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廣告色彩搭配

  色彩是人的視覺最敏感的東西.主頁的色彩處理得好,可以錦上添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色彩為第一視覺語言,具有影響人民心理,喚起人們感情的作用,左右我門的感情和行動。

  1、可以傳達意念,表達某種確切的含義,是一種視覺語言。

  2、色彩有明顯的影響情緒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現不同的情感。

  3、色彩有使人增強識別記憶的作用。

  彩色畫面更具有真實感,充分地表現物件的色彩、質感、量感。

  5、色彩能增強畫面的感染力。色彩遠較黑、白和灰色更刺激視覺神經。具有良好色彩構成的設計作品,能強烈地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加強藝術魅力。

  色彩的象徵性

  與大部分人的經驗與聯想有關,人們通過與自然界和社會的接觸,逐步形成色的概念和聯想。色彩的象徵意義是具有世界性的,不同的民族產生的差異不大。

  紅色: 最引人注目的色彩,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它是火的色、血的色。象徵熱情、喜慶、幸福。另一方面又象徵警覺、危險。紅色色感刺激強烈,在色彩配合中常起著主色和重要的調和對比作用,是使用得最多的色。

  黃色: 是陽光的色彩,象徵光明、希望、高貴、愉快。淺黃色表示柔弱,灰黃色表示病態。黃色在純色中明度最高,與紅色色系的色配合產生輝煌華麗、熱烈喜慶的效果,與蘭色色系的色配合產生淡雅寧靜、柔和清爽的效果。

  藍色: 是天空的色彩,象徵和平、安靜、純潔、理智。另一方面又有消極、冷淡、保守等意味。藍色與紅、黃等色運用得當,能構成和諧的對比調和關係。

  綠色: 是植物是色彩,象徵著平靜與安全,帶灰褐綠的色則象徵著衰老和終止。綠色和藍色配合顯得柔和寧靜,和黃色配合顯得明快清新。由於綠色的視認性不高,多為陪襯的中型色彩運用。

  橙色: 秋天收穫的顏色,鮮豔的橙色比紅色更為溫暖、華美,是所有色彩中最溫暖的色彩。橙色象徵快樂、健康、勇敢。

  紫色:象徵優美、高貴、尊嚴,另一方面又有孤獨、神祕等意味。淡紫色有高雅和魔力的感覺,深紫色則有沉重、莊嚴的感覺。與紅色配合顯得華麗和諧,與藍色配合顯得華貴低沉,與綠色配合顯得熱情成熟。運用得當能構成新穎別緻的效果。

  黑色: 是暗色,是明度最低的非彩色,象徵著力量,有時又意味著不吉祥和罪惡。能和許多色彩構成良好的對比調和關係,運用範圍很廣。

  白色: 表示純粹與潔白的色,象徵純潔、樸素、高雅等。作為非彩色的極色,白色與黑色一樣,與所有的色彩構成明快的對比調和關係,與黑色相配,構成簡潔明確、樸素有力的效果,給人一種重量感和穩定感,有很好的視覺傳達能力。

  色彩的冷暖感

  紅、橙、黃的色調帶暖感,藍、青的色調帶冷感。低明度的色具有暖感,高明度的色具有冷感。高純度的色具有暖感,低純度的色具有冷感。

  色彩可視度清晰的配色的搭配:

  1黑黃 2黃黑 3黑白 4紫黃 5紫白 6藍白 7綠白 8白黑 9黃綠 10黃藍

  背景與配色的搭配***選自日本佐藤垣巨集的《我們的生活與配色》***

  背景***底色*** 配色

  黑 白-黃-黃橙-黃綠-橙

  白 黑-紅-紫-藍紫-藍

  紅 白-黃-藍-藍綠-黃綠

  藍 白-黃-黃橙-橙

  黃 黑-紅-藍-藍紫-綠

  綠 白-黃-紅-黑-黃橙

  紫 白-黃-黃綠-橙-黃橙

  灰 黃-黃綠-橙-紫-藍紫

  色彩的心理效應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應來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對人的生理髮生的直接影響。

  心理學家對此曾做過許多實驗。他們發現,在紅色環境中,人的脈搏會加快,血壓有所升高,情緒興奮衝動。而處在藍色環境中,脈搏會減緩,情緒也較沉靜。有的科學家發現,顏色能影響腦電波,腦電波對紅色反應是警覺,對藍色的反應是放鬆。

  不少色彩理論中都對此作過專門的介紹,這些經驗向我們明確地肯定了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 冷色與暖色是依據心理錯覺對色彩的物理性分類,對於顏色的物質性印象,大致由冷暖兩個色系產生。波長長的紅光和橙、黃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會有暖和感。相反,波長短的紫色光、藍色光、綠色光,有寒冷的感覺。夏日,我們關掉室內的白熾燈,開啟日光燈,就會有一種變數雙的感覺。顏料也是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飲料包裝上使用冷色,視覺上會引起你對這些食物冰冷的感覺。冬日,把臥 室的窗簾換成暖色,就會增加室內的暖和感。

  以上的冷暖感覺,並非來自物理上的真實溫度,而是與我們的視覺與心理聯想有關。總的來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暖色,又需要冷色,在色彩的表現上也是如此。

  我們通常的做法是:要考慮主頁底色***背景色***的深、淺,這裡借用攝影中的一個術語,就是“高調”和“低調”。底色淺的稱為高調;底色深的稱為低調。底色深,文字的顏色就要淺,以深色的背景襯托淺色的內容***文字或圖片***;反之,底色淡的,文字的顏色就要深些,以淺色的背景襯托深色的內容***文字或圖片***。這種深淺的變化在色彩學中稱為“明度變化”。有些主頁,底色是黑的,但文字也選用了較深的色彩,由於色彩的明度比較接近,讀者在閱覽時,眼睛就會感覺很吃力,影響了閱讀效果。當然,色彩的明度也不能變化太大,否則螢幕上的亮度反差太強,同樣也會使讀者的眼睛受不了。

  色彩構成屬於設計領域內的色彩運用的方法,它的基本概念是:兩個以上的顏色,根據設計的不同需要,按一定色彩配合的原則,重新組合,搭配構成新的色彩關係。

  色彩構成著重研究色彩本身的色相、明度、純度之間對比、調和的規律及色彩的感情和象徵性等方面的問題。它強調其自身的創造意識,充分運用色彩概括、誇張的功能,是一種適應設計需要的新的色彩體系。

  色彩構成是一門科學性、邏輯性很強的課程,循序漸進,才能逐步深入學好這門課程。

  第一步,我們先從認識色相環開始,瞭解色彩形成的過程,它們是臬從三原色開始,經過不同的組合出現間色、複色、又是臬排列後形成色相環的,以及色相環對學習色彩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對於初學者,在學習觀摩一件作品時,最好要分辨出色彩的三種特性:1、它屬於哪能一種色相的色彩;2、它的明度是哪一類的;3、它的鮮豔程度怎樣。以增強自己對色彩的認識能力。

  有了認別色彩這三種特性的能力,你就初步掌握了色彩變化規律,無形中開拓了自己的色域。使你認識色的能力不只停留在表層,而是走上科學的識別色彩、理解色彩和運用色彩的專業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