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吃什麼藥

  急性乳腺炎怎麼辦?要吃什麼藥物治療?下面小編告訴你,一起來了解吧!

  回答一:

  急性乳腺炎多發生於初產婦。因產後抵抗力下降,乳汁淤積,導致細菌感染而發病。輕者僅有乳房脹痛、低燒,無明顯腫塊。重者可高燒、寒戰、乳房腫大有搏動性疼痛,發炎部位的皮膚髮紅、變硬,壓之疼痛。 急性乳腺炎早期應停止哺乳,用吸乳器將乳汁吸乾淨,或按摩乳房使乳汁引流通暢。同時用乳罩或三角中把乳房托起。發病頭2天在發炎區域性給予冷敷,可減少充血和乳汁分泌,3~4大後改用熱敷,區域性也可用5%硫酸鎂或芒硝、薄荷各30克煎水溼敷。炎症早期可用含100萬單位青黴素等滲鹽水10 毫升加1%普魯卡因10毫升在發炎乳腺周圍進行封閉注射,必要時每6小時一次,但應對青黴素皮試陰性後方可進行,如果青黴素皮試陽性者應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療。亦可採用鮮蒲公英250克,水煎服,每日1劑;蒲公英、金銀花、瓜萎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區域性外敷三黃膏或芙蓉膏。還可採用鍼灸足三裡、曲池、肝俞、胃俞、太沖、乳根、肩井等穴位。 急性乳腺炎一般經上述治療,病情可以控制。如果經4~5日治療不見好轉,可能膿腫已形成,此時應到醫院進行切開排膿引流,定期換藥。

  回答二:

  最好去打針青黴素,乳腺炎發燒了吃藥效果不是很好了。乳腺炎最好不要哺乳 。對你和孩子都不好。

  急性乳腺炎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乳汁的淤積,是導致乳腺炎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乳汁淤積有利於入侵細菌的生長繁殖,進而導致乳腺炎的發生。而引起乳汁淤積的原因有:

  ①乳頭過小或內陷,妨礙哺乳,孕婦產前未能及時矯正乳頭內陷,嬰兒吸乳時困難而致。

  ②乳汁過多,排空不完全,產婦沒有及時將乳房內多餘乳汁排空,進而引起乳汁淤積。

  ③乳管不通,乳管本身伴有炎症,腫瘤及外在壓迫,胸罩脫落的纖維亦可堵塞乳管,進而導致乳汁淤積的發生。

  2.感染,其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常見,細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主要有這幾種情況:

  ①當乳頭內陷時,嬰兒吸乳困難,易造成乳頭周圍的破損,使得細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

  ②如果嬰兒經常含乳頭而睡,也可使嬰兒口腔內炎症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繼而擴散至乳腺間質引起化膿性感染。

  ③免疫力下降:產後機體全身及區域性免疫力下降也為感染創造了條件,乳頭部潮溼與溫度的升高,更易造成細菌的感染,免疫力良好者,病變可以停留在輕度炎症或蜂窩織炎期,可以自行吸收。免疫力差者,易致感染擴散,形成膿腫,甚至膿毒血癥。

  ④常不能使乳汁得以充分排空,以致乳汁鬱積,為細菌的繁殖創造條件。

  3.細菌的逆行感染,在乳頭破裂、乳頭畸形或乳頭外傷的情況下,細菌可從乳頭逆行進入乳房而擴散至乳腺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