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精彩範文

  作文教學向來被譽為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青春是一本倉促的書。”現在的我們都悄悄地進入了一個新的既可以預測,又不可預測的時期—青春期,每個人都開始了一種微妙的變化……

  每天早晨,我們都要升國旗,國歌的音樂也奏了起來,大家一同開始唱國歌。“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嗯?誰的嗓音又粗又沉,像悶雷一般。扭頭一看,原來,好幾個男同學都變成了“悶雷嗓”,乍一看,連鬍鬚都長出來了。上個學期可不是這樣的呀。再環顧四周,一些女生的臉上都長著一顆顆“油光發亮”的青春痘。我暗自納悶,難道,這就是那“微妙”的變化嗎?

  “快點,快點,再磨蹭就晚了!”聽著奶奶的嘮叨,正在穿衣服的我頓時慌了。不知在何時,懶惰成性的我也開始變化。以前,我隨便從衣櫃裡拿一件衣服就換上,不管好不好看,就出去玩了。但是,現在的我幾乎幾天就要換一次衣服,不把穿了一次的衣服堆成小山,我才不肯罷休呢。還要講究搭配,講究流行款式,必須要自己“美美噠”地才肯出門……難道,這還是那“微妙”的變化嗎?

  “還玩手機!寫完作業也不出去,我沒收了!”說完,奶奶一把奪過我手裡的手機,我也立即從網路世界中清醒出來。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我一拿上手機就玩個不停,一天不玩就感覺渾身難受,直到把流量浪費完還不斷地上網,玩遊戲,還不停的充電,浪費電……簡直就成了癮!難道,這又是那“微妙”的變化嗎?

  “葉梓涵,你幹什麼呀?發什麼脾氣呀?”朋友一頭霧水的看著我。是呀,我怎麼回事呀?不就是她騎車比我快***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年級***,考試分數比我高嗎?看著她驕傲的神情,心裡真不是滋味,傷心,煩躁,甚至還有一些忌妒。對好朋友也是時而熱,時而冷,時而遠,時而近。有時高興,有時沒意思,有時覺得自己很能幹;有時又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不敢表現自己。自卑,不安,焦慮接踵而至……難道,這還是那“微妙”的變化搞的鬼?

  可能,這“微妙”的變化都是因為那個青春期,正是因為青春期我們才變得成熟,不再幼稚,無知的了吧……

  哦,這“微妙”的變化,這“微妙”的青春期。

  二

  今天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行5人向青城後山出發,經過2個多小時,開過了崎嶇的山路我們終於到了青城後山。

  這時大大的雨點從天而降,像頑皮的雨娃娃跳上我的臉頰、鼻尖、身體,我連忙帶上帽子,請媽媽給我買了件雨衣穿上。來青城後山的人可真多呀,一進山門,只見繚繞的雲霧就圍著山峰飄來飄去,我對媽媽說:“它們正在做遊戲呢!”媽媽說:“現在下得可是瓢潑大雨呀,我們就爬到半山腰吧。”大家都同意了,於是我們向山上爬去,不一會雨水浸透了我的腳和鞋子,雨娃娃真頑皮呀!我的腳冷得沒有知覺了,我的肚子也開始提意見,爺爺給我買了兩串烤腸和一個玉米餅,我一會就把它們消滅了,這時我才稍微暖和了些。

  一路上山路彎彎曲曲,一邊是青翠茂盛的綠樹,一邊是清澈乾淨的溪水,時而湍急時而和緩地流下,青城山真是幽靜呀!雨夾著風為我們伴行,但我們沒有停下腳步,而是興致勃勃地向上爬,只是對於我那雙冷得沒有知覺的腳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我們來到了五龍橋,這是一座鐵索橋,我很喜歡走在上面搖搖晃晃的感覺,我發現橋下的水黃黃的,而越往山上走,水就越清澈見底。不知又爬了多久,突然我發現溪水中躺著許多塊大石頭,其中有一塊好大的巨石,旁邊立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虎嘯巖,原來這塊重達千噸的巨石是5.12地震時從天而降的,還有一塊900多噸的石頭為他作伴。雨越下越大,我們就下山了。

  回成都的路上,我對媽媽說:“青城山是活的,溪水時不時停下來歇息一會兒與石頭嬉戲,便又向想去的地方奔去了。雨娃娃經常會到大樹那做客,大樹們真高興呀;可頑皮的雨娃娃和風兒瘋玩起來時就變成了狂風暴雨總會帶走大樹們身體的一部分,所以大樹們有時很惱火。”

  今天我到青城山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也讓我知道了青城山的美,下次我一定爬到山頂決不放棄。

  三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經》裡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長輩而名流千古的好兒童。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蓆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蓆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蓆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讚譽。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成長;災災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費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該有愛,那麼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就說現在城市裡的大多數老人,雖然兒孫滿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錢花,但是孩子以為工作的緣故幾乎都不在身邊,平時恐怕很少見面,所以,在他們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與所有的親人團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所以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裡,都要記著爸爸、媽媽;而且更要趁現在在他們身邊的時候,多孝敬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