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橫板發球技術介紹

  想更好地把握乒乓球橫板發球技巧與應用方法要領,除了以下技術把握外,就必需要有更好的運動悟性,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乒乓球橫板發球技術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乒乓球橫板發球介紹

  發奔球--你用球拍的背面正對對方,在球著落時,利用球拍的粘性和球的著落速度。將球擊出,擊出的球速開始不是很快,但是在接觸到對方的案子時,會溘然的向上拱,所以良多人對付此球老是感到措手不及,但是此球不能一直使用,由於比較顯著。

  發上旋球,你在球著落到快接近案子的時候,用拍子的上方去摩擦球的後上部***以球拍面與地面垂直為基準***這時的動作看上去象下旋球,但是它所發出的是上旋球,而且是旋轉比較強的上旋,對手即便是對此球有所判定,也不會很堅決的回擊,由於他不會以為是上旋。這是我得分的重要手段。

  發下旋球,你可以在球落到你的胸前的位置時,用球拍的正面去摩擦球的正底部,這是發出的球的旋轉最強,但是對方卻通過你的動作和你的出球時間,以為你所發的是不轉的或是“上旋”——這是我慣用的招式。

  在球拍觸及到球的同時,同樣的一個動作可以發出不同的球,這是各位都知道的,但是當你在發球的時候,你的球的出去的時間差將是你制勝的樞紐。有時早,有是晚,對方將很難從你的動作中看出你是什麼時候發的球。

  我的發球的動作有時很大,有時很小,也是為了疑惑對方,由於在良多情況下,有良多的業餘選手,是看你的動作,而不是同過你的來球方向和來球速度,所以這正好給了你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在球拍觸及球的同時,可以發出各種不同旋轉的球,也可以發出不同速度的球。***這是我發球的奧祕之所在***

  將球向上拋起,同時整個身體伸展開,持拍手從身後由上至下用力揮下。

  身體重心下沉,兩膝關節輕微彎曲,便於發出各種不同的旋轉的球。左肩稍比右肩靠後,目的是便於從前向後收身體,在向前發力。身體稍稍有點弓。也是同樣的道理。

  站立姿勢***即發球的準備姿勢******我所講的所有動作均以球案的底線為基準***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我是右手橫握球拍***身體稍稍右轉,這樣有利於在以後的發球當中很好的運用腰部氣力。左手將球置於掌心,右手手腕輕微回收,有利於手腕的發力,一切預備就緒,下面就是發球的重頭戲了,你的發球質量如何,就看以下的環節了。

  橫板撥球技術介紹

  1. 橫板反手撥的握拍橫板反手撥的握拍與正手攻球時的握拍基本一致,目前有些優秀選手在正反手轉換時,握拍幾乎沒有變化.

  在反手撥球的時候,他們通過手腕向懷中內收,使球拍面正對來球,擊球時再通過手腕的轉動來調整弧線。大多數愛好者在反手攻球時,握拍會有一個很小的變化——拇指和食指都會有一個向下按的動作,這樣握拍更為穩定。

  客觀地說,一旦球拍在手中出現轉動,就會存在不穩定因素,如果拇指和食指過於用力向下,那麼球拍在反手撥球時的確很舒服,因為我們不用通過手腕內收來調整拍形,球拍面會自然地正對來球。

  可是我們發現,當從反手轉換為正手擊球時,拍形會過於下壓,兩根手指好像是“捏住”球拍的感覺,因此在進行正手攻球時,我們必須再次調整拍形,這就是所謂的“換握”。

  在正反手轉換時調整握拍並不是錯誤的,在換握時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反手撥球時,拇指和食指只要輕微用力下壓即可,手腕必須要向懷中內收,要通過手腕的調整使球拍面正對來球。

  當從反手轉換為正手擊球時,可以利用虎口和中指的協呼叫力來調整拍形。換握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掌握,但我並不推薦這種握拍方式,畢竟當球拍轉換時,手指的用力會導致前臂肌肉緊張,不利於擊球,此外轉換需要的時間很可能會延誤戰機。

  2.橫板反手撥的動作要點站位

  身體距球檯端線約為一尺左右,兩腳置於肩寬,左腳在前,右腳在後,上身前傾,右肩稍稍下沉,重心放於右腿,身體正對來球。在準備擊球的時候,大臂要自然放鬆,前臂抬起,自然平放於左腹部前方,此時大臂與身體***腋下部位***之間的間距很小,肘部幾乎指向地面。

  擊球前的準備姿勢十分重要,很多愛好者習慣於右腳在前,這樣在擊球時會導致腰部向左側“擰”,右肩和手臂會自然抬高,最終使手臂和身體脫節。

  還有很多愛好者的手臂與身體之間的間距過大,將大臂架起來打球,那麼他大臂的肌肉肯定會緊張,在擊球時整個手臂都在晃動,會影響擊球的穩定性。

  引拍

  大臂保持穩定,腹部內收,前臂以肘部為軸向懷中引拍。橫板反手撥球時,腰部的轉動幅度很小,當腹部內收的時候,腰部會自然產生小幅度地轉動。

  引拍的要點在於肘部,很多愛好者在引拍時,會將肘部向身體加緊,這樣大臂就會產生前後運動,導致擊球不穩定。

  注意

  引拍時,將身體重心放於右腿,右肩保持下沉,前臂還是位於腹部偏左側的位置,身體要始終正對來球。

  擊球

  當來球落臺剛剛跳起時,腹部和前臂同時向外展開。此時要注意:前臂還是以肘部為軸順時針旋轉,並向前上方發力,前臂展開的幅度近似1/4個圓形,不必大幅度向右側完全展開,大臂保持穩定,大臂與身體之間的距離幾乎不變;

  擊球前,手腕內收,用球拍正面迎球,在來球的上升後期擊球,觸球時手腕有一個小幅度的外展,對初學者來說,開始練習階段可以先不使用手腕,保持手腕的穩定即可。

  很多愛好者在反手撥球時,都是通過大臂的前後運動來擊球的,如果大臂的動作幅度過大,容易錯過擊球點,並且不能利用身體的力量來擊球.

  擊球的穩定性也無法保證,一旦長時間擊球,大臂的肌肉會過於緊張,有一種痠麻的感覺。還原:擊球完畢後,要迅速降低身體重心,保證身體放鬆,還原至擊球前的準備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