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阿司匹林腸溶片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腸溶片是阿司匹林的腸溶胞衣劑型,可以避免阿司匹林對胃的刺激,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1、上、下胃腸道不適,如消化不良、胃腸道和腹部疼痛。罕見的胃腸道炎症、胃十二指腸潰瘍。非常罕見的可能出現胃腸道出血和穿孔。

  2、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長出血時間。

  3、少數可出現皮疹、哮喘、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過敏反應。

  4、用量過大可出現噁心、嘔吐、眩暈、頭痛、耳鳴、視力減退。

  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加用碳酸氫納以促進藥物的排洩。

  阿司匹林腸溶片的吃法

  腸溶片是指只在腸道溶解的藥片,通常是通過在藥物外層新增腸溶包衣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不能嚼碎服用,否則會失去腸溶的功效。

  腸溶包衣在正常情況下只溶於鹼性液體,空腹服用***即飯前***時更利於藥物快速進入腸道,減輕胃刺激。

  但目前阿司匹林腸溶片的生產工藝還不是很完善,有些廠家生產的腸溶包衣在胃酸的侵蝕下會提前溶解,而空腹時胃酸酸性較大,致使空腹服用時腸溶包衣有可能提前在胃內崩解,釋放出阿司匹林,造成對胃的刺激。在這種情況下,飯後服用更有利於對胃黏膜的保護。

  所以,一些生產工藝過關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可以飯前服,而考慮到一些不確定的情況***如患者的個性差異,有些人胃酸比常人偏高,或不確定生產工藝是否過關等***,飯後胃液接近中性,腸溶包衣不會在胃內溶解,很多時候醫生會建議飯後服用。

  阿司匹林腸溶片的藥理毒理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機理為不可逆的抑制環氧合酶的合成;由於血小板內這些酶不可再合成,所以此抑制作用尤為顯著。阿司匹林對血小板還有其他抑制作用。因此它可廣泛應用於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為酸性非甾體藥物,具有解熱、鎮痛、消炎的特性。通常口服0.3-1g阿司匹林用於緩解疼痛和低熱,如感冒和流感,可降低體溫和解除關節肌肉疼痛。

  阿司匹林也可應用於慢性、急性炎症如風溼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一般每天服用4-8g的高劑量可治療上述疾病。

  臨床前安全資料

  動物試驗顯示高劑量水楊酸引起腎損害但無其它器官損害。體內和體外試驗表明阿司匹林無致畸性和致癌性。水楊酸鹽在不同種類的動物可能有致畸性。也有報道稱孕期服用可影響孕卵著床,致胚胎毒性和胎毒性,子代學習能力障礙。

  阿司匹林腸溶片的藥代動力學

  阿司匹林口服後經胃腸道完全吸收。阿司匹林吸收後迅速降解為主要代謝產物水楊酸。阿司匹林和水楊酸血藥濃度的達峰時間分別為10-20分鐘和0.3-2小時。由於阿司匹林腸溶片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鹼性腸液溶解。阿司匹林腸溶片相對普通片來說其吸收延遲3-6小時。

  阿司匹林和水楊酸均和血漿蛋白緊密結合並迅速分佈於全身。水楊酸能進入乳汁和穿過胎盤。

  水楊酸主要經肝臟代謝,代謝物為水楊醯尿酸、水楊酚葡糖苷酸、水楊醯葡糖苷酸、龍膽酸、龍膽尿酸。

  由於肝酶代謝能力有限,水楊酸的清除為劑量依賴性。因此清除半衰期可從低劑量的2-3小時到高劑量的15小時。水楊酸及其代謝產物主要從腎臟排洩。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