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好有什麼症狀

  腸胃不好的人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忌喝濃茶、忌喝酒,晚餐不能吃太飽。你知道嗎?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腸胃不好的症狀

  1、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2、嘔血與便血少數病人嘔吐物中帶血絲或呈咖啡色,大便發黑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說明胃粘膜有出血情況。

  3、頭痛、發熱、寒顫和肌肉痛也是常見症狀,少數嚴重病例,由於頻繁嘔吐及腹瀉,可出現脫水。

  腸胃不好的飲食療法

  1、山藥萊菔子粥

  做法:將100克山藥去皮切成小塊,加入3錢放入紗布綁好的萊菔子,加白米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消食、理氣,適用於脾虛氣滯患者。

  2、白蘿蔔銀耳枸杞湯

  做法:將100克白蘿蔔去皮切成小塊,加入銀耳、枸杞各3錢及1500毫升水,熬30分鐘。

  功效:消食理氣、滋陰清熱,適用於氣陰兩虛的患者。

  3、山楂玫瑰花茶

  做法:把3錢山楂加1000毫升水,小火煮15分鐘後加10個幹玫瑰花,當茶飲用。

  功效:消食疏肝理氣,適用於脾虛氣滯的患者。

  此外,緩解腸胃不適也可在睡前或醒後,進行一些腹部的按摩,同樣可以起到保健腸胃的作用。按摩時,身體平躺在床上,以肚臍為中心,用左手和右手交替著對腹部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反覆按摩。這對於腸胃消化不良或便祕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對於長時間久坐的人來說,端正坐姿、縮小腹、拉直脊背,也可以避免飯後腹脹。

  日常保養腸胃的方法

  1、保暖護養: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2、飲食調養: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3、忌嘴保養: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菸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4、平心靜養: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身體本身就是一個較為完整的調節機構,能在體內進行自我我調節,所以心理也是能很好地幫助體內器官的保養。

  5、運動健養: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徵,加強適度的運動鍛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6、吃飯要注意:定時定量進餐要細嚼慢嚥,且心情要放鬆,飯後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並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點心。食用溫和飲食━每餐由六大類食物中廣泛的攝取各種食物,以獲得均衡的營養,不要純吃澱粉含量高的食物。飯後不要立刻躺下休息。同時,日常可適量沖服立健之類的養腸通便沖劑,對消化系統進行一定的調理。

  7、日常保養:白楊梅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之功效,多食不僅無傷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