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精選例文素材

  在初中的語文學習階段,作文寫作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作文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也有很明顯的提高作用。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在記憶的長河裡,有許多值得我們回憶的人和事。“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哦,不對,是“為母”。不錯,老師是我們的第二個“母親”。在家有媽媽的疼愛;在校有老師的呵護。我要鼓足勇氣,在這裡寫下我對老師的敬意。

  四年級時,我受老師的鼓勵去參加學校舉行的講故事比賽。在比賽之前,老師“發狠”給我輔導。那時正是烈日炎炎之時,當驕陽無情地炙烤著大地時,當人們汗流浹背時,在學校的後操場的樹陰下,總能看見我倆的身影:編故事,寫故事,說故事,練故事……哪一點兒不飽含老師的汗水和心血?老師的一舉一動,都讓我十分感動,讓我記憶猶新。每當我講錯時,老師總以嚴肅的神情替我糾正;每當我講累了,老師用慈祥的雙手替我倒水,給我扇風;每當我因練習而出汗的時候,她總會及時遞上一張充滿溫情的紙巾;每當輔導我講故事時,老師總是汗流浹背,豆大的汗珠從她的臉上滑落……但她從不叫苦,也不叫累,始終用微笑向我傳來鼓勵,一直耐心地輔導我。可我呢,不一會就心煩了。我清楚地記得:那次,我與老師因意見不和而鬧矛盾,我心裡想,哼,再也不練了,氣死老師!可過了幾天,我一回家,仔細回想:這是我嗎?這幾天來老師為我所做的一點一滴,所付出的心血,我怎麼能對得起她的辛勤勞動呢?於是,我跟老師道了歉,心裡塌實多了。從此,我再也不義氣用事了。

  還有一回,老師為加強我講故事的“感情色彩”,說東道西,評頭論足,可我卻認為是“羅嗦”。可直到老師為了輔導我,說啞了嗓子,連續幾天,說話時喉嚨裡就像塞了一團棉花。我才發現這不是“羅嗦”,而應該是“辛勤”。我下定決心,終於,不負老師的重望,拿回了三等獎。頓時,老師笑彎了嘴,兩道眉毛也架成了天橋,臉上綻放出一朵花……這是對我的最好的獎勵。

  可我一直過意不去,總想送點兒什麼給老師,可什麼也想不好。現在我才知道,只有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才能表達我對老師深深的愛……

  老師這位“靈魂的工程師”,真是受之無愧啊!

  二

  人生有許多成功,每一次成功的背後都有著一段故事,而最讓我難忘的就是那次下五子棋我贏了爸爸。

  放暑假的一天,我纏著家裡擁有“五子棋高手”美譽的老爸教我下五子棋,老爸一口答應了。爸爸說:要先找到棋盤上的交叉點,可以在任何一個交叉點上下棋。對方下完後要看有沒有“三連”,如果有,就要用棋子堵住它,並且自己設定“五連”,這樣才能贏對方。橫著、豎著、斜著的“五連”都可以。我聽明白以後,就開始和爸爸對戰。第一局我先下,下了一會兒我遇到了麻煩,爸爸有兩個“三連”怎麼辦?只好堵一個,爸爸自然贏了。下了五局,結果是5:0,我成了爸爸的手下敗將!

  我不甘心,苦練了一個月的五子棋。這一個月我從來沒有贏過爸爸,我急過、哭過、想放棄過,可是我想: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誰沒經歷過失敗?沒有失敗的苦,哪有成功的甜?不能放棄,輸了再來!每輸一次,我都總結是哪步棋下錯了?爸爸哪步棋下得高?經過不斷地練習,不斷地總結,我感覺離自己心中那個目標越來越近了!

  終於有一天,我鼓起勇氣向爸爸挑戰。這一次爸爸又用上次的方法,他得意地看著我,我可不吃他那一套,苦苦思索了半天,突然,我發現了爸爸兩個“三連”中的交叉點,我把棋下在了那裡,哈哈,一舉兩得,兩個“三連”全堵上了一角,這可把爸爸震住了。他接著下,我可不讓他,一個“五連”就高唱凱歌結束了比賽。我終於贏了爸爸,我成功了!

  我這個“新手”贏了“高手”,靠的就是有不服輸的意志,輸了吸取教訓,繼續努力,再輸了再努力……這樣堅持不懈下去,最後收穫的一定是成功!

  三

  雨,嘩啦嘩啦地下了起來。街道上的行人,紛紛撐起了顏色各異的雨傘。聽著雨點碰碰地打在雨傘上,如同鼓槌敲打在鼓上,聽起來像一支好聽的交響樂。

  “嘈 嘈 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是的,雨傘為我們遮風擋雨,為我們送上美妙的音樂;而它自己卻忍受著冰冷的雨點無情的敲打。

  每天,看似毫無關係的布料、鋼鐵、木柄都被工廠的機器安裝在了一起,變成了雨傘的成品,發往世界各地,從而成了人們遮風避雨的“利器”。

  雨季時候的熱帶。這裡時時刻刻都有被洪水侵犯的可能。這不,剛剛下起雨,人們就撐起了顏色各異的雨傘,街道自然地出現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設想看,如果人們沒有雨傘作為遮雨的工具,面對突如其來的雨水,根本沒有地方可以躲雨呀!

  英國倫敦。這裡因為經常下雨而被人們稱為“霧都”。正因為如此,紳士們出門都會將一把傘掛在自己的手臂上。只要下起牛毛小雨,直接把黑色的大傘撐開。隨著沉悶的一聲響,雨傘像蝙蝠一樣罩著主人,走過一條條大路小道。

  小學生寫有關父愛及母愛的作文時,通常會寫和這些事有關的文章:有一天,下著大雨,我站在學校門口無助地等待。終於,媽媽全身淋溼,給我送上了一杆雨傘。面對困難,媽媽總是和“雨傘”一起出現的,可雨傘似乎成了一名不起眼的配角,隨著媽媽的出現而出現,隨著文章的結尾而消失。

  我覺得,雨傘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很像當今世界上無數學子的父母。他們用心血、體力及教育築成了成就大業的孩子,而自己卻一天一天地變老。這種“雨傘精神”我們難道不能向它,更像具有這種精神的父母,獻上一種讚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