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的日常飲食原則

  急性胃炎是一種多發的腸道疾病,多半是飲食不規律或是感染導致的。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低脂、少纖維。不應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纖維食物 ,可選擇容易消化的細掛麵、燴麵片、餛飩、嫩菜葉、魚、蝦、蛋及豆類製品等 ,以使腸道得到休息。

  腸炎患者如伴有脫水現象時 ,可喝些淡鹽開水、菜湯、米湯、果汁、米粥等 ,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

  排氣、腸鳴過強時 ,應少吃蔗糖及易產氣發酵的食物 ,如土豆、紅薯、白蘿蔔、南瓜、牛奶、黃豆等。

  病人身體弱、抵抗力差 ,因而更應注意飲食衛生 ,不吃生冷、堅硬及變質食物 ,不喝酒 ,不吃辛辣刺激性強的調味品。

  蘋果含有鞣酸及果酸成分 ,有收斂止瀉作用 ,可經常食用。

  急性胃炎宜吃的食物

  急性期:應適當禁食或給予流食,食物要選富有營養、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

  一般患者嘔吐停止後可選用清流質軟食,注意少量多餐,以每日6~7餐為宜。開始可給少量米湯、藕粉、杏仁霜等。待症狀緩解,排便次數減少,可改為全流質,如增加蒸蛋羹、鹹蛋黃米糊、蓮子米糊、濃米湯甩蛋花、胡蘿蔔米糊等食物。儘量少用產氣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及奶製品、蔗糖、過甜食物以及肉類。

  恢復期:可改為低脂少渣半流飲食,仍應少量多餐,可每天5~7餐,開始時食物用量每餐不超過300毫升為宜,以後逐漸加量。最好不用高脂肪、高糖及強烈刺激性的食品。可選的食物有:脫脂奶、蒸蛋羹、小米粥、蓮子粥、雞蛋龍鬚麵、小面片、發糕、饅頭等,副食菜類可選魚肉、瘦豬肉末、雞肉末、蝦仁、雞蛋、豆腐、胡蘿蔔、土豆等。

  注意飲食調理養護,有規律地定時定量進食,以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切不可飢一頓飽一頓,尤其應避免暴飲暴食,睡前忌進食。

  急性胃炎有哪些症狀

  急性腸胃炎的臨床表現家庭生活中一般在暴飲暴食或食用了汙染食物、服對胃有刺激的藥後數小時至24小時發病。主要為:

  全身症狀。呈慢性消耗症狀,面色不華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四肢乏力,喜溫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發熱外,可見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現。

  消化道症狀。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腹瀉為本病主要表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後尤著。大便次數增加,日行幾次或數十餘次,肛門下墜,大便不爽。

  胃口不好。飯後飽脹或終日飽脹、噯氣但不反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面色輕度蒼白或發灰。這種情況要考慮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下垂。

  胃痛。經常在飯後2小時左右出現胃痛,甚至半夜疼醒,吃點東西可以緩解,常有反酸現象。秋冬季節容易發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節律。腸胃炎的症狀及治療,這類情況可能患有十二指腸潰瘍或十二指腸炎症。

  急性胃炎如何治療

  1、一般治療

  應去除病因,臥床休息,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藥物,給予清淡飲食,必要時禁食,多飲水,腹瀉較重時可飲糖鹽水。

  2、對症治療

  針對不同的症狀進行治療。

  腹痛者可行區域性熱敷,疼痛劇烈者給予解痙止痛藥,如阿托品、複方顛茄片、山莨菪鹼等。

  劇烈嘔吐時可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復安***。

  必要時給予口服H2受體拮抗藥,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減少胃酸分泌,以減輕黏膜炎症;也可應用鋁碳酸鎂或硫糖鋁等抗酸藥或黏膜保護藥。

  3、抗感染治療

  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療,但由細菌引起尤其伴腹瀉者,可選用小檗鹼***黃連素***、呋喃唑酮***痢特靈***、磺胺類製劑、諾氟沙星***氟哌酸***等喹諾酮製劑、慶大黴素等抗菌藥物。

  4、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因嘔吐、腹瀉導致水、電解質紊亂時,輕者可給予口服補液,重者應予靜脈補液,可選用平衡鹽液或5%葡萄糖鹽水,並注意補鉀;對於有酸中毒者可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予以糾正。

  急性胃炎的預防方法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許多急性腸胃炎患者疾病是由於病菌的感染,大家一定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儘量避免病菌侵害。

  2、注意飲食衛生:大家一定要避免進食腐壞變質的食物,隔夜的食物最好避免食用,或者一定要在加熱後再食用。

  3、避免進食生冷刺激的食物:夏季是急性腸胃炎的高發期,由於天氣炎熱,大家都喜歡吃一些涼爽的食物或飲品,這些因素往往會刺激我們的胃腸粘膜,引起急性發病,應儘量避免。

  4、避免藥物刺激:許多患者在發病前服用過非甾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等***,這類藥物會對我們的胃黏膜造成損傷,應儘量避免服用。