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氣管炎反覆高燒

  寶寶發燒是非常常見的,很多的寶寶都是會有這種現象的。而有的寶寶還是會反覆的發燒的,這使得媽媽們非常的著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

  原因

  由於孩子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身體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稍有不適就容易引起發熱症狀,或者出現服藥退燒後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如果爸媽使用空調不當或寶寶喝水喝得少,不適應高溫天氣等都會引起反覆發熱的情況。

  引起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是細菌、病毒入侵,引發呼吸道、腸胃感染,導致發燒。爸媽能做到的是根據孩子的年齡、身體發育情況給予足夠的營養,及時合理均衡地新增輔食。

  特別要提醒爸媽注意的是,如果孩子連續發熱三天以上不見好轉或寶寶出現高熱、驚厥的現象時,要及時就醫,以便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感染是引起孩子發燒的主因

  發熱的症狀相似,但引起發熱的原因卻有不同。在臨床上,根據致熱源***引起發熱的物質***來源不同,發熱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在兒科,絕大部分的發熱都是感染性的。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可能發生感染,比如小孩常見的喉嚨發炎、氣管炎、肺炎、腸炎等,只有把感染消除了,發熱才能停止。

  “能感染人體的東西有很多,最常見的是病毒、細菌,其次是支原體、衣原體。”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於力說,目前,支原體感染很常見。支原體感染的早期症狀跟普通感冒差不多,如低燒、咳嗽等,因而不少家長常常會把孩子支原體感染錯以為是感冒,給孩子服用感冒藥,結果治了一個多月還不見好。

  寶寶經常發燒是怎麼回事

  寶寶經常發燒主要是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容易發高燒或者出現服藥退燒後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

  人體的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作用就像冷氣機的溫度設定,正常的時候,嬰幼兒設定的溫度比成人稍高,嬰幼兒肛溫大約在37.5℃,上下變動1℃左右。成人和較大兒童口溫大約36.8℃,上下變動0.5℃。

  如果設定溫度提高,例如人體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應,產生“熱素”,就會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身體藉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再突然高燒,產生某些細菌毒素,這種現象特別明顯。

  許多爸媽也觀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間發高燒。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變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體溫當然升高。

  1、非疾病因素

  嬰兒體溫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後、某些特殊藥物作用,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若體溫呈現不穩定狀態,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

  2、疾病因素

  ***1***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

  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症。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大於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

  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