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吐血怎麼回事

  胃病吐血俗稱上消化道出血,40%以上是由胃、十二指腸潰瘍導致,工作過度勞累、日常飲食不規律、情緒異常緊張等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容易發病。

  胃病吐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種表示,諸多胃腸疾病與其有關,包括消化道潰瘍、糜爛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癌、胃息肉、胃平滑肌肉瘤等。此外,血管瘤、胃粘膜下動靜脈畸形、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等一類的血管病變通常也會有吐血的表現;而門靜脈血栓形成、門靜脈阻塞綜合徵、膽道出血等肝膽胰疾病也會引起吐血的症狀。

  在上述疾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消化性潰瘍吐血的症狀。胃病吐血是消化性潰瘍一個比較常見的併發症,工作過度勞累、日常飲食不規律、情緒異常緊張都可導致潰瘍病症加重,使血管受到潰瘍的侵蝕、破裂。出血量的多少與被侵蝕的血管大小相一致。一般小量的出血症狀不會引起吐血表現,只有出血量增大是才會發生吐血,常伴有黑糞的症狀。而且專家表示,消化性潰瘍本身的症狀也會隨著吐血逐漸加重,症狀過後,稍有所減輕。

  胃吐血久拖不治危害大

  1、胃病吐血的症狀小視不得,專家表示,據不完全統計,胃病吐血,死亡率可高達10%,少量出血或緩慢中等量出血可不出現明顯症狀。急性大出血,則可出現休克,如心悸、冷汗、口渴、噁心、上腹部不適、畏寒、煩躁、昏厥等。體檢時表現面色蒼白、面板溼冷、心率加速、血壓下降等。

  2、如果吐血即出血量大,血液噴射而出,其持續時間長,還容易造成患者窒息。這是臨床最為危險的併發症,有的患者甚至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當原發病為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等,發生上消化道出血同時併發繼發性腹膜炎的情況較多。

  3、當長期呈慢性吐血後,患者還會出現惡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對於引起吐血的胃腸疾病來說,長期出血,還會有胃腸穿孔、梗阻、中毒性擴張、癌變等症的併發,不但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還給生活、工作、經濟上帶來很大的困擾和負擔。由此可知,胃病吐血的危害很大,我們需要及時予以正規治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