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面膜有什麼副作用

  選擇中藥面膜來護膚是不錯的方法,它功效好副作用小,但是自制中藥面膜的話還是要注意,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中藥面膜有的副作用

  事物都有兩面性,有好有壞, 同樣中藥面膜也一樣,持續使用中藥面膜會降低面板對中藥成分的吸收,長此以往還會使面板抑制作用導致面板吸收不了,嚴重的會引起面板紅診,發癢,以及面板過敏,有些中藥具有對面板有漂白作用,會使得面板出現色差,留下人造白斑,有些中藥面膜處理粗糙,容易留下藥材殘渣,導致毛孔堵死,面板過敏,總之使用中藥面膜可以但是還是少用為好。

  中藥面膜的注意事項

  1、注意什麼藥材能真正美白。並不是所有的植物草藥都有美白功效,在自制中藥美白麵膜時,一定要找對藥材。

  2、注意分量。很多時候,不建議大家自制中藥美白麵膜,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掌握不了分量。以白芷美白麵膜為例,其中白芷、白蠶這兩種成分的最佳比例是3:2,這樣才能發揮比較好的美白功效,但是很多人卻經常1:1來調和。

  3、注意自制面膜器皿的清潔度。我們在自制過程中,使用了不乾淨的器皿,混雜著髒東西的面膜敷在臉上,想想效果也不會多大。所以在自制中藥美白麵膜之前要好好的清洗一下需要的器皿,保持其清潔度。

  4、注意敷用時間。我們在使用自制中藥面膜時,最好是將時間控制在20分鐘之內,夏天則在15分鐘之內,在面膜沒有完全乾透之前就清洗乾淨,這樣可以把有效成分牢牢鎖在面部,肌膚自然白嫩有型。

  5、敏感肌膚謹慎為上 面板試驗不可少

  很多人都認為中藥是天然的、安全的,但是也不是絕對的,有一些藥物對於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過敏症狀。還有些藥物會發生光敏作用,應避免白天使用,比如白芷。你可以在臉部小範圍嘗試,就是將中藥面膜敷在臉部硬幣小大的位置上,十分鐘之內,觀察是否有異樣的感覺,若沒有出現紅癢等不適,可以在第二天繼續小範圍嘗試。連續三天都沒有出現過敏症狀,就可以大膽放心地使用了。

  6、中藥面膜粉 越細越好

  中藥面膜粉是把中藥打磨成極細的粉粒,並經過過篩,要達到一定的細度面板才能更好地吸收,自己在家打磨的話,顆粒會比較粗大,不利於面板吸收。

  7、專業指導,對症選材

  如果我們想改善面板狀況,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來選擇中藥面膜,專業的面板科醫生會有祕密的配方。不同中藥具有不同功效,有的清熱解毒消腫,有的滋潤美白,有的活血祛淤。在調製時,我們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基質,比如想要祛斑,就用牛奶調製;想要保溼,就用蜂蜜調製;油性面板,可用黃瓜汁或絲瓜汁來調製;消炎祛痘,可用綠茶或苦丁茶調製。

  8、面膜+內服 雙管齊下 由內而外

  中藥面膜貼敷是中醫外治方法之一,是把專門配製的中藥粉碎過篩、滅菌後分裝,治療時取適量藥粉和牛奶、綠茶水、黃瓜汁、蜂蜜等調成糊狀並貼敷於患處,具有滋潤肌膚、解毒散結、活血消斑等作用。可是僅僅通過面板能吸收多少藥效呢?中藥面膜是具有一定療效的,但是隻是一個輔助的作用,應在配合中藥內服、外治等方法的同時進行。

  自制中藥面膜的方法

  滋養美白麵膜

  當歸30克、川芎30克、白芷130克、益母草30克、烏梅15克。將研成的極細粉末,裝瓶備用。每晚取適量用牛奶調成糊狀敷面,至八分干時洗淨,連用15-20天。

  美白緊緻面膜

  白芷18克,白芨18克,藁本18克,白附子18克,蛋清1個,蒸餾水20毫升。將藥材分別磨為細末,混合均勻,加蛋清,如濃稠,加適量蒸餾水調勻,敷於臉部20-30分鐘,待敷料八分干時洗淨。油性面板者每週2次,乾性面板者每週1次。

  當歸醒膚保溼面膜

  當歸9克、甘草3克、白芷9克、蛋清1個、薑黃3克、蒸餾水10毫升。將藥材分別磨為細末,混合均勻,加蛋清,如濃稠加適量蒸餾水調勻,敷於臉部20-30分鐘,敷料八分乾洗淨,油性每週2次,乾性1次。

  苦瓜浮萍淡斑面膜

  浮萍10g,蘇木9g,苦瓜30g。將藥材分別研磨為細末,攪拌均勻。苦瓜榨汁盛於碗中。將苦瓜汁慢慢加入藥粉中攪拌均勻成膏狀後,均勻敷於臉頸部,避開發際、眉毛。睡前敷於臉部20-30分鐘,或等敷料八分幹即可去除,用溫水將臉洗乾淨。中性肌膚每週1次。

  保溼白茯苓面膜

  白茯苓18g,蜂蜜20-30ml。將白茯苓研磨為極細粉末。再慢慢將蜂蜜調入攪拌成膏狀後,睡前均勻敷於洗淨的臉頸部,並避開發際、眉毛。敷於臉部20-30分鐘,或等敷料八分幹即可將敷料去除,用溫水將臉洗乾淨。能淡化色斑,中性肌膚每週1次。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