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是怎麼吃牛羊肉的

  人生在每個階段都需重視健腦、護腦,因為腦部與身體其他部位有所不同,其生長髮育必須給予充分營養,增進益智補腦食物,以儘量使之健康發育、保腦護腦延緩大腦的衰老,一旦營養失調,日後亦不可能用任何方法加以補救。健腦食品是滋補身體的聖品,可是當今社會新增劑氾濫,純天然的已經是稀有,所以這些食物,如果食用不當,是會致命的。

  廣袤的大西北,牛羊遍地。西北的牛羊肉產量和種類不僅豐富,做法和口味也不盡相同:蘭州的牛肉拉麵、新疆的烤羊肉串、青海的犛牛肉乾、西安的羊肉泡饃……牛羊肉還是進補的上佳食材。

  西北牛羊肉最大特點是肉質鮮嫩且無羶味。西北地區有環境汙染較少、晝夜溫差大、水質和牧草質量優良、牛羊散養等特點,保證了肉質與眾不同。特別是青海的犛牛,長期生長在高海拔的缺氧地區,體內血紅蛋白含量高,肉質也更為鮮嫩美味。牛羊肉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全面且接近人體需要;還有豐富的鈣、鐵、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二者都有暖胃補陽的作用,尤其適合寒冬進補。

  西北牛羊肉在烹調的過程中,除了烤羊肉和烤全羊等特殊吃法外,還是以燉煮為主,可以儘量保證肉質原有的味道,營養物質損失也較少。配菜以蘿蔔或土豆為佳,因為這兩種食材本身味道較清淡,與肉搭配不僅能解膩,還不會影響肉原有的香味。蘿蔔還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熱順氣、消腫散瘀的功能,因而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的說法。

  在大西北,一個人一頓吃掉一兩斤肉並不是稀罕事,大快朵頤固然過癮,但牛羊肉吃太多對健康有影響。西北地區,特別是甘肅省成年人肥胖、高脂血症等高發,就與動物性食物攝入太多有關。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動物性食品日攝入量在250~300克之間為最佳。牛肉吃太多還會消化不良,建議晚上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