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絲瓜絡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絲瓜絡的功效,絲瓜絡為葫蘆科植物絲瓜的果絡,也是一種中藥。那麼絲瓜絡的功效有哪些?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藥絲瓜絡簡介

  絲瓜始載於《本草綱目》,列入菜部、瓜菜類。李時珍說:“此瓜老則筋絲羅織,故有絲絡之名”。“絲瓜老者,筋絡貫串,房隔聯屬,故能通入脈絡臟腑,而去見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及治諸血病也。”又說:“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二月下種,生苗引蔓,延樹竹,或作棚架。其葉大如蜀葵而多丫尖,有細毛刺,取汁,可染綠。其莖有稜,六七月開黃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黃。其瓜大寸許,長則一、二尺,甚則三、四尺,深綠色,有皺點,瓜頭如鱉首。……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內有隔,子在隔中,狀如瓜蔞子,黑色而扁。”綜上所述,古今藥用品種基本一致。

  中藥絲瓜絡的功效

  1、《本草綱目》∶能通人脈絡臟腑,而去風解毒,消腫化痰,祛痛殺蟲,治諸血病。

  2、《本草便讀》:絲瓜絡,入經絡,解邪熱。熱除則風去,絡中津液不致結合而為痰,變成腫毒諸症,故云解毒耳。

  3、《醫林纂要》:涼血滲血,通經絡,託痘毒。

  4、《本草再新》:通經絡,和血脈,化痰順氣。

  5、《分類草藥性》:治乳腫疼痛,火煅存性衝酒服。研末調香油塗湯火傷。

  6、《現代實用中藥》:通乳汁,發痘瘡。治癰疽不斂。作黑燒內服,治腸出血,赤痢,子宮出血,睪丸炎腫,痔瘡流血等。

  7、《陸川本草》:涼血解毒,利水去溼。治肺熱痰咳,熱病譫妄,心熱煩躁,手足抽搐。

  絲瓜絡的藥用配方

  1、治咳嗽多痰,胸脅痛:老絲瓜絡燒存性,研細。白糖拌服,每次2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2、治風溼性關節痛:絲瓜絡15克,忍冬藤24克,威靈仙12克,雞血藤15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3、治手臂痛:絲瓜絡10克,秦艽6克,羌活3克,紅花4.5克,水煎服。***中醫研究院《常見病驗方選編》***

  4、治中風後半身不遂:絲瓜絡、懷牛膝各10克,桑枝、黃芪各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5、治乳少不通:絲瓜絡30克,無花果60克。燉豬蹄或豬肉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6、治小腸氣痛,繞臍衝心:絲瓜絡,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熱酒調下。***《本草用法研究》***

  7、治急性乳腺炎,瘡癤腫毒:絲瓜絡、丹皮各9克,金銀花、蒲公英各15克,炒枳殼12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8、治溼疹:絲瓜絡60克。水煎,薰洗患處。***《山東中草藥手冊》***

  9、治痔漏,脫肛:絲瓜絡,燒存性。同多年石灰、雄黃為末,以豬膽汁、雞子清及香油和調,貼之收上乃止。***《本草用法研究》***

  10、治水腫,腹水:絲瓜絡60克。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11、治經事不行:絲瓜絡***煅,研***,每15克,酒下。***《***魚孚***溪單方選》***

  12、治繡球風及女陰搔癢:絲瓜絡30克,蒜瓣60克。煎水10000ml.坐浴,每日2~3次,每次20~30min.***《瘡瘍外用本草》***

  貼心提示:以上藥用偏方僅供參考,請慎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