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種植時間

  玉米是人們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夏玉米的播種也是需要講究時間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般說來就是當地多數年份獲得最高產量的播種期就可定為最佳播期。確定播種期要抓住影響玉米產量形成的重要氣象因子。當然除考慮播種當時的溫度、水分條件外還要考慮玉米生育中後期的水分供應問題。

  由於夏玉米區可供玉米生育的時期有限,為了爭取足夠的熱量,使玉米充分成熟,及時收穫,獲得較高產量,又不誤後茬小麥正常播種,所以夏播玉米的播種期要求越早越好。即冬小麥收穫後立即懸耕滅茬,隨後播種,或收穫小麥後立即用硬茬播種機播種。

  根據試驗,每早播種一天,可使灌漿期延長一天,使粒重增加而增產1-2.5%.為了早播種,在部分熱量資源稍欠缺的地方,也可在麥收前10-15天在麥行中套種夏播玉米,然後澆灌麥黃水,促其早出苗到麥收時玉米已出苗並長出2-3片葉。但是套種的做法不容易掌握留苗密度,出苗後再收割小麥,容易造成傷苗,特別在機械收割時傷害更重,難以達到全苗。

  全國各地玉米種植最佳時間

  河南。種玉米時間在五月份,收穫小麥之後,收玉米在中秋節前後,也就9月底。

  山東。因為春玉米播種時間早,生育期長,所以產量高。山東地區一般4月初種春玉米,8月末收穫。

  東北。播種時間在穀雨***4月20日左右***之後、5月10日之前這段時間,收穫大體在10月1日以後、10月20日之前。

  南方。南方玉米能種兩季,就長江流域來說,春播的玉米一般3月底4月初播,7月上中旬可以採摘。

  河北。玉米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種,八月下旬可收穫;秋玉米最遲不能遲於7月中旬播種,10月中下旬收穫。

  安徽。一般春天的第一場雨來臨之後,就是種春玉米的最好時間。但現在為了防止病蟲災害,提倡春玉米應適當提早播種,一般應當提前到4月中旬以前播種。

  湖南。一般春玉米4月上中旬播種,8月上中旬收穫。夏玉米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9月中下旬成熟。

  總而言之,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環境,玉米種植時間也有所差別。建議各地玉米種植戶根據當地環境選擇玉米的種植時間。

  玉米的種植方法

  播種

  我國玉米產區自然條件差別很大,要根據本地的霜期長短,土壤質地,土壤地力,種植月份,選擇適宜的品種,飼用玉米和馬齒型雜交種產量高。還要注意良種的繁育,適當安排種子田面積。

  溫度

  玉米的播種期受溫度,溼度的影響,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5~30℃。拔節期日均18℃以上。從抽穗到開花日均26~27℃。春播玉米在7.6cm上層內穩定在15℃為最佳播種期。華北地區夏播玉米在小麥或豌豆收穫後及時播種。播種深度,依土壤墒情為2.5--10cm,以5一6cm最適宜。

  土壤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長。玉米適宜的土壤pH為5~8,以PH6.5~7.0最適。耐鹽鹼能力差,特別是氯離子對玉米為害大。玉米根系發達,適應性也強,它對土壤種類的要求不嚴格,但是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它要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養分,所以一般我們都要選擇地勢較平坦,土層深厚,質地疏鬆,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較好的地塊,才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合理間距

  每畝播種量3一4kg,每畝4000一6000株。飼用玉米的種植方式。單播,從種植到收穫便於機械操作。和大豆、襪食豆、豌豆、毛葉苕子間作,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的蛋白質產量。

  種子

  我們所種植的玉米種子都是雜交種子,通俗的說法就是一年種***不能留種***,主要是利用它的***優勢,來提高玉米的產量、品質以及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選種不要選擇隔年種,主要是發芽低。

  營養

  基肥的作用主要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狀,疏鬆土壤,有利於微生物的活動,及時供應苗期的養份,促進根系發育,為培育壯苗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管理

  玉米植株高大,籽粒和莖葉產量高,要求管理精細。施肥、灌水、化學鋤草及防治病蟲害等是玉米高產栽培管理中的關鍵技術措施。要獲得高產優質的玉米,播前每畝施2000—3000kg優質廄肥作為基肥。播種時施4—5kg/畝硫酸按,15—20kg/畝過磷酸鈣,2一3kg/畝氯化樹作種肥在拔節、孕穗、抽雄、開花灌漿期追施氮肥。全生育期施氮素10一20kg/畝。N:P:K為1:0.5一0.8:0.8。玉米喜半乾旱氣候,但對水分十分敏感。開花期一株玉米每天耗水約2kg,每畝每天耗水3—4m3,全生育期耗水250—350m3。不同生育用玉米對水分的需要不同。抽雄前10天至抽雄後1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稱為“需水臨界期”。這個時期要進行灌溉。玉米一生中一般要澆水3—4次,依不同地區,具體情況而異。灌水方法,我國目前多為溝灌、畦灌,最近發展利用噴灌、滴灌,後兩種方法,既節約用水,又灌溉均勻。玉米不耐澇,在地下水位高及南方雨量大的地區,要注意排水或採取壟作、合田的栽培方式防止澇害。

  病蟲害防治

  玉米病蟲害有30多種,經常發生葉斑病、絲黑穗病、黑粉病、黑條矮縮病、青枯病、小斑病、大斑病、圓斑病、燈蛾、病毒病、莖腐病、鏽病、炭疽病、黴斑病、矮花葉病、普通花葉病等病害及粘蟲、玉米螟、螻蛄、地老虎、蠐螬等蟲害。科學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合理輪作及藥劑防治等措施及時防治病蟲害,通過選用抗病品種和加強管理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