人為本,把實習中學到的一切加以融會帶到今後的事業中去,我會以我的真心去呵護學生,因為我面對的是一顆顆純真的心。

  篇三

  為期兩個月的實習生活在不知不覺中落下了帷幕。在這段時間裡,我學到了很多在大學課堂里根本學不到的東西,也體驗到了很多人生中從未有過的經歷。但自己最大的收穫是將平日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用於實踐,並且通過實踐檢驗了自己關於英語教學方面的假設和猜想,取得了一些令自己滿意的成績。我將從英語教學和實習班主任兩個方面對自己的實習工作做一個簡要的總結。

  首先,在英語教學方面。按照實習之初的計劃,實習的前兩週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聽課和評課。從實習的第三週開始,我體驗了幾節正規的英語教學課。真實的英語課堂與我們平日的模擬課堂是完全不一樣的。實習期間試講時,面對的也是自己的同學,每位同學都非常的excellent。但是,在真實的課堂中,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掌握知識的程度不一樣,接受新知識的速度也不一樣。而老師要面對全體學生展開教學不能僅僅侷限於幾個人。比如說當老師提出問題學生答不上的時候,老師該怎麼辦呢?站在講臺上吹鬍子瞪眼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但這有是我們在上課時經常碰到的問題。再加上自己此次是在初一年級實習,一堂課的知識結構是十分緊湊的,只要一個環節出錯或者中斷,就會影響自己的整個教學流程。往往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會更加註意自己的引導方式並適當地簡化自己的問題。

  雖然為了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簡化知識,但由於過分地低估了學生的水平自己在實習期間又犯了一個很極端的錯誤。初中的學生大多是剛剛開始正式地接觸英語,雖然有一些學生在小學也學過一些,但他們的英語基礎總體來說較低。在上課的過程中,我曾為了追求直指的課堂教學目標,而將語言知識點過分地簡化,對一些相對複雜的知識點甚至避而不談,過分地“溺愛學生”。結果一堂課中全是機械性的句型單詞短語的操練,這樣的課不僅學生覺得煩,最後連自己都覺得枯燥無味了。真正的英語課堂是應該充滿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在樂中學到知識。經過仔細地分析,發現自己的課最缺的是語言知識點的拓展,學生的學習都只是停留在認知層面而很少要求他們學會去用所學知識。在緊接著的後面幾堂教學課中,我大膽的改掉了平日機械的上課方式,將知識點的講解單詞句型的操練及語言知識點的拓寬融為一體,取得了令人較為滿意的效果。這樣的課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課堂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們都比較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雖然課程中也有一些操練,但這些都是在適當的時機對知識點的進一步鞏固。

  其次,在實習班主任工作方面。按照實習計劃,每個實習生至少要體驗為期一個星期的班主任工作。為了能夠有的機會與學生們接觸,我將七天的班主任工作分散到每個星期,平均每週做兩至三天的班主任工作。我所在的實習班級是初一年級1班,共有六十一人。剛開始面對這個班的時候,心裡慌慌的,生怕這些學生不聽自己的話。但是,這種想法在第一天做班主任的時候就被否定掉了。我緊張得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實習老師。在學生們的眼中,老師都是很“神聖的”,只要我出現在教室裡,大家都是規規矩矩地,絲毫沒有違紀的現象。在做班主任的日子中,我主要是檢查他們的早操和早讀情況,值日生打掃衛生的情況。在本次的實習中,我還配合原任班主任組織學生參加初一年級的廣播體操比賽,發揚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另外,我還召開了一次主題為“生活中的點滴感動”的班會,對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教育。通過這一次的實習班主任工作,自己初步地領略到了如何去引導教育學生,不僅是在學習上,還包括思想文化品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