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開車有什麼技巧日常開車技巧分享

  不管你是不是老司機,在駕車過程中總會總結出一些適合自己的駕車技巧。那麼有哪些日常開車的技巧可以給大家分享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日常開車技巧

  1、新手剎車苦練腳底功夫

  新手開車往往最看重車子的剎車效能,但是踩剎車也是有學問的。在轉彎時要提前準備,做好車速調整。萬一遇到突發情況,如突然察覺有障礙物時,應立即停止傾斜動作,然後制動,待車速稍慢時,再傾斜車身轉彎。簡單一點說,就是停止轉彎、制動、再轉彎。

  腳底功夫最重要。不少新司機習慣用腳尖輕踩剎車,在一般情況下,這種動作沒有什麼不妥。但在緊急情況下,就可能無法立即將車停住。這是因為,用腳尖剎車的動作不如用腳掌迅速,能在瞬間將整個剎車踏板踩到底,發揮最大剎車能力。平時要養成用腳尖到腳掌之間的力道來踩剎車的習慣。

  2、高速剎車可直接減擋剎車

  如果速度較高時需要儘快剎車,可以直接減擋並剎車,比如擋位在4擋,先將右腳從油門踏板鬆開放在剎車踏板上,左腳迅速踩離合,迅速將擋位換到3擋,遇緊急情況可以直接從4擋換到2擋甚至1擋,然後鬆離合,離合器切合後右腳踩剎車踏板,但不要一下踩死,如果感覺車輪抱死,立即鬆開剎車踏板再踩,力度依舊是逐漸增加。帶ABS的車也可以直接減擋,不同的是,當車速降低到比較慢的時候可以踩離合後***為防止發動機憋滅***一腳踩死剎車***僅限車速慢時***,其餘就讓ABS 去處理吧。

  3、擁堵路段跟車可是技術活

  路上越來越堵,汽車不斷啟動、停車,跟車越來越成為技術活。怎麼才能跟上前車呢?  第一,開車不能只盯著前車的尾燈,要儘量向前至少看3輛車,預測前車的動作,才能有時間作出反應。同樣,踩剎車也不是看著前車做動作,除了要瞄一眼後車的反應,避免被“追”,還要提前看看左右車道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在剎車無效或將被後車追尾的時候,才能及時變線躲避。  第二,對於前車的每個動作要想想,這麼做是為什麼———前面的車絕不會無緣無故地剎車、變線、提速。如果臨近出口,前車從左向右併線,那可能是要出主路;如果距離出口很遠,前車卻紛紛併線,那可能是路上出了事故,可以提前做好思想準備。

  4、不同路況用不同技巧應對

  高速公路:對於長途旅行來說,高速公路是比較安全的選擇,但高速公路上發生事故可能後果更加嚴重,所以一定要注意車速不要過快。

  國道:跨省的國道通常路面不錯,但不寬,很多上下行車道間沒有硬隔離,超車、會車頻繁。另外國道上很多長途卡車往來,體積大、速度快,司機經常疲勞駕駛,所以在國道上開車要特別小心。

  山路:走山路很考驗駕駛技術和操作習慣,頻繁地剎車、過分使用離合器、擋位不合適等,都容易造成車輛故障,增大危險性。

  夜路:長途公路大部分沒有路燈,夜間對面車的大燈就顯得極其刺眼。因此走夜路比較危險,儘量不要夜間趕路。

  日常開車誤區

  開車換擋不宜太急

  一 些心急的車主開車在離合沒踩到底時就忙著掛擋,這樣不但擋位難以準確掛入,而且長期這樣操作,對手動擋車型的變速箱是一種致命的損傷。自動擋車型雖然不存在踩離合換擋的問題,但不少駕駛員在車輛沒有完全停下來時,就匆忙掛上P擋,變速箱同樣難以承受這種車況與操作不符的情況。

  輪椅、柺杖不宜放在座艙內

  近期看到有車主將輪椅,柺杖放在汽車室內,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在急剎車時可能會給車內乘員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會有致命的現象。

  建議將上述的這些物品放在後尾廂裡,同時也要關好後尾廂的門,避免在行駛中後備廂突然彈起影響駕車或者導致後備廂中的物品掉落。

  駕駛座椅不宜太靠後

  經常看到一些車主將駕駛座椅調得很後,因為可以將腳伸直。但是,司機把座椅位置調得太過靠後,腿部空間固然增大很多,但是伸直了腿很難在緊急制動時發力,而且由於安全帶的束縛,身體不能大幅前傾,容易導致制動不及時造成事故。

  汽車不宜長時間斜著停

  很多車主或會遇到這麼一種狀況,因為沒有買車位或是租車位,經常要將汽車停在外面,有時候因為沒有車位,不少車主會借用花壇、路沿,將車斜著停上一整天。殊不知,這種停車方式,會使輪胎汽壓長時間不均衡,也很容易造成輪胎鼓包。

看過日常開車技巧分享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