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古瓷收藏價值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古瓷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部中國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國文明史,中國有近5000年的文明史,這部文明史的每一頁都與陶瓷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也就是說,中國文明的每次進步都會在陶瓷的身上找到它的影子,如古樸自然的秦漢以前的陶瓷、雄渾大氣的唐代瓷器、精緻內斂的宋代瓷器、一枝獨秀的元代瓷器、濃豔多姿的明代瓷器、繁縟富麗的清代瓷器、良莠不齊的民國瓷器,都是當時社會的理想、審美情趣和科技能力的體現,是時代最耀眼的光環,這就是文物收藏的史料價值所在。

  同時,收藏瓷器也能在增長文化知識的同時開啟心智,在陶瓷上承載的歷史文化資訊最為豐富,如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的代表彩陶就記載了大量遠古人類的生活場景和精神追求的圖畫;如唐代的長沙窯瓷器身上帶有大量的詩文,特別是唐詩;再比如宋元時期磁州窯瓷器上不僅出現了大量的唐詩宋詞,還畫有反映百姓市井生活的圖案等,這些文字和圖案是我們學習瞭解歷史的最好實物資料。

  此外,瓷器收藏是傳統大項收藏,分析當前市場行情,除明清官窯被人為炒作價格虛高外,絕大多數古陶瓷的價格並不高,處在穩定的升值過程中,每年升值達30%以上,有的高達數倍、數十倍,但古陶瓷收藏知識性、專業性強,鑑別真偽難度大,投資需謹慎,最好要有專業人士指導。

  目前,從年代看,收藏高古瓷、康熙民窯精品、民國和上世紀50年代精品有較大的升值空間,高古瓷首推宋代瓷器,宋瓷製作精美,藝術水準高,歷史資訊量大,價格偏低,一件宋代精品瓷器的價格還不及一件明清官窯精品價格的1/10,這種反差耐人尋味,無法理解,康熙民窯瓷器成就很大,其精品與官窯並無二樣,自古就有康熙官民不分的說法,但康熙民窯瓷器價格也不高,如一件康熙青花人物罐目前僅賣數萬元,不到現在還在世的陶瓷工藝美術師作品的價格,也讓人不可理解。

  從器形看,酒具、茶具、香具收藏有較大升值空間,特別是茶葉、香料是今後高階人群的消費熱點,對茶具、香具的投資將會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從包含的文化特徵看,收藏與歷史題材、佛教題材、名人名家題材有關的瓷器將會比一般的瓷器有較好的市場潛力。

  收藏高檔瓷器,主要看胎質,優質瓷器胎質疏鬆,敲打時,聲音清脆。若是收藏仿古瓷,一定要根據年代,判斷胎體的薄厚程度,如定窯分為南定和北定,北定的胎體一定是厚於南定的。購買瓷器時,最好攜帶手電筒。鑑別時,一定要從外往裡照,然後觀察瓷器內部的投影,用手摸瓷器,如果看到裡面的影子是隨著手而動的,就證明瓷器是薄胎。但由於不同瓷器的胎質是不同的,收藏投資前,一定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對瓷器有一個整體的概括。

  古玩古瓷收藏方法

  1.要入對門,路子要正。

  這一點對於初學者來講特別重要,一旦路子走錯,可能終身都難糾正。有許多花費巨資錯買了許多贗品,而至今執迷不悟者。初學者要從瓷片標本入手,不要開始就買完整器,一定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高起點”。

  2.多看少動,戒除貪慾。

  多看權威書籍、圖冊,多學習理論知識,夯實基礎。多看實物,經常到博物館去領悟真品的神、形、釉、胎、紋飾等特點,逐步提高自己的辨識鑑賞能力,但這隻能是巨集觀的感悟。博物館只能隔著玻璃看,不能上手,如同隔靴搔癢,很難掌握微觀特徵,故有它的侷限性。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多上手瓷片標本。在市場中不可聽信賣者美妙動聽的“故事”,不可心貪。很多人認為自己學習了一定的理論、實踐知識,就想到市場去撿漏,這樣幾乎百分之百“中招”。

  3.研究揣摩,提高悟性。

  搞收藏“悟性”很重要,“悟性”從何而來呢?靠研究、靠比較、靠分析、靠揣摩。對瓷片標本要反覆研究、仔細琢磨,悟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這樣你的悟性就能提高。

  4.廣交藏友,參加收藏組織。

  初學者要積極參加收藏組織,參加收藏會所的學習,這是一條少走彎路的捷徑。

  瓷器歷來都是收藏界中的重要部分。針對那些有較高的歷史文化修養,有特定的文化收藏追求而熱衷於古陶瓷收藏的收藏之友,筆者總結出古陶瓷收藏三個要訣:收藏啟蒙入門階段要訣:一不收新、可收舊;收藏求知進門階段要訣:二不收舊、可收老;收藏鑑賞研究階段要訣:三不收老、可收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